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欣欣:我国高校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2018年16家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载文统...

 昵称30214245 2019-09-30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9.09.16

摘    要

基于2018年16家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载文,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三个方面,宏观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重点比较发文总数排名最靠前的20所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力,发现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水平较高的教育学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我国四大传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稳中有变,活跃作者、基金资助和科研合作是影响教育学院发展后劲的关键要素。为提高自身学术竞争力,高校教育学院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优化学科研究方向和学科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育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形成优秀学术群体,加强跨机构、跨区域、跨学科的科研合作,鼓励师生在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等。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科研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高校教育学院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头军,科学有效地对其学术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科研论文是高等教育研究主要的产出形式,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学术竞争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基于科研论文产出的研究机构学术竞争力评价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鲜见专门针对高校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评价的研究。2005年,Hirsch提出一种新的文献计量指标——h指数,即当研究人员发表的全部Np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h次,剩余的(Np-h)篇论文每篇的被引次数均<h,则h值为该研究人员的h指数。h指数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等科研影响力的评价,并有学者提出h2指数、g指数、A指数等作为h指数的补充。2012年,邱均平等构建了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网络影响力)和8个二级指标(ESI收录论文数、论文总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ESI学科排行榜数、热门论文数、专利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排名)。2015年,陈万超等以被引论文篇数、被引率、篇均被引率、h指数、核心作者数等指标评估南京全日制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

  本研究试图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目的性、精简性、可度量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高校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8年16家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期刊刊载的944篇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描述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综合评价2018年发文总数排名最靠前的20所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力,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统计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16家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期刊。(见表1)2018年16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3 613篇,其中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2 426篇。论文第一作者署名机构为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有2 234篇。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逐条检索论文第一作者的署名机构,将其具体到大学或学院的二级单位,得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大陆普通高校教育学院的944篇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作为本研究的统计对象,占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的38.91%。

  (二)指标选取

  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三个方面对高校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力进行评价,包括论文发表情况、论文被引情况、基金资助情况等7个评价维度和发文总数、论文总被引频次、h指数等18个评价指标。(见表2)关于科研生产力,主要用来评估某教育学院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科研论文产出的贡献;关于科研影响力,主要用来呈现某教育学院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面、被关注程度以及服务社会需求和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要求的能力;关于科研发展力,主要用来反映某教育学院在未来发展中可能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潜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献计量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SPSS、Excel等相关软件为主要统计工具,基于高校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944篇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进行文献整理与计量,整体把握2018年我国高校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概况,集中比较2018年发文总数排名最靠前的20所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力,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20所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与排名。

三、数据统计与描述

  (一)科研生产力比较

  发文总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研究机构在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及其对该研究领域所做的贡献。2018年143所大陆普通高校教育学院在16家期刊共发文944篇,高校教育学院平均发文量为6.60,标准差为11.108,说明高校教育学院发文量离散程度较大。据统计,发文6篇以上的教育学院有32所,共发文720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76.27%。其中,发文总数排名最靠前的20所教育学院共发文603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63.88%,每所教育学院平均发文30.15篇。(见表3)可见,这20所教育学院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十分活跃,研究实力较为雄厚。统计显示,发文量最多的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其次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并列第3名。从历史传统和组织演变特征看,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有两类不同的研究机构,一类是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另一类是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以上20所教育学院包括9所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和11所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它们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除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外,其余教育学院所属大学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些高校教育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得到本研究的高度关注。

  (二)科研影响力比较

  1. 论文被引情况。科研论文的被引情况是衡量其质量、传播面、受关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一篇论文的质量越高,其被下载、引用的次数就越多。关于被引频次,本研究运用普莱斯定律确定高被引论文:

  式中,N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的最小值,nmax为统计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论文的被引频次。笔者于2019年5月21日在中国知网(CNKI)逐条检索944篇统计文献的被引频次,发现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32。那么,被引频次≥5的论文即为高被引论文,据统计,高被引论文共67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7.10%;零被引论文有507篇,超过统计文献的半数。较高的零被引论文率可能与文献自身传播的延迟性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质量有待提升。具体到20所教育学院,从总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数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都稳居首位,其后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从篇均被引频次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名列前三甲。(见表4)

  2. 相关测量指数与期刊影响因子。h指数巧妙地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科研成果评价指标单一的不足。因此,h指数一经提出,就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A指数是被评估对象发表的被引次数≥h的h篇论文被引次数的平均值,它有效弥补了h指数对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不敏感的缺陷。h指数、A指数越大,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的科研影响力就越大。本研究采用静态h指数法,在计算某教育学院的h指数时,以2018年该学院发表在16家期刊的全部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为基准,按照笔者从中国知网采集的被引频次数据,从高到低排序(相同被引频次的论文具有不同序号),当且仅当第h篇论文的被引频次≥h,且排序为(h 1)的论文的被引频次<h时,该教育学院的h指数即为h。有研究表明,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此,发文期刊影响因子与研究机构学术竞争力密切相关。从h指数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位居榜首,h指数为6;其次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h指数均为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等6所教育学院的h指数均为4。从A指数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仍列首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A指数均超过10。从发文期刊影响因子看,20所教育学院发文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均在1.5以上。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教育研究》发文最多,影响因子为3.98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在《中国高教研究》发文最多,影响因子为3.018。(见表5)

  (三)科研发展力比较

  1. 活跃作者情况。研究人员是研究机构最宝贵、最活跃的资源。本研究中笔者运用普莱斯定律确定活跃作者。据统计,944篇统计文献共涉及684个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平均发文量为1.38,标准差为0.795,说明高校教育学院第一作者发文量的离散程度较小。统计发现,单个作者的最高发文量为8,则发文量≥3的作者即被认定为活跃作者。在统计文献中,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51人,占论文第一作者总数的7.46%,共计发文185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19.60%。20所教育学院共拥有44位活跃作者,占活跃作者总数的86.27%,其发文总数为149篇。其中,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有6位活跃作者,共发文24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有5位活跃作者,共发文17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均有4位活跃作者,发文总数均在15篇左右。(见图1)

  2. 基金资助情况。科学研究离不开资金支持,基金资助对提高高校教育学院的研究水平和学术竞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统计显示,944篇统计论文中有732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占统计论文总数的77.54%。以第一位基金项目为统计对象,受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有259篇,占统计文献的27.44%;受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有371篇,占统计文献39.30%。在20所教育学院的603篇科研论文中,有447篇受到基金、课题项目资助,占20所教育学院发文总数的74.13%。其中,受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为161篇,受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为227篇。受基金资助论文数量最多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其次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受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数量最多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见图2)

  3. 论文合著情况。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活动,需要研究人员进行跨国别、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合著论文是科研合作最主要的产出形式。合著度和合著率是分析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的两个重要指标,合著度指某地域、学科领域、研究机构等发表论文的篇均作者人数,合著率指某地域、学科领域、研究机构等发表的合著论文在全部论文中的占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据统计,944篇统计文献的作者共计1 184人,则合著度为1.25;944篇统计文献中有569篇属于合著论文,则合著率为60.28%。在20所教育学院中,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等8所教育学院的合著论文均在20篇以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合著论文最少,仅有4篇。从合著度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11所教育学院的合著度高于统计文献的整体合著度;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合著度最高,达到1.8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合著度最低,仅为0.63。从合著率看,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合著率都达到9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等10所教育学院的合著率也高于统计文献的整体合著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合著度最低,仅为16.67%。(见表6)

四、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从众多的原有变量中综合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这必定有一个潜在的前提要求,即原有变量之间应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为减少指标共线性,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笔者首先运用SPSS对18个指标数据进行非参数相关分析,剔除相关性极强的变量,保留如下11个指标变量:发文总数、论文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A指数、发文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活跃作者人数、活跃作者发文总数、基金资助论文数、合著论文总数、合著度。对11个指标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发现适合做因子分析:KMO值为0.737,大于0.7;Sig值为0.000,小于0.001。按照特征值大于1提取主成分因子,3个特征值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5.383%,这说明3个因子可以解释85.383%的总方差。(见表7)因此,本研究提取前3个因子为公因子F1、F2和F3。

  公因子的载荷系数可以反映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与公因子之间的关联程度。由表8可见,论文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A指数4个指标与公因子F1关联密切,发文总数、活跃作者人数、活跃作者发文总数、基金资助论文数、合著度5个指标与公因子F2关联密切,发文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合著论文总数2个指标与公因子F3关联密切。

  根据表8,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并计算各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的综合得分X。(见表9)本研究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公式为:

  X=0.632*F1 0.232*F2 0.136*F3

  由表9可见,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学术竞争力最强,综合得分为142.68;其后依次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综合得分均在100以上。根据X值,结合上文的数据统计与描述,笔者运用SPSS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20所教育学院划分为4类。一类教育学院2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竞争力最强;二类教育学院3所: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竞争力较强;三类教育学院9所: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竞争力一般;四类教育学院6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竞争力较弱。

五、结论与反思

  本研究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三个方面,对2018年16家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期刊的944篇载文进行计量分析,宏观把握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重点比较发文总数排名前20的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力,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 从科研生产力看,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水平较高的教育学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一门学科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开展研究生教育,而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因此,是否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判断和衡量一所大学或学院学科发展程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依据。2018年143所教育学院在16家期刊共计发文944篇,占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的近四成,而发文量排名最靠前20所教育学院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发文总数达603篇,每所教育学院平均发文30.15篇。其中,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等6所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所师范类教育学院的发文量均超过30篇。

  2. 从科研影响力来看,我国四大传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稳中有变。传统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四个中心,分别是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中心的华南、华北、华中、华东高等教育研究群落。统计发现,2018年上述4所教育学院的科研影响力仍名列前茅,但是从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h指数、A指数等指标数据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都遥遥领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相关指标数据均达到中上水平,篇均被引频次仅低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被引论文数超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A指数高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实力不容小觑。

  3. 从科研发展力看,活跃作者、基金资助和科研合作是影响教育学院发展后劲的关键要素。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学科要得到发展,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经费问题。活跃作者能够持续不断地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补充知识,为高等教育研究注入活力;基金资助是实现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物质基础。科研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学者、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科研成果质量。20所教育学院的活跃作者人数占全部活跃作者的近九成,基金资助论文数在全部基金资助论文中的占比以及合著论文数在全部合著论文中的占比均超过60%。尤其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等教育学院的活跃作者人数、基金资助论文数和合著论文数排名都比较靠前,科研潜力较强。

  结合高校教育学院学术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对20所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将20所教育学院划分为4个类别,较为客观、清晰地呈现了20所教育学院的学术竞争实力,也从侧面反映出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状况。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任何研究机构的学术竞争力都是动态调整而非静止固化的。高校教育学院可以通过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立足高等教育学学科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优化学科研究方向和学科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育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形成优秀学术群体,加强跨机构、跨区域、跨学科的科研合作,鼓励师生在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等举措提高自身的学术竞争力,使自身发展成为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声音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另外,“教育学科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鸡’,没有教育事业的发达,‘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就不牢固”。因此,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需要更加重视教育学发展,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公钦正、李金烁在本研究数据整理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致谢!)

作    者

薛欣欣,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9期第94-100,108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