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掉一个孩子,从大人不会好好说话开始

 wenxuefeng360 2019-10-01

01不会好好说话,会变成一把利刃

2016年,心理专家访问六位少年犯的视频火遍中国,这群少年犯只有十几岁,身上却背负了盗窃、杀人等累累罪行。专家进一步了解这六位少年的家庭。

惊人地发现: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往往是童年时的缩影。

其中一个少年犯回忆,自己一直由离异妈妈抚养,母亲戾气爆棚,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吼他:“你个畜生,你怎么不去死!”

后来,自己常常自残自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因一次意外被客户投诉,老板非常愤怒骂他:“你怎么不去死!”

这句话,使这个少年想起了童年的阴影、痛苦和怨恨的回忆。

他本能地反击,拿起旁边的水果刀,疯狂捅死了自己的老板。

“怎么不去死”,终于变成了一把刀。

先去刺向孩子,再次向他人。

毁掉一个孩子,从大人不会好好说话开始

其他几名少年犯也经常受到家庭的语言暴力,比如,“猪脑子”、“废物”……

“猪脑子”,“废物”由被摧残者,彻底变成杀人者。

童年时,别人怎么对待他;长大后,他怎么对待别人。

余杰在《“暧昧”的邻居》一书中说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那些被施加虐待的人,很多都会沦为对更弱者的加害者。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苦难的转化。”

所以,被施暴的孩子,多数成为后来的施暴者;

被凌辱的羔羊,多数成为后来残害他人的恶魔。

02不会好好说话,会戳痛孩子的内心

《少年说》中有一位女孩控诉母亲,自己不论考了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还是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母亲永远看不到她的努力,只会一味地打击她。母亲听完不以为然地回答:“我感觉,你会飘”。

女孩瞬间委屈极了。

父母看不到“考第一”的孩子的辛酸,不论孩子做出多少努力,在父母眼里永远达不到“第一”的目标,也不可能达到。

打击式教育,在中国随处可见。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不懂事的,而自己的引导就是最正确的引导。

当孩子做错事或没有达到期望时,不少父母都会说出刺痛孩子自尊或内心的话,他们语言暴力攻击之后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甚至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语言暴力!

毁掉一个孩子,从大人不会好好说话开始

父母总想试图通过“打压式”教育来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却从不思考:

哪些言语会无意间戳伤孩子的心?

自己的口头禅,正在将孩子推往歧途!

无心之语可能让自己与孩子越走越远!

有没有一些话可以让孩子更加快乐阳光!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言:“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总是用自己的说教,无限放大孩子的缺点,甚至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呈现在自己眼中。

父母不会发现孩子的优点,除了自己不痛快之外,孩子的成长也不快乐。

这让我想起蔡元培那句:“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法的语气和方式。”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打击教育。打击就是打击,打击就是暴力。

03好好说话,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青少年蓝皮书》整理出了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五句话:1.快去学习/快写作业;2.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3.不许看手机/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4.真没用/笨;5.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毁掉一个孩子,从大人不会好好说话开始

教育小孩子,父母的积极暗示,有时候比消极的命令管用多了。

听,耳有所得。

适当鼓励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一味苛责只会适得其反。

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就先学会让自己从好好说话开始进步。

只有当父母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

不武断或片面地妄下定论,是获得孩子信任的最佳方式,也是避免之间矛盾冲突的有效手段。

《请回答1988》中有一段台词:

话语里包含着真心,带有说话人的体温。

在这冷酷的世界上,让人能够活下去的,不是了不起的名人语录,也不是有学识的一语中的,而是你带有体温的,温暖的一句话。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带有温度的语言就像一阵南风,不必声嘶力竭,只需柔和而温暖,便能吹进孩子的心。

真正爱孩子,就请每一句话,都要好好对他们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