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随着抗体检测的普及以及临床医师对该病影像改变认识的提高,NMOSD的诊断越来越多,也随之发现很多不典型的病例。今天我们来看1例先后两次影像都极为典型而抗体检测阴性的NMOSD。
病例概述患者女性,51岁,“恶心呕吐2周,睡眠增多3天”入院。入院前2周,患者进食生冷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每日呕吐4-10次不等,呕吐症状持续约1周较前缓解,仍有恶心不适。入院前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增多,伴有肢体不自主活动,症状间断发作,同时伴有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胡言乱语,不识人,错认子女。门诊查电解质提示:Na 122mmol/L(137-145mmol/L),Cl 85mmol/L(98-107mmol/L)。入院后腰穿脑脊液常规:有核细胞数12×106/L,蛋白0.49g/L。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内侧、第三脑室周围异常信号(图1)。血清AQP4、MOG抗体阴性。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谱等免疫指标均为阴性。患者1年前因视物成双、呕吐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体阴性),当时头颅MRI可见桥脑背侧及第四脑室周围异常信号(图2),予以甲泼尼龙激素冲击治疗后好转出院,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治疗至10mg/天维持。此次入院的MRI,原来桥脑及第四脑室周围的病灶已完全消失(图3)。结合以上资料,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体阴性)。继续给予甲强龙1000mg×3天,逐渐减量,患者症状再次好转出院。 诊断: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体阴性)。 
图1. DWI及FLAIR序列:第三脑室周围、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高信号。 
图2. DWI及FLAIR序列:桥脑背侧、第四脑室周围斑片状高信号病灶。 
图3. DWI及FLAIR序列:桥脑背侧、第四脑室周围斑片状高信号病灶完全消失。 讨论2015年NMO诊断国际专家组(IPND)发布的《NMOSD诊断标准国际共识》以及2016年《中国NOMSD诊断与治疗指南》一致提出NMOSD包括6组核心症状: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极后区综合征、脑干综合征、间脑综合征以及大脑综合征,其影像表现各具特征性。其中极后区综合征的影像表现最具特征性,而临床表现中急性间脑综合征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病灶累及丘脑或下丘脑所致,出现发作性睡病、嗜睡、低钠血症、低血压、低体温以及自发运动增多等。我们临床工作中诊断的NMOSD多以抗体阳性诊断,而分析我们这例患者,中年女性,在一年内反复发作视物成双、恶心呕吐及睡眠增多、精神症状、低钠血症、不自主运动等脑干、间脑以及边缘系统受累的症状,其MRI表现为典型的第四脑室周围以及间脑受累,激素治疗有效,虽然2次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但按照NMOSD的诊断标准,这个患者NMOSD诊断仍然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