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获奖作品评点

 lm70cc 2019-09-29

由中华诗教学会主持的“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旨在弘扬国粹,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培育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增益高等教育的诗性内涵。此赛事声誉清高,品质优雅,标志当时在校生诗词的较高水平。

2017年赛事是第十届,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承办,得到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大力支持,因而增加了获奖名额,提高了奖金额度:赛事共分二级四组:大学生诗组、大学生词组、研究生诗组、研究生词组。每组冠军1(奖金5000)、亚军2(奖金各4000)、季军3(奖金各3000)、优秀奖6(奖金各1000)。

自3月发布《公告》,6月截止收稿,共有121所大学参赛,参赛人数较多的是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韩山师院、河北师大、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海外高校参赛有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九洲大学等。

评审分四阶段:格律审查、通讯初选和复选、会议终评。全程匿名。比赛题目是咏南京、钟山、梅花、梧桐,或读六朝史。赛事倡导积极向上,高贵典雅,写真实的生活和心情。

获奖作品已经公示确认。之后特别邀请评委黄坤尧教授评点诗组,张海鸥教授评点词组。又特邀中山大学岭南诗词研习社四位同学各自评论。以下一一。

诗组获奖作品点评

黄坤尧(香港中文大学,通讯评委、终审评委)

2017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奖项增多了。过去设定冠、亚、季各一名、优秀奖五名,共八名。本届冠军一名、亚军二名、季军三名、优秀奖六名,每组增多四项,共十二名。总奖项四十八个。又大学生诗组、词组没有人重复获奖,而研究生则有沈戈晖、彭敏哲、刘驰、时鹏飞、谢文韬、郭薇六人同在诗组、词组获奖,刚好占了半数。

本届诗组表现欠佳,几乎每首作品都有大小不同的瑕疵,评审时评委看到问题所在,而且还有激烈的争论,可是名额加多,总得挑出获奖作品,因而有些不太亮丽的作品也就入围,甚至挤上了高位。如此量增质减,就容易招人误会,以为评判过于宽松。

有批评说本届评委几乎都来自南方院校,而获奖者刚好又多是来自南方院校的学生;此外格律要求亦严,导至偏尚婉约雅正的审美标准,让北方院校的同学吃亏了。这说法貌似实际,其实并不是赛事重南轻北所致。首先,比赛从头到尾都是匿名评审的,每首参赛作品起码得到五位评判过目,评判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不能进入复赛、决赛的,只能说未能引起评判的垂青,或者说评判忽略了某些作品,有幸有不幸,有人入围,自然也有人落选了。换上了另一批评判,以北方院校的老师为主体,选出来的结果可能并不一样,不过这可真要做一次实验才能证明,到底南北两组评判有多大的差异了。至于诗词格律的标准,当然也是按规定从严处理的,南北没有不同,否则选出来的作品不合律,到时可能争论更大。除非配合今日的普通话,更改赛例,谓之新体,到时诗词的面貌,可能真的焕然一新了。目前赛制坚持旧体格律,限题限意,偏于古典意味,当然也是按传统温柔敦厚的风格来评审。合律又能写出新意的,自然是上上之选了。

至于诗词写作,北人一定输给南人吗?这又未必,清朝第一词人,看来非纳兰莫属,可是他不仅是北人,而且更是满族的,当时他说满语,没有声调,汉语只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纳兰擅长满汉翻译,至于他所说的汉语,究竟是北方话,还是南方的汉语呢?前者的机会较大,可见传统的诗词写作并没有难倒他,究竟他的诗词是怎样写出来的,值得大家思考。读书多,敏感度高,一定会占便宜的。

好了,到了复审阶段,每位评判将五人所选的入围作品再选一次,排出高下次序,大家的审美标准仍然不同,但作品的分数高下必然呈现。决审不全是原来的一批评判,通过逐首审核和讨论,甚至争论、争吵,评头品足,有些复审高分的作品可能倒下,低分的迎头赶上,以至冒起,为了争取出线,相互践踏,在所难免。本届呈现出来的成果,不见得完全公允,可是经过协调或投票、计分选出来的,也有排序意义。每组作品最不幸的,该是第十三名的作品,没有中选,不过我们可永远都不知道作者的名字。

本届大学生诗组冠军匙可佳〈读六朝史书〉:

欲奏南风已可怜。西陵台沼郁松烟。始知玉树凄凉曲,非复东山宛转弦。

方就垂杨惊舞雉,旋随落照坠飞鸢。春波又滟秦淮水,何处君王赋采莲。

这是一首很典雅的作品,几乎句句用典,现代人读来,难免有隔。作者以「南风」代表南朝的死声。「西陵」是墓地,首联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气氛当中。次联陈后主亡国之音,已不同于谢安时代的盛世管弦了。第三联写齐、梁君主耽于逸乐,围城难救,连风筝都飞不出去的。末联秦淮河依然春波荡漾,可是就没有再听到君王的〈采莲赋〉了。此诗胜在用字华美,古色古香,意象流动,将六朝史书的不同片段幻化成一曲凄美的乐章,可能没有甚么深意,只是就题发挥,写出作者的个人想象,同时注入了一点难舍难离的感觉,美好的事物就这样一去不返了,有点学李商隐的影子。此诗以「玉树」、「东山」对仗,稍欠严谨,勉强尚可接受。可是虚字太多,「欲奏」、「始知」、「非复」、「方就」、「旋随」、「又滟」,排山倒海似的,造成连动效应,颇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接应严密,可是颔联、颈联的第一二字都用了相同的句法,难免又过于呆滞,缺少变化。此诗在复审时得分最高,脱颖而出,可见是深受评判欢迎的。后面各首看来都没有超过此首的,自非冠军莫属了。又作者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技术学院,却娴熟于古典之中,运用自然,揭名后更给人意外的惊喜,善于读书,语文修养也很到位。

亚军两名。陈展鹏〈咏梅花〉:

岭外来寻最早梅,横斜月影浣青苔。一枝标格真宜画,几点芳心略费猜。

弱水神寒花作雪,阆风香暗玉为胎。独行曾见怀冰骨,阒阒乾坤自在开。

此诗以颈联的幽姿风韵取胜,仙风冰骨,不食人间烟火。不过颔联以「标格」对「芳心」,却欠工整。全首限于咏物,内容单薄,寄意未深,只是文字的表述相对较佳而已。

刘林〈咏江梅〉:

已惯荒山野水滨,依然绡帐挹香频。清兮庾岭枝头雪,醉矣罗浮梦里春。

将密还疏长涴雨,尚寒欲暖细生尘。曲魂我自开犹落,羞向东君寄此身。

此诗亦以颈联的缠绵意境取胜。惟诗中虚字亦多,「已惯」、「依然」、「清兮」、「醉矣」都是放在句首的位置,其实下文的五字意义已足,前面二字只是勉强凑成七言句法,写起来相当吃力,改作五言诗可能更为凝炼。大家试看:

荒山野水滨,绡帐挹香频。庾岭枝头雪,罗浮梦里春。

将密还疏雨,尚寒欲暖尘。曲魂自开落,东君羞寄身。

前四句平仄黏对皆合,后四句尚待调整韵律句法,举例而已,这里就不作大改动了。

季军三首,各有佳胜。陈由哉〈钟山〉首联「发地崚嶒插九天,苍龙潜亢自千年」,时空激荡,气势澎湃。颔联「云生万壑愁山鬼,日入重林响石泉」,风云变幻,气氛诡秘,想象神奇,深具夺魁之力。惟颈联以「月夜」对「春秋」,过于草率;末联「松楸多少六朝事,游客只称青可怜」,留下一片「青」郁阴冷的意象,后四句有点泄气的感觉,力弱不振,严重失分。

罗涵〈读六朝史书〉,首句「掩卷犹知江水寒」,读出历史的感觉,让人神往;次句「儒冠一梦作霞冠」,语句俊逸,可昰「霞冠」比较费解,亦不足以概括六朝的历史气象。颈联「慕谢」、「悲桓」,分指谢安(320-385)、桓温(312-373)都是时代的杰出人物;末联「萤台翻覆量怀抱,墟上桐花迹已残」以景抒情,想象入神,余音袅袅,意犹不尽,自是佳制。可是颔联以「南浦」对「曲栏」,则欠严密,使整首作品相形失色,难以浮升较高位置。

赵王玮〈读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前四句风起云涌,描摹帝王的兴起,写出神气。颈联「老去聪明成独擅,时来胜负倚群公」,孤怀独往,知人善任,写孙权(182-252)的形象也很传神。结语「大江日夜兼王气」,推波助澜,情绪高涨,「却笑豚儿畏阿童」转笔,「豚儿」指后代的子孙孙皓(242-284)不济,「阿童」为王璇(206-286)小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浚率领以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统一天下。孙权子孙不争气,投降了王浚,只能惨淡作结。作者大概是翻用了刘禹锡(772-842)〈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诗意,想为孙权找一个下台阶,没有必要把时空拖得太远。全首切合史实,立言得体,结尾偏离「龙兴」的主题,已是属孙权的身后事了,影响全首运作,有些可惜。

优秀奖六名,配合主题,各有设想,意象亦佳,兹各举一联为例。

「千秋翠柏余香远,百尺高台壮气新。」(李志强〈咏紫金山中山陵〉)

「蝉抱琼柯度流响,天生广叶霭清阴。」(王航〈咏梧桐树〉)

「寒波渺渺今何世,清冷霜天照客舟。」(李林桔〈咏金陵〉末联)

「傲骨竟随松竹劲,凌寒焉惧雪霜愁。」(秦步云〈咏梅花〉)

「残香恍与微风近,真色唯凭素月论。」(刘欣儒〈咏落梅〉)

「每感春风词笔老,犹叹物候小园新。」(晏水珍〈咏梅〉)

以上各诗几乎每首都有问题。李志强〈咏紫金山中山陵〉写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及周围景观,并以颈联「家国疾深难藉药,英雄命短岂由人」抒发感慨,总结孙中山一生的不幸,认为尚有很多未能完成的工作,结构匀整,亦有所见,可是末联「先生遗训须长记,莫负中华大好春」,流于一般的说教口吻,汲取教训,莫负青春,稍嫌空泛,诗味索然。

秦步云〈咏梅花〉揭示「虚怀」和「清芬」的特性,刻划一种「别样风流」;晏水珍〈咏梅〉专写「芳魂」和「瘦影」,结语「他年学得林和靖,只许梅花来问津」,矫情造作,没有多少意义。此二首表达平顺,流于单调。

李林桔〈咏金陵〉颈联「一代衣冠逝流水,六朝文物赋登楼」,堆砌字句,勉强成对,泛泛道来,语言费解。王航〈咏梧桐树〉颈联「不因烈火烧焦尾,谁谓良材裁作琴」,其中「焦尾」、「作琴」,殆不成对,末句「幽栖要不负初心」,独立来看固然没有问题,可是未能配合前面七句,深化意义,只能孤立地自说自话,究竟梧桐树的「初心」在哪?好像还没有说清楚。

刘欣儒〈咏落梅〉颈联「落日笛吹关塞远,春寒沙染水云昏」,以「落日」对「春寒」,十分牵强,结语「瑶台有路应无数,欲倩冰魂护返魂」,大抵护花心切,一路好走,严格来说也没有多少意义,草草收场。优秀奖六首互有得失,立意简单,缺乏想象空间,可是比起后面没有揭名的作品来,算是表现较佳了。

研究生组的获奖者以中文专业的硕士、博士为主,充实学力,表现较佳,可以写出深度。冠军作品李盛尧〈读晋书〉:

花映台城簇绮罗。棘深洛苑没铜驼。胡尘难拂空挥麈,王气无态屡曳戈。

藩屏人龙终失水,衣冠如鲫但随波。彤弓玈矢重颁日,依旧名臣劝进多。

此诗专写晋朝的亡国。首联以台城和洛苑双城作比较,一盛一衰。次联指清谈误国,东南的王气保不住了。第三联写东晋日渐孤立,很多大臣随波逐流,改事新朝。末联「彤弓玈矢」是加九锡的把戏,强臣当政,逼廹王室,进一步劝进禅让,改朝换代。此诗写晋朝的得国和失国同出一辙,寓意深刻。对仗工整,文字也很洗炼。

亚军二首。郭薇〈咏梅〉:

折得江南春一枝,未妨瓶水着霜姿。孰知雪地冰天后,翻是暗香疏影时。

四壁气清幽梦净,满帘月冷碧痕滋。赏心不待花如海,先被东风催赋诗。

首联折花供养芳姿,次联想像冰天雪地和暗香疏影的景象,乃是写梅的惯用手法,多属现成语句,稍觉轻巧。三联蕴酿一室的花色,情韵宜人。末联一枝静对,东风催诗,气韵流畅,自饶天机。

唐颢宇〈咏梧桐树〉:

仙掌擎空待露零。亭亭翠盖护檐楹。扶疏影落砌前冷,激荡音回爨下清。

一叶飘风动秋气,五更听雨叩金声。峄阳高处朝阳里,有凤来仪相和鸣。

此诗用典繁丽,字句华美,中间二联尤佳,「砌前」、「爨下」、「秋气」、「金声」,前世今生,写出梧桐的精爽。末联峄阳引凤,气质高贵。全诗循规导矩,步步为营,金声玉振,意象浓密,自属佳制。惟以冷静的素描为主,缺乏动人的情韵。

大抵三首比较,李盛尧以气势凌厉、议论深刻取胜;郭薇以质性自然、摇曳多姿为美,在意境方面,可能还比冠军之作优胜,其实此诗在复选时即以首名出线,冠军之作是在决审时从后赶上的。唐颢宇表现写实的力度,优美繁艳,可是意趣之妙,稍逊前二首。

季军三首。刘梓楠〈咏梧桐树〉陷入一片哀伤绝望的气氛当中,首联「深院度年韶」,凄酸悲苦。中间二联「孤生受气」、「半死成材」、「病叶坠秋」、「寒柯着雨」等,意犯重复,变本加厉。末联振起,「但将清韵酬知遇,宁惜微躯爨底焦」,表现个人的奉献精神,可是作者并没有确实的「知遇」对象,宁愿微躯化为焦炭,彻底毁灭了。空穴来风,自怨自艾,这是精神上的自虐或苦恋,一片迷惘,看不到岸。

刘驰〈金陵怀古〉「飞来一片大江横」,前四句金戈铁马,豪迈爽朗;颈联「可怜世事移辰斗,欲挽天河净甲兵」,从战乱中渴望太平景象;末联「动地涛声多少泪,苍生犹有恨难平」,苦难未已,有泪有恨。此诗写南京城历劫多灾,意象单一,缺乏回旋转折的空间,有话说尽,表现老实。

乐进进〈金陵怀古〉「一从天马化龙来」,起句亦见气势,再现京洛豪华。次联「霞蔚江南声赋丽,兵遮日下冕旒哀」,盛衰代谢,刻划细致。三联「村墟寥落」、「潮水迟留」,带出历史的风烟,也很传神。末联以堕泪碑与北邙山对比,回应首联的「豪华」,难免遁入一片虚无当中,流露出无奈的感觉,情怀悲苦。以上三诗从所咏对象中折射出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点迷失的感觉,有待寻找精神上的出路。

优秀奖六首,各有不同设想,甄录一联,以窥作意。

「古都犹映繁华梦,帝寝空余寂寞坛。」(林宸帆〈过金陵〉)

「坐恃龙威呵暴逆,死贪蜂蜜慰饥穷。」(谢文韬〈读六朝史书有感梁武帝事〉)

「忍教耆老虚延望,岂效衣冠漫逞辞。」(沈戈晖〈读桓温传〉)

「惊心开谢庭前树,阅世悲欢扇底春。」(彭敏哲〈咏金陵〉)

「雪明红朵惊心眼,风送清香到盏杯。」(王磊〈早春雪霁,山中见梅有作〉)

「空怜王气葱葱旺,几见楼船渺渺浮。」(时鹏飞〈咏金陵〉)

林宸帆〈过金陵〉文句畅顺,条理清晰,议论准确,稍欠动人的情韵。例如首联「登临天险一凭栏,我欲淹留仔细看」,起笔固佳,可是跟着的一句说要看清楚,只是平常说话方式,未免浪费笔墨。末联叩问江山无主,难以印证「龙蟠」的想象,话是没错的,可是就没了诗意。

谢文韬诗演梁武帝故事,起结俱佳。首联「梁武经年大梦中,忽惊湖水没朝宫」,祸从天降,令人手足无措。末联「当时臣佐捐金尽,十万僧尼孰报功」,梁武帝侫佛,可是在危急关头,僧尼却见死不救,暴露人性的弱点,也很到位。中间四句「兵尘急」、「法雨终」、「呵暴逆」、「死贪蜂蜜」等,实说实写,皆依事实,钩勒一个愚昩老去的君主,十分可怜。

沈戈晖写桓温,首联「越石风神志亦期,渡江人物更谁奇」,以刘琨为喻,通过比较,带出过江人物,一代雄奇的想象。可是中间二联「虚延望」、「漫逞辞」、「身不遇」、「翅终垂」等,桓温在当时难有作为,抑郁以终。末句「攀条陨涕」,青春消逝,无复壮怀,显得无奈。

彭敏哲〈咏金陵〉「一水秦淮百代陈,几多愁泪洒河津」,起句固佳,可是结语「隔江商女」、「繁华梦里人」,袭用古人话语,殆成滥调。中间二联亦嫌空泛普通,不过不失,缺乏新意。颈联「忍见碧波沈月影,剧怜红袖老风尘」,以「月影」对「风尘」,力有不逮,有待斟酌。

时鹏飞〈咏金陵〉则以结语取胜,「而今独有后湖水,依旧年年涨御沟」,情韵悠扬,感人至深。颈联「夜月乌衣开栋宇,春风白下走骅骝」,神采飞扬,可是以「乌衣」对「白下」,亦欠严谨,或可再作推敲。

王磊〈早春雪霁,山中见梅有作〉,葭灰管动,踏雪寻梅。颔联写花,「吐蕊人间甘缩瑟,结根云外益崔嵬」,想象奇特,思飘云外。颈联「红朵」、「清香」,高标艳绝,风神飘逸。结语以未能寄向炎方为憾,芳心幽独,楚楚动人。此诗在传统的题材中流动转化,表现清丽,幽情远韵,亦为佳制。在优秀奖诸诗中,最为杰出,富有个性,个人认为甚至可以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不过,这是决审时共同的排序结果,其他评判自有不同观点,难以划一标准。诗歌,好在就有一点想象的空间,供人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