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只想到用乳果糖、开塞露?其实最应该掌握的是这些

 温暖中医 2019-10-01

功能性便秘是指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看起来未能完全排空大便,并且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

它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占1岁及以上健康儿童便秘的95%以上。

家长熟悉的乳果糖、益生菌、维生素、开塞露,是对症治疗,其实我们要处理宝宝便秘,就要了解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只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才是有效的治疗。

一、饮食因素:

①奶粉冲调过浓:

有些家长认为配方奶粉冲得浓一点,营养会更高,更有利于宝宝生长。

其实不然,配方奶粉并不是冲调得越浓越好,虽然过浓的配方奶粉的营养密度提高了,但宝宝摄入的水分也就变少了,这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

并且配方奶粉冲调过浓,会提高宝宝肠道渗透压,从而加重宝宝的肾脏、肠道负担。

因此冲调配方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推荐的冲调比例,不要随便浓缩或稀释。

②水分摄入不足:

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水分,可以预防并改善便秘。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宝宝吃一些粗杂粮的食物以增加膳食纤维,但如果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反而可能加重宝宝便秘。

6个月内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通常情况下都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

1~5岁的婴幼儿,每天应少量多次饮水,每天饮水量在500~600ml左右。

6~10岁的儿童,每天饮水量在800~1000ml左右。

③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在6月龄开始添加固体食物后,如果添加不当容易引起功能性便秘。

膳食纤维摄入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重要基础治疗方法之一。

儿童膳食纤维安全摄入量建议在0.5g/kg·d,该膳食纤维摄入量足以维持正常排便和预防慢性便秘。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谷、薯、豆类、蔬菜及水果中,其中以谷物食品中含膳食纤维最多。

一些带籽的水果,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等,水果泥或者水果小块是很好的选择。

全谷物、杂豆类、薯类、菌菇类等可以少量给宝宝添加,但以不超过每天主食的1/3量较为合适。

④油脂摄入不足:

宝宝1岁内主要的脂肪来源是奶、蛋、肉类,如果宝宝油脂摄入不足,就可能会导致功能性便秘。

油脂可以帮助润滑肠道,促进蠕动,帮助宝宝排便。

如果宝宝荤菜吃的不多,需要额外增加5~10g食用油,可以提供一些脂肪。

另外,在辅食中添加一些芝麻粉、核桃粉等坚果粉也可以提供一些不饱和脂肪酸。

二、行为习惯因素:

①运动量不足:

宝宝的便便需要通过肠道蠕动排出来,对于肠道功能比较弱的宝宝来说,除了肠道自身的蠕动外,还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来帮助宝宝肠道运动。如果宝宝还不会爬行,可以每天帮助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做做抚触和被动操等,也可以让宝宝趴着锻炼抬头动作、试着爬行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宝宝肠道蠕动的有效方法。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则可以鼓励他们多活动,小跑、双脚跳等运动都是改善便秘的好方法。

② 没有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排便习惯训练是指对儿童进行有规律的强化训练,使其形成排便习惯,是重要的便秘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培养宝宝规律排便的好习惯,让宝宝养成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就是让他知道,每天都要便便,每天这个时间点就应该坐在小马桶上拉粑粑。训练时家长需要注意循序渐进,训练过程以宝宝为主,依据宝宝兴趣、能力逐步训练,一般建议在27个月龄后开始。可以准备小马桶,放置在易于使用的位置,小马桶高度应使双膝高于臀部、双足可着地以便于宝宝用力排便。指导宝宝学会排便用力方式,学会协调肛门内、外括约肌运动。具体训练时间,需要根据胃-结肠反射的生理特点,建议在餐后30~60min进行,每次训练5~10min较适宜,注意不要出现排便时久蹲的情况。在排便习惯训练过程中可能遭遇失败或出现后退现象,如强忍粪便不解,这是训练中的正常现象,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应理解并予宝宝心理支持和安慰,不必过于焦虑或对宝宝施加压力。不恰当、不合时宜的排便训练,会导致排便频率减少,导致大便变硬和排便疼痛,这会导致孩子拒绝排便。家长应避免强迫儿童进行排便训练,应等孩子准备就绪后再进行。如果宝宝本来就有便秘的情况,建议在改善症状之后再进行排便习惯训练。

三、其他因素:

①盲目补钙:

现在很多家长会把宝宝各种迹象都归结到缺钙,总觉得补钙对宝宝好处多多。

其实宝宝钙摄入太多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

因此,家长在优先保证宝宝奶量、辅食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多地补钙。

家长可以给予宝宝富含钙的食材,常见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和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如大豆、黑豆、北豆腐、腐竹等;深色蔬菜,如小油菜、菠菜、芥蓝、西兰花等;鱼虾贝类;芝麻等。

②食物过敏:

宝宝食物过敏有很多表现,其中也包括便秘。

家长如果给宝宝新添加了一种食物后,宝宝开始便秘了,而停止摄入后便便情况就得到改善,但再次尝试该食物后又出现便秘,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判断宝宝可能是对这个新食物过敏。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暂时别再给宝宝吃这种过敏食物,等待一段时间后可以再试一下该食物,要是宝宝长时间都不能适应,那就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尽量回避这种食物。

③生活环境改变:

例如宝宝上了托班或幼儿园后,由于环境变化,宝宝不愿意使用学校的厕所,或是因为时间作息的改变等原因都可能会使宝宝可能忍住不排便,从而导致因为憋便而引起便秘。

家长需要及时引导孩子,让宝宝尽快适应集体环境,或是在出门前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也是良好有效的方法。

④器质性病因:

例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引起的肠道梗阻(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发育畸形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药物性因素(铁剂、钙剂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便秘。

这些疾病除有便秘症状外,通常都有其他有提示意义的临床表现,很少有宝宝仅表现为便秘的器质性病变。

如果家长怀疑有器质性病变则需带宝宝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针对病因给予及时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