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砥柱海天民族英雄郑成功(图)

 蓝色天空309 2019-09-30
(2012-04-22 07:43:03)

男人必须比女人强何苦何必(古代情诗轶话)

 砥柱海天民族英雄郑成功

            

                                       文/梦光情雨

        郑成功,生于公元1624年,卒于公元1662年。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其父郑芝龙,其母田川氏。弘光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郑成功哭谏不听,率军横渡海峡,在台湾登陆,郑成功奋勇作战,击败并驱逐了荷兰侵略者,自此收复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随即建立政权,整顿法纪,安定社会,实行军屯,推广大陆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郑成功积劳成疾,英年而逝。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砥柱海天民族英雄郑成功(图)

   一个熟悉的名词:台湾。一个动人的光点:台湾。当古来的神州脱口而出,叫一声台湾——就像呼喊站在门口的孩子,那么亲切自然。翠绿的阿里山,晶蓝的日月潭,隔海送来了一汪回眸流盼,那情意盈盈的眼神,使海峡波光眷恋。那珠围翠绕的宝岛,是一艘潮汐中不沉的船帆。

      海峡两岸,通航,通心,也通情达理——自古已然。彼此互为启锚的码头,也互为停靠的岸,也互为倾听!也互为呼唤!但历史曾有过那么一个冷酷的片断——寒流突然锁住了碧波荡漾的海面。明代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悍然将台湾侵占。自此,日月潭涛声呻吟。阿里山翘首企盼。何时才有神来之手,挥一块白云的手绢,把这蒙尘受辱的珍珠,拭得再度璀璨!

   划破阴云,挑开雾幔。郑成功——一把出鞘的宝剑!锋芒如月色清霜,抖得浩气弥天。一寸丹心,一身铁骨,一副忠肝义胆,郑成功把动荡的人生,摔给浪尖上的风险。鼓角催征,帅旗一展,率领300余艘战船,25000名将士,振臂誓师:收复河山!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郑成功屹立船头,战袍猎猎飞卷,若鲲鹏展翅搏击海天!一路雄风赫赫,削平惊涛狂澜。

   战斗的龙卷风登陆,禾寮港在震颤。箭矢的流星雨,奔雷,驰电。撕开了层层阴霾,壮丽了沉寂的海滩。那刀枪的滚滚莽林,像推涌的波谷浪山,似在挥手的一瞬,倾出袍袖之间。夕阳,为敌寇敲响丧钟,剑光,给人民挑亮灯盏。高山族人、汉人,劳军到阵前,把轰鸣的海潮斟满硕大的酒碗,泪珠滴在酒里,像明月荡起情感的涛澜。

   击沉一艘又一艘荷军增援的战船。被围的首府,内无粮械,外无救援。荷驻台总督向郑成功致函——愿送白银10万两,请求兵退台湾。郑成功一声冷笑,国威岂能被铜臭污染?将士们一鼓作气,荷兰兵一团慌乱。城头挂起了垂头丧气的白色降幡;敌人拱手交出了——关门,防线,和霸占了38年的台湾!

   屈辱的历史结束了,中华版图又一次丰满。泪浸血染的殖民春秋,遂成几页残篇断简,任海风吹,海浪卷……在浩淼的时空里,犹似破碎的船帆、飘坠的落叶、流散的轻烟……郑成功的成功之举,功在千秋,万民钦赞!

   恢复了尊严,砥柱于海天。民族英雄谱里挺立着伟烈儿男!郑成功拒绝姓“清”,不受清廷招安。也许那日月潭的“日月”本就是一个“明字”——日月高悬。宝岛的造型恰似一艘大船,郑成功英威不屈的风骨,正是抵御狂潮的桅杆。

郑成功站在海边,站在浪巅。郑成功从衣袖间滑过乡情乡恋的风;而郑成功目光抚摸大海,像触响宇宙的琴弦。穿越战火的将帅之手,有时变得多情善感。一曲悠思的乐章,从海上,从琴上,从郑成功心上袅袅舒展……郑成功唱出那海峡深深,浅浅,如玲珑的新月,纤纤,弯弯——有点儿残缺,有点儿遗憾。郑成功顾盼两岸,终会合成一个圆满……收复台湾5个月后,郑成功积劳成疾,溘然长眠。但郑成功依然恋着故国家园的梦,如阿里山的苍松,至今已青翠了300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