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晓松应邀出席“红色传承”-新中国美术作品成就展开幕式

 清卧居 2019-09-30

参展艺术家:

于文江 王利军 王赫赫 牛 朝 左文辉 卢禹舜 任乘鋈 刘勃舒 吴孔庭 孙志钧 毕建勋 李晓军 李晓松 杨力舟 杨 娜 何 俊 张江舟 张培武 陈芳桂 陈溪峋 苗再新 范一冰 范 扬 范治斌 罗 翔 周午生 姚震西 贺成才 袁 武 贾广健 夏荷生 韩 璐 舒建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海淀美术馆北馆、北京稻香湖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稻香湖景酒店、朗弗国际承办的第十六届海淀艺术季“红色传承-新中国美术作品成就展”开幕式于2019年9月28日在海淀美术馆北馆举行。

开幕式开始520余人摇动国旗,激情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孙志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副主席李耀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夏荷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舒建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李晓松,北京美协理事、外联部主任张驰,海淀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一冰,海淀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培武,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研究员陈溪峋等艺术家和观众520余人参加开幕式,范一冰、李晓松、舒建新、李耀林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海淀美术馆北馆执行馆长张庄主持。

-李晓松先生致辞-

-李晓松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画展开幕式后,艺术家孙志均、李耀林、舒建新、李晓松、范一冰为同期举办的“童心绘祖国 海淀我的家-公益美术教育成果展”的近200余位参展小朋友和书画爱好者颁发证书和合影留念,现场气氛热烈,反映海淀美术馆北馆在区文旅局领导下,坚持艺术为了人民,推进北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扎实做好公益美术教育,文化惠民的可喜成果。

-李晓松先生展览作品-

-李晓松先生展览作品-


艺 术 简 介:

李晓松,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创作研究院画家、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晓松山水画主题创作研修班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李晓松艺术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 品 欣 赏 :

温馨提示:请将手机 横屏 赏析

《太行不受俗》

145x36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梵音清韵》之一 46x69cm 2016年

《梵音清韵》之二 46x69cm 2016年

《梵音清韵》之三 46x69cm 2016年

《梵音清韵》之四 46x69cm 2016年


随 笔

人生漂泊,天地无涯,是行者之日记。

当心沉静下来时,往往会回想起那些走过的地方。一路所见,山高水长,松林烟波,一溪寒月,渔舟无人,那青山寂寂的神秘天光,月下万物的淡淡魅影,或在风雨中千岩万壑的瞬变,目之所及,天地浑然,在心中构成连绵画卷,浮若眼前。忽明忽暗的画面中,心光随天光变化明灭。山水无言,入禅空明。刹那的景象,刹那的震撼,留在心中却是永恒的感动。

这些景象如同过往云烟消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但却记录着时间,在心灵深处留有一抹难忘记忆。这或许是我一厢情愿的心理暗示,如同一道咒语,当被时间的封印解开,创作欲望喷薄而出,“古风今雨”“月下观山”“故园寻梦”“心地空天”等题材,形成了我山水画中的核心,也促成了我的画风。

“半在虚空,半在山”,心灵远离尘嚣,在朴素的宁静中,超然静观,皆在此意中。

李晓松

二零一二年八月于北京 清卧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