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天地会,我有武状元,这些武进士竟决定了明清战争结局

 冷兵器研究所 2020-06-09


满清和南明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南明的核心抵抗力量是当年的流寇和海盗后人,由于这个原因后人甚至把天地会的诞生也算到了南明头上(总之南明的核心武力非主流的成分多一些);而满清一方除了有鳌拜这样的八旗子弟外,更有大量的武状元武进士加盟,最后满清用以汉人为主的武状元武进士击败了南明。


在长达十八年的满清南明战争中,八旗军损失惨重。在入关前的1644年满洲八旗三百一十个牛录,按每牛录二百丁计算,可作战人数是六万二千人;顺治五年,八旗旗主们整理自家人力资源就发现满洲八旗只能动员55320名壮丁;到顺治十一年满洲八旗就只剩下49660名壮丁。盘点人力资源也让满清改变了一些政策,顺治五年傲娇的多尔衮发现八旗军死不起人后,就宣布满汉可以通婚(特别规定联姻时满洲人娶汉人女子必须是正妻,八旗老爷也要嫁闺女给汉人,这个政策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顺治十一年,满清还厚着脸皮要求同郑成功议和,结果被郑成功打脸。在议和失败后,八旗军不得不大量使用蒙古八旗炮灰,让蒙古汉子也减员严重。


除了损失人丁,八旗军内部的还诞生了数倍于阵亡人数的负伤人员,就连鳌拜这样的猛人也被汉人打得浑身伤痕累累。尽管八旗军注重战场医疗,依旧有上万的因伤致残者。这对八旗军的战斗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八旗军吸收了绿营军充当炮灰,但它们自身的削弱也让一些野心家看到机会,多铎病亡多尔衮染病的顺治六年(也就是八旗盘点人数的次年)大同总兵姜镶就发动了“叛乱”。


给八旗军续命的就是它们自己招收的武举人才,以及前明留下的大量武进士。这些人功夫好,有强烈地上进心,更重要地是没有自己的基本盘,是清军最可信赖的人才。最给八旗军帮忙的武进士当属前明的金砺就是典型,他帮助清军招募了大量李自成余部,在清军攻克太原武汉的战斗中都有上佳表现,更帮助不善水战的清军攻克了舟山。金学霸在清军展开的福建攻略中更是亲自对决郑成功,在守卫漳州时(郑家在漳州的群众基础是真不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他的战绩让八旗军的勇士们都惊叹,授予这个学霸带路陕西四川总督的官衔,还给了他太子太保的荣誉头衔(比鳌拜的太子少保都高)。


有了金学霸这个例子,满清不但自己大肆招收武举人武进士(顺治还降低过录取标准),还广泛征收前明的武进士。顺治二年清军刚进入陕西就宣布所有的前明武进士都可以到清军中效命,吸引了大量武学人才。那么明朝的武进士们为何如此热衷于跳槽?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槽可跳,明朝中后期以后平民出身的武进士们授予军官实职的寥寥无几,他们要有祖传的军官身份才能更进一步,著名的戚继光也是因为有祖传的军官身份也才能在武举考试后出人头地。明朝武进士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武状元当护院头目的情景并不夸张。南明自己也想不起武进士们,这就给了满清机会。


此外满清武举考试录取率高(超过明朝一倍),给官痛快,还能转职高级文官(满清甚至有武进士出身的内阁学士),这让大量武进士觉得满清才是好老板,宁可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也要帮助清朝剿灭南明。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福建人的“天地会”和广东人的“添弟会”有啥不同?

天地会的经费来路说出来肯定吓你一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