分享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昵称32901809 2019-09-29

“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唐朝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初衣解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李商隐34岁。此时李商隐,第4次进入了秘书省。自26岁考进进士以来,7年之中,他一直在秘书省低等公务的职位和不断的外派中谋求出路。

秘书省是一个靠近权力中心的一个机构。往往有才干的刚入选的官员,都有在秘书省任职的经历。虽然这时候的秘书省,并非皇帝直接的机要秘书,但是在皇家大典国家重要的法令诏书起草上,仍旧担负重大的职责。只是秘书省有很多低阶的官员,都是拿着八九品的俸禄,如果在朝中没有得力的人举荐,秘书省实在是一个冷板凳。而李商隐的不幸在于,因为他无意得罪了党派,虽然有着秘书省的低阶职位,但是晋升遥遥无望。离他第一次进入秘书省已经第7个年头。这中间经历了种种变故,委实难言。

此时比李商隐大12岁的杜牧,此时已经46岁。由外派的官员,此时又进入了中枢官员的体系,这个时候的职位是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因为观察使韦丹为国有功,所以杜牧奉命为韦丹写碑。而秘书省与史馆之间,有着一定的交集,李商隐是杜牧的粉丝,当然这种说法略微低档了一点,应该说李商隐是非常欣赏杜牧的,所以在特定的时候写了一首《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开笔非常的清丽,“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可以说李商隐的这一句话,以非常清丽的笔法,奠定了杜牧之的诗坛地位。其实杜牧的《杜秋娘诗》并非如他的《张好好》诗一样,是能够得到广泛流传,只是在读书官僚中间广为传阅。是因为这首诗切中了许多人宦海浮沉的苍凉心曲。

杜秋娘诗写的是什么呢?一个歌舞有才的女孩子,明眼动人,歌舞一流,初为节度使李锜看中,成为了他的妾,李锜叛变被杀后,这位叫杜秋的女孩子进入了宫廷之内,依然以她出色的歌舞成了宪宗的爱妃。但显然这个女孩子的才干不仅是歌舞,还在于感情和为人上面。作为妃子的杜秋娘和宪宗的感情非常好,过了十几年恩爱,但是端然的日子。唐宪宗死后,他的儿子也很尊重杜秋娘,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杜秋娘,封她为皇子傅姆,这应该是一个类似于祖母和保姆的角色。但是可怜这个孩子也被卷入了宫廷的斗争,被贬为了庶人,于是杜秋娘,在过了几十年的宫廷生活后,也被驱逐出宫,一无所有。

杜牧也算是非常大胆的,能够如此写前朝宫廷,他见过杜秋娘一面,这个时候的杜秋娘,形容憔悴,无依无靠。一个艳美有才的女子,经历了最传奇的人生起落,最终衣食不保。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李商隐为什么会欣赏杜牧的诗呢?很简单的道理,杜牧和李商隐都是非常有才的人。而这一首杜秋娘,与其说写的是杜秋娘,不如说写出了所有靠着才华上位的官僚的坎坷。

杜牧本身也是靠读书晋升的仕途阶层,而且杜牧和李商隐同时都夹在了当时最厉害的牛李党之争里,杜牧被视为牛党,这让他的政治抱负也颇打折扣。至少杜牧最在意的是他的自己的军事才华,但很显然并没有得到施展。这一点李商隐也是清楚的。

杜牧在李党李德裕当权时,自己不愿意做京官。李商隐看穿了当时的形势,他自己在牛李党两边都不讨好。此时他回到秘书省,和杜牧有着短暂的交集,但他的内心,已经对官场的这种格局厌倦,不久他就又一次离开了秘书省。这首诗有可能是写在一次宴会上或之后,杜牧流露出了消极沧桑的人生之感,按道理低阶的官僚李商隐写给高阶的官僚杜牧的诗不应该是用赠,但是李商隐却是以朋友的身份写下了这首诗。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许多人包括我都非常惊艳于诗的第一句。“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但是真正的了解杜牧的心志的,却是在下面。

“前生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因为梁去唐朝并不远,宋齐梁陈。其中有一个才华横溢的江总持,在梁朝的时候,官至明威将军。在陈朝的时候任宰相。

有人说,拿杜牧和一个亡国的丞相来说事,是不是对杜牧的不敬?但是这首诗拿江总持来比杜牧,是说的杜牧的才华。

在下一联里,才真正是李商隐要说的。说杜牧的心,是如同干将莫邪之剑。这个是李商隐对杜牧军事才华和爱国心志的肯定,也是替他不动声色地抱屈,所以请你不要感叹鬓丝如雪。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诂韦丹尽有碑。”这句话是李商隐的用典,而且他说到了杜牧的心里,普通的人是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的。杜牧的祖上杜预曾经被名臣羊诂举荐,成为一代文武将军,而如今,你为当代的功臣韦丹写碑,这股正气,虽然没有得到重用,却也天下皆知。

这是李商隐作为一个朋友安慰杜牧的话。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有人说李商隐这是在巴结杜牧。但是杜牧的吏部员外郎是在两年之后才升的,两年之后的李商隐,却遭遇了自己妻子病故的噩耗,而他那时已经不在秘书省,而是徐州幕府。这个按下不表。

也就是在李商隐写给杜牧这首诗的同时,李商隐并没有在秘书省待多久,就得到了武林军节度史的邀请,到徐州幕府任职。杜牧虽然官高,但不是李商隐的直接领导,对李商隐并无人事权。

李商隐写过两首关于杜牧的诗,都倍加推崇他的才华。尤其是这一首杜牧的杜秋娘诗,想必李商隐看了又看。”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大潮之下各自的命运,又岂止是杜秋娘一个女子的命运,他是写了同在仕途中的所有读书有才华的人未知的命运。

而艰难在仕途中的李商隐,是抱着绝对的共鸣的。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有许多人说杜牧不理睬李商隐。但是历史过去了这么久。许多历史的细节早已经湮灭。我们唯一所知道的,就是李商隐在大中三年的短暂的几个月的秘书省中,和杜牧有过缘分。而且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杜牧在李商隐面前并没有掩盖他的颓唐之感,才有着李商隐的替他挽尊安慰的这首诗,说他们全无友情,是说不过去的。

实际杜牧也活得不算太长,49岁就病故。这离李商隐写给他的这首诗不过三年。

而李商隐我们都知道46岁病故。两颗晚唐的唐诗巨星,是在死后同时获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

“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而在他们的生前,都在各自颠沛奔波。他们都不曾想过,自己的名字会被历史并列在一起称为晚唐小李杜,短暂的相逢相知,是人生的偶然也是华彩,这也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李商隐与杜牧,同时代两个诗人短暂的交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