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高度决定炒股理论的境界,《论语》才是缠论之魂

 昵称21405352 2019-10-01

儒家的核心在论语里是怎样体现的?儒家有句话“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为什么儒者这么牛?就是儒家对世间法有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儒家一直有个口号:内圣外王。内圣,相当于儒家的认识论,就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外王相当于儒家的实践论,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世间法的第一层次就是现象境界,就是直观的“有”,而“无”是对“有”的现象境界的单纯抽象的否定。海氏的功劳就是把这“无”对“有”单纯抽象的否定里拯救出来,直达源始境界,使得“无”得以存在。不过海氏初期就困在这个“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地,后期的海氏触及了孔子的“当下”境界。

人一出生,就面对万象林立的现象境界,而以“无”来简单粗暴的否定了“有”显然是有问题的。有,相当于常论;无,相当于断灭论;各执一边。

海氏初期超越这两边,把“无”引向追本溯源,升华性的拯救了“有”,但“追本溯源”本身就是一个漆黑的大牢笼。

孔子打开这个追本溯源的大牢笼,将追本溯源的困境引到当下,将当下万象的无位次,转为追本溯源的位次所在。孔子达到“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生机盎然,天真活泼。

“患”相当于源始境界,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就是当下境界,当下境界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不执著于位次,就是万象的本来面目;不执著于本来面目,就产生当下的位次。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是《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句,因为大多数人都对西方哲学没有认知,所以理解上就有障碍。

炒股只看技术面,就是现象境界;只看基本面,就是对技术面的简单粗暴否定。而通过基本面找到技术面走势的现实逻辑基础源头,就是海氏的初期境界。最后,把技术面走势的源头引到当下,在现实的当下技术面、基本面相互印证,能每时每刻指导操作,就是孔子的境界。

当下能游刃有余,自由活泼,不废一法,不立一法,就是极致!明白点说,现实纷繁复杂的无位次,是建立追本溯源的位次基础,一切究竟真理不在遥远的天边,就在当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就是”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就是能知。比如,一些傻瓜价值投资者,抱着自己的教条,以自己所知来一根筋对付市场,所以这些人就不能知。不以自己局限性很大的认知来认识世间法,就是能知。不死在自己的局限上才能进步,才“能知”,用现代垃圾白话说:放开胸怀,不固步自封,你才能不断进步。

凡资本市场有点成就的,起码要达到海氏的境界。利弗莫尔的悲剧就是死在现象境界上;格雷厄姆之所以成就远远不及徒弟,就是困在简单粗暴的否定上;巴老头、费雪、林奇等几个都在靠近海氏的边。所以,哲学不是大而空的东西,而是安身立命必备的知见!

钢铁战士经历的三重境界:1.会看走势图,对用缠论的技术面,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2.融合基本面和比价关系,对应解读市场语言,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3.融汇1、2,对应直观体验市场背后的人心脉动是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的境界。

缠徒大多都走不出第一重,你想只在技术上找到一个100%趋势反转的买点,不但是个笑话,还是偷心不死的表现。走势图和自然界的山水一样,只是一个表象。而基本面和比价关系是表象背后的故事和驱动力,是对走势图的否定。而融汇两者大道自由境界是否定之否定。缠师说技术是狗屁,因为在2、3重境界里,是可以为走势画剧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