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句流传数百年的俗语说尽了黄连的苦,一提起黄连就让人联想到苦的味觉,就如同提到梅子就让人嘴里泛酸水(望梅止渴)。 黄连属于毛茛科植物,也叫味连、云连,一般分布在高山地区,喜弱光,多数生长在背阴潮湿的树林间或者山坳里。早在上古时代的医术《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黄连的相关记载,传统中医在千百年的医方和诊疗中认识到黄连药性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具体医方包括:黄连配合黄芩、大黄等药品,能治湿热内蕴之症;而配合栀子、连翘等,可以治疗温病高热。 黄连不仅可以中药煎服,也可以制作炮制品,制成的炮制品主要有三种:酒黄连、姜黄连和萸黄连。酒黄连可以用来治疗虚火导致的红眼、口疮,姜黄连是清胃止呕的常用药物,另外萸黄连和姜黄连功效相似,也可以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不过黄连药性大苦大寒,患者过久过量服用容易损伤脾胃,而本身就脾胃虚寒、苦燥伤津及阴虚津伤的人群更加不宜服用。 现代化学研究在黄连根茎之中发现了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含量达到8%,也称为黄连素。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和痢疾杆菌甚至是“超级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抗菌作用,对于体外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也有很好的抵抗作用,还能抑制常见的流感病毒和HBV(乙型肝炎病毒)。 同时,黄连中的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舒压降压、抗心律失常,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因为其强心作用还不会受利血平、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所以也是强心剂的理想成分。黄连中的小檗碱还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外钙内流。 由此看来黄连的药用价值还是非常广泛,不知道会不会一改读者心中的黄连至苦的刻板印象呢? |
|
来自: 昵称37375912 >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