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的检查旨在寻找和确定过敏原,广泛应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是过敏性哮喘(即外源性哮喘)必要的诊断程序之一。 确定诱发哮喘的病因以后便可指导患者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从而防止哮喘发作。此外,还可利用过敏原的浸出液或纯化的过敏原进行“脱敏疗法”,以期减少或减轻症状,甚至终止哮喘的发作。 检查过敏原时首先应详细反复询问病史和进行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特别要注意哮喘发作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关系,因而必须了解起病的情况、病情进展、发病季节、室内外环境、饲养宠物、饮食习惯和社会活动范围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实验室检查。检查方法包括非特异性检查和特异性检查两方面,特异性试验又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 所谓体内试验是指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试验,体外试验是指根据试验目的收集患者的某些标本,如血液、痰液和口腔分泌物在实验室进行细胞学、血清学和免疫学检测。 过敏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检查包括: ①血、痰液、鼻涕、眼分泌物、大便、中耳分泌物等的嗜酸粒细胞的检查; ②血和各种分泌物中组胺含量测定; ③血和各种分泌物中IgE、IgA、IgM、IgG含量的测定; ④肺功能检查; ⑤血清总IgE(TIgE)测定; ⑥其他有关的免疫学检查等。 非特异性检查只能筛查是否有过敏性疾病的证据,而检测过敏原必须通过特异性检查才能确定,通常包括血清特异性IgE、IgG测定,过敏原皮肤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