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争鸣】肌筋膜触发点的理解:针灸与干针之争和现代针理学

 xyf4345 2019-09-30

       针灸和干针之争近几年越演越烈,大多情况下以针是否源于针灸为争论要点。本文通过对针灸经络腧穴和肌痛触发点在基础理论、诊断治疗两方面进行讨论,认为两者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不同仅仅源自于理论的不同,并非没有关联。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都发现二者在治疗作用、适用病症以及生理实验中都倾向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我们认为肌痛触发点(激痛点)理论就是现代针理学的基础,而且区别于传统针灸的理论,使学现代医学的人更易接受和学习。肌痛触发点可能就是现代科学研究下的中医精准穴位,经络就是牵涉痛,是神经、血管和筋膜力学思路的综合。

1    针灸与干针间的区别
        针灸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黄帝内经》为蓝本,将中医 3000 年来临床经验发现的 361 个中医穴位归入 12 条经络,根据辨证论治,以痛为腧,施针治疗,解除患者健康和功能失调病症的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针灸医学[1]。干针以现代医学为基础,来源于湿针,以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或肌痛触发点)理论及功能失调为蓝本,将所有骨骼肌上会或可能出现的肌痛触发点,通过病史和牵涉痛规律,以触诊和临床体征检查来定位,并施针或手法治疗,解除患者疼痛和功能失调病症的问题,形成了现代医学疼痛治疗的一部分[2]。由于将神经思路、血管思路和筋膜力学思路带入,扩大治疗其他各科病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中医穴位是什么? 经络在哪里?概念很抽象,没有人拿出过真正结果。扎到穴位的指标是得气(酸麻胀),对于初学者,难懂,而且治病的效果不稳定。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一个有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和肌肉自发放电的结构[2-3],刺到触发点的指标是得法,即肌肉局部的抽搐反应(肌肉跳动)和远处的牵涉痛以及强烈的酸麻胀痛,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易懂,治病效果稳定。

        由于两者体系来源发生不一样,二者诊断和定位也不一样。针灸医学中的十二正经穴位严格按照经络走行排列,而其他经外奇穴都有自己独立于经络之外的特定体表定位,在针灸临床上,对于这些穴位的定位,一般都使用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以及简便取穴法等方法进行定位,因此每个穴位都有了在人体表唯一定位的位置[4]。尽管有部分医家倡导“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甚至有部分提倡“揣穴”,但是对于临床穴位定位要准确这个铁律,仍是大部分针灸人的共识。尽管有如此多定穴位的方法,但因不知道穴位是什么,所以还是无法定位准确。而肌痛触发点只要根据各肌的解剖功能和其发生的病理特点,以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以及功能障碍来考虑哪一块是受累肌,然后在受累肌上通过触诊,手下触到有明显压痛的条索结节来定位,然后再通过扎跳(肌肉跳动)来确定。
       一般来说,肌痛触发点的定位需要满足 3 个条件[5-6],即:①明确压痛的条索结节(图 1a),②牵涉痛(图 1b),③针刺和触压有局部和远处的肌肉跳动(图 1c)。 所以不是所有的压痛点都是肌痛触发点。这个牵涉痛的路线在临床积累经验上,通过在人体肌痛触发点处注射 2%氯化钠溶液和麻醉剂的试验复制和消除来精确其路线[7-8]。

       在治疗方面,针灸和干针有很多近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复杂,后者简单。针灸学强调针刺“得气”,此为是否有疗效之关键,认为“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致”,所以为了让针刺能产生气感,从 2000 多年前《内经》记载各种刺法到现代,传统针灸学的刺法最简单的单式手法提插和捻转,配合着各种补泻方法,发展成复式手法,如:飞经走气四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治病八法(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龙虎交战,进气、留气与抽添)等,还有各种辅助手法,如下手八法中的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实际上各种用针方法就是为了要得气。

        由于有实验研究的条件和意识,干针是通过实验找到准确用针的位置,了解针刺要求的结构,并验证其可行性。因此,与针灸相比,干针在刺法上较简单,只要定位准确要得气也很容易。而这个得气是肌肉的局部跳动,并带有强烈的酸胀痛,所以只需要提插扎跳即可,因此最多用的是“苍龟探穴”。同时,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扎跳量(刺激量),弱者少跳,强者多跳。也根据肌痛触发点所在的深度,决定深刺或浅刺;还根据触发点所在的肌肉的形状、厚薄以及危险位置,决定是直刺、斜刺以及点刺。一般来说,干针和湿针只要扎出跳动,便是针刺成功的标志。跳动引出越多,镇痛的效果越佳。如果触发点在肌腱上,更多是酸胀和牵涉痛,同样有效。但是,肌痛触发点位置 90%都在肌腹,针刺肌腹触发点灭活后,起止点疼痛大多都会自然消失[6-9]。
       针刺肌痛触发点穴位的大鼠触发点模型研究[10]发现,准确刺到触发点可以使触发点的自发放电在波幅和频率上都减低,而刺到触发点周围结构也能减少自发放电频率,但波幅不变;同样,准确针刺触发点可以使触发点处的乙酰胆碱浓度减低,特别是乙酰胆碱反应物质浓度明显减低,而乙酰胆碱酯酶浓度大幅度升高。而针刺到触发点周围肌纤维和结构时,它们浓度变化不大。这种结果表明尽管针刺任何部位都有效,但准确针刺到触发点的治疗效果会更好。因为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制与乙酰胆碱在终板接头处高浓度有关[10]。而且,针刺肌痛触发点治疗后,采用样本熵数学模型电信号来评估治疗效果显示,样本熵值显著高于牵张治疗组[11],可惜该研究没有向上一个研究[10]那样取针刺触发点以外的位置进行对照。

        利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治疗肌痛触发点的操作者还会去查用针后的局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学的改变,并根据实验结果去指导临床治疗,然后通过对它们进行整体分析,推理完善整个肌筋膜触发点发病机制和关联病的机制,如肌痛触发点一旦形成,造成肌肉中间条束或受累肌短缩,以及相关和相邻深筋膜会变形变构或皱缩(图 1a 上虚线红框),以致穿出的神经血管受压,导致某处的不良表现综合征。用针法或手法准确作用于触发点,这种改变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图 1a 下虚线红框),成为了治疗杂症的临床基础。

       针灸和干针间的异同点见表 1。从表 1 中可见二者有很多不同,但也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前者广而混沌些,后者精准和更明确一些,而且二者主治范围几乎完全相同。但这些不同只是传统和现代的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有低版本和高版本的不同。就像计算机软件,如果你喜欢用低版本,那么一样可以继续去用。但是高版本是在低版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起来更有效、更简单、更快捷。

2     针灸对抗干针的要点
        一些人认为所有用针的人都应该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特别要以《黄帝内经》为指导,否则就不能用。干针源于湿针,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只以针为工具,以肌痛触发点理论为基础,主要按牵涉痛规律以触诊定点,针对肌痛触发点进行针刺治疗[5-6,12]。长期干针临床实践后,每个人都意识到牵涉痛规律似乎与经络走向相同。按照牵涉痛去定位触发点几乎与循经取穴相似。如果将不同肌的牵涉痛相连可以得到与十二正经相同的走行[13],甚至奇经八脉亦如此。同样,临床实践中,我们意识到经络被人为的以线标定在所有人身上的位置是不变的,而不同的是,牵涉痛是一个区间,在不同个体上还会有一个区间范围内的变动。大多数针灸医生不了解什么是肌痛触发点,也不知道区间的变异,常常把肌痛触发点看成是中医穴位的阿是穴,认为湿针干针仅在阿是穴施针,也就说哪里找到压痛就在哪里进针。

       这种情况下,引发了两个问题:阿是穴与触发点有相同之处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传统针灸医学认为阿是穴是指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敏感)点作为腧穴,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言之“以痛为腧”[14],而且泛指机体任何部位有压痛点的位置都是阿是穴。但是肌痛触发点仅仅针对肌肉和肌肉起止点处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还需要有结节。这个结构是在肌腹内可看到肌纤维病理细胞的聚集,纵向可见串珠样的肌纤维挛缩结节,横截面可见大而深染色的圆形细胞,而正常肌纤维却是纵向柱状和横截面呈多边形[15-16]。肌腱和肌起止点触发点有炎性增厚现象[2,9,12],电镜下可见肌肉缺血现象,同时有挛缩结节伴随的自发放电的现象[17]。而阿是穴则无组织结构形态学的具体描述。因此,针刺肌痛触发点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系统针刺。

       其实,肌痛触发点和中医针灸穴位是在两个不同时间发展起来的不同认识和理论,即现代医学理论和古代医学理论,前者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产物,后者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就像过去中国文言文和现代中国白话文之争再现。人们已经逐渐地认识到经络与牵涉痛可能有着等同的意义[13]。如果加上区间范围特性和个体差异,所谓阿是穴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经络区间(牵涉痛区)上的穴位,只是在个体差异上的偏离,所以仍是正穴,如:当斜角肌发生肌痛触发点时,从胸部沿上肢桡侧到拇指会出现一条牵涉痛区,而且沿路的多块肌肉会出现卫星肌痛触发点,这些触发点的位置还因人而异。这个牵涉痛区刚好与手太阴肺经和头静脉路径相重合(图 1b),所以针刺斜角肌和其卫星触发点可治疗胸背痛、胸闷、颈肩痛和拇指麻木[2,6,9,12,17-19]。又如:腰方肌和臀肌触发点活化,其牵涉痛会激起类似足少阳胆经走向的牵涉痛,针刺它们和它们沿途的卫星触发点可以消除腿外侧部的疼痛和腹部的不适[6,9,12,20]。而且 12 条经络在不同肌痛触发点的牵涉痛上都有对应,因此了解了牵涉痛规律也就不难理解经络如何得来[13]。当一个原发肌痛触发点活化后,沿它的牵涉痛路径的卫星触发点也常被激活,循经取穴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可以把牵涉痛规律看成经络的一部分。

       干针穴位少也成了针灸与触发点的争论焦点。针灸人认为真正的中医穴位有 361 个,再加上奇经八脉,至少有 600 多个穴位,而从 Travell[9]和 Simons[12]等书中只罗列了 255 个主要的触发点,所以看似中医针灸穴位多于触发点穴位。其实不然,从解剖上,人体有 400 多块大大小小的肌肉,每一块都可以出现触发点,最小的都可能有 1 个,那么 400 多个是肯定的;大的肌肉可以出现多个,这样至少有 600 多个。如果结合附着点触发点,会出现上千个触发点穴位[9]。所以追求穴位个数的争论确实没有意义。

       由于针灸常以口口相传和把先人的经验总结成书,所以产生了很多特效穴位,如腰痛穴、痛经穴、胆囊穴、阑尾穴,以及某些针灸特定处方。而这些穴位常常与各个脏器周围的肌痛触发点有关,因为它们的症状相同,所以在肌痛触发点理论中是需要作为鉴别诊断的[6,9,12],即是脏器本身的问题,还是触发点活化,是需要区分开的。如果肌肉本身的问题治疗有效,但如果是脏器的固有疾病,那么就会变得无效。所以,利用这些穴位或触发点治疗这些脏器疾病时,由于复制治疗无效,而变为一种传说。这就说明以经验建立的针灸体系,是无实验证实的宏观理论,需要现代人加以实验研究它的实际意义。

  •         由于不同体系的理论不同,形成教学体系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西医学院和中医学院的区分。体疗师基本走的西医学院之路,课程设置不同于中医学院[21]。体疗师针刺课有些只有 36~48 学时或72 学时,由于他们只针对肌肉触发点扎针,所以不影响他们的治疗效果。利用肌痛触发点理论指导的针法和手法,易学易懂,只要熟悉了人体解剖、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即可掌握。这一部分所学亦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而且常需要终身在实践继续学习,才可以应用得当。当然有良好医学教育背景的人学起来和理解起来会更好。
               既然二者有如此多相似性,那么为什么针灸医生们不愿意把肌痛触发点看成是现代科学发现的精准中医针灸穴位呢?两种原因,一是恐惧,怕自己已有的东西和观念被冲击;二是守旧,喜欢怀古,总认为古代的理论高于一切,不可逾越[22-23]。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一切研究和实践,其实是在弥补古代不足和修正古时在观念上的错误,同时保留有价值的部分,特别是传统针灸的丰富治病经验。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觉得对传统针灸的理论需要重新考虑,我们后人对它的认识可能出现了偏差。针灸与干针之争的实质是理论的竞争,而绝不是工具和技术的竞争。如果既不能重整古人的理论,又不能建立更适用的新理论,今天这些看起来很热闹的针术依旧摆脱不了再次消亡的命运。中国古典针灸学的传承,除了理论重建和创新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20,23]。所以,摆在针灸人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跟上现代化之路,不再复古,去重建和创新针灸理论,用实验科学来说明针灸理论。

3   启示
     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现必然会推动中医经络理论向前发展,以另一种角度来说明中国古人对针灸的诊断思路。针灸和干针都是用针,而且归结之路都是治痛和调整功能失调综合征,以及恢复机体的健康。中医针灸理论与肌痛触发点理论指导治疗疾病的范围基本相同:痛症和各科杂病[24-26]。过去认为肌痛触发点只治疗疼痛,其实不然,临床上几乎所有针灸能治的各科杂病也均能有效的治疗。由于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科学的知识和科研方法而受限,人们建立中医理论体系是通过现象或经验按自然界的宏观规律来解释针法治疗,所以只能记录何处有穴位可以治疗什么症状。之后为了便于学习,把一些牵涉痛规律[9] 和浅表静脉走向相连形成的经络[25],之后又被古代专家将其抽象和神秘化。所以,随着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时间去还原这一事物的本质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经验总结和推理,要想达到中西医的认识大同,需要中西医人共同努力,而不要把鸿沟越拉越大。如今大量的肌痛触发点的实验研究的出现,无论在临床上和实验研究上使二者的相似性更加接近。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任务,还需要有识之士抛弃成见,以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
        肌痛触发点可以沿着牵涉痛的路径来找点,这与循经取穴的道理一样,不同的是引发牵涉痛的原发触发点更为重要。所以反过来,根据临床经验,如果把牵涉痛看成经络,根据牵涉痛的规律来找原发触发点,然后循牵涉痛路径来找卫星触发点。肌痛触发点有形态学改变,几乎所有的肌痛触发点在体表上跟许多中医穴位接近或重合[22-23]。 肌痛触发点存在自发放电[3,15,17],而中医穴位就在有自发放电触发点 3 cm 左右的区间内,不可能用巧合来解释[23]。如果肌痛触发点刚好出现在神经干支的周围,长期 20~60 mV 的自发放电就可能刺激这些神经干和支,引发这些神经在支配端的异常表现。利用这个假设定位触发点,治愈了很多特殊疼痛和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
后遗痛、各种手足全身痒症等,我们称之为触发点定位的神经思路。
        当碰到四肢血管问题,如静脉曲张和脉管炎、特别下肢静脉曲张时,不用放血和手术治疗。考虑到触发点造成的深筋膜变构或皱缩(图 1a),利用触发点定位的血管思路,在静脉入口处、过路通道处和交通支头尾处都定位肌痛触发点,改善血管筋膜入口处的狭窄,可以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另外,一些运动性损伤病例呈现出筋膜力学的应力集中或拮抗肌和主动肌互为对抗的表现,以及筋膜链的失衡,可以通过触发点定位的筋膜力学思路(筋膜链思路),检查人体力学平衡,在受累肌上定位肌痛触发点,一样可以得到针灸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的现象,如治疗腰部解决了手部颤抖,而且起效更快,取穴更简单。这一切都说明经络理论需要重构,剥去它的神秘色彩,使之回归到现代医学的本源来[27-30]。 笔者认为,肌痛触发点理论是现代针灸学的基础。肌筋膜触发点穴位就是精准的中医穴位,经络就是神经思路、血管思路和筋膜力学思路的综合。针灸与干针尽管理论不同,但中西医的科学基础应该是贯通的,只是古代和现代认识不一样,最终将是殊途同归。只有对用针理论认识认同,要么继续怀古,要么更进一步地去发展,才能使中国针灸保持永远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