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夏朝是否已有甲骨文

 象牙文 2019-10-01

中国夏朝是否已有甲骨文

孝和之乡话孝和123





自从一八八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人们对甲骨文及其以前的文字状态都提出过疑问。有人问甲骨文反映了殷商什么问题?甲骨文是怎样产生的?殷商文字是甲骨文,那它之前的夏朝又使用了什么文字?甲骨文是否在夏朝就已经存在了?

国家博物馆所存甲骨文

回答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分析入手。首先,从甲骨文内容分析看,甲骨文是商代王室进行占卜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简短记录,大多是反映殷商及西周初期的社会生活场景,包含了当时人们的一些生活经验。

其二,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分析,甲骨文看上去虽然原始,但它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造字特征。如“占卜”二字。占,会意字,在甲骨文里有繁简二体。简体“占”,从卜从口。“卜”表示卜兆,“口”表示问。“卜”象形字,是用火灼龟甲,以灼开的裂纹推测出行事的吉凶。裂纹的形态,有时出现“兆”形。占卜人以裂纹推断行事吉凶。“占”与“卜”两字合成一词“占卜”。简言之,占卜即问吉凶。古人把问题刻在龟甲上,通过燃烧龟甲看裂纹推测行事吉凶,实为迷信荒谬行为。

甲骨文

其三,从甲骨文的历史年代分析,甲骨文已有3600年的历史,历史年代可谓久远。甲骨文穿越历史时空至今,我们从中感到,它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绝非一朝即成,而是在其过去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产生的。

其四,从甲骨文的数量看,甲骨文已有相当规模。从发现至今已有近16万片。从已经释读的1000余字,初步了解了商代的历史文化。由此可知甲骨文已是我国很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

通过甲骨文,人们可以分析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等。为了研究夏代历史文化,就应该找到夏代的文字。甲骨文之前的文字是什么样子?通过研究得知,夏朝有夏篆之说。夏篆,就是夏代文字。著名学者马贺山先生认为,夏朝有文字,即夏篆。夏禹书,禹王碑就是夏朝文字。何为篆?篆指官方文字,这些夏篆字体非常成熟,非常规范。笔道圆润,讲究对称,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文字。尽管如此,为什么夏篆被甲骨文所取代?

夏篆

据说商朝建制近六百年,但在前三百年里,由于商王朝一直征战,长期处于迁都状态,商民族较少,又以游牧为主,特别是盘庚迁都后,占卜兴盛,让甲骨文派上用场,造成夏篆荒废。周朝建立前,沿袭殷商甲骨文。建国后,逐步恢复使用了夏朝官方文字夏篆。夏篆文字,一般都是刻在玉器上或象牙上。我国考古学家们在龙山遗址出土了刻有夏篆的玉石文物。据考古发现得知,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是夏朝遗址。

后母戊大方鼎

尽管当前还未找到记载夏朝像甲骨文记载殷商的较系统完整的文字,没找到像后殷商后母戊大方鼎那样刻有“后母戊”甲骨文的大方鼎,但我相信殷商的甲骨文一定来源于一种文字,也许这种文字就是夏篆。夏篆也可能大量地刻在了龟甲兽骨上,或者铸在了夏鼎上。只是我们还没有研究探索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