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抄家时发现7个字,雍正知道后反应如何?

 剧透历史 2019-10-01

年羹尧失势,雍正下令抄没他所有的家产兵丁从年家搜出一本名为《西征随笔》的书籍正是这本记述年羹尧西北征战功绩的小册子,将雍正对年羹尧集团的清洗,推向了新的高潮。

该书的作者,是年羹尧手底下的幕僚汪景祺

年羹尧得势时,上承雍正皇帝无比宠幸,下建西北平叛不世之功,朝廷百官见面尊称他为“年大将军”,甚至连雍正本人也喊他为“恩人”!这种时候,就不乏溜须拍马之流上蹿下跳,而汪景祺就是那个最活跃的鼓吹者。

在书中,汪景祺大夸他主子的西北战功,搞得好像没有年羹尧,大清朝就要撑不下去的样子。不过吹吹牛逼也就算了,可偏偏汪景祺脑袋发热忘记讲政治,竟然在书里头记录了一句十分犯忌的话:

皇帝挥毫不值钱

啥!是讲皇帝的字写得不好?

若是单凭学术讨论,评价一个人的书法好坏,倒也无可厚非。但封建王朝时期,权力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哪个人拿到皇帝赏赐的墨宝、宝刀、黄马褂什么的不是高高供在家里!这里头的名堂不单单是政治色彩,而且还有一个面子问题,皇帝的脸面可是不敢随意剥的。

此外,搁在雍正,或者在所有清朝皇帝的思维模式上,汪景祺这句话是不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乖乖,上纲上线了,这就牵出了贯穿大清王朝始终的火药桶——“文字狱”!

满清入关后,最高统治者都极力盼望获得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以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巩固祖先打下的万里江山。顺治推行科举、康熙崇尚汉文化,除了自身对汉族传统学术的钦佩外,更要紧的是通过这样一套政治姿态,拉近与汉人精英阶层的距离。

汪景祺作为读书人,也算得上是汉人精英阶层里的一员,所以他对皇帝书法的评价,很可能带有很强的代表性。而且他还堂而皇之地将皇帝挥毫不值钱”的话写进书中,如此作为畅销书籍流传开去,那还了得!

更可恶的是,年羹尧身为雍正朝的顶级官僚,对手下幕僚汪景祺的狂悖不法言论置之不理,显然是缺乏了政治敏感性。你年羹尧吃的是谁的饭,当的是哪朝的官?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雍正对年羹尧生出杀气。

雍正其人,性格上存在极为感性的一面。

翻阅雍正批阅奏折的文字,类似“朕就是这样汉子”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朕亦甚想你”等流露真性情的话语比比皆是。感性的人,行为处事也很容易情绪化。和这样的人相处,他若是中意你,会把你心肝宝贝似的捧上天,他要是记恨上你,恐怕费尽心思也要把人往死里整。

年羹尧就遭遇到了“冰火两重天”待遇,前半段雍正对他宠幸得不得了,巴不得两人能做千古君臣之遇的楷模;后半段雍正恨毒了年羹尧,把他从抚远大将军的顶点一级级往下贬,直到杭州守城门的兵卒还不够,最后赐下一条白绫了结了这位雍正朝名将的性命。

至于那个替年羹尧歌功颂德的汪景祺,下场则更惨。

盛怒之下的雍正,下令将汪景祺枭首示众。不过更恐怖的是,他的头颅被悬挂在城门口,一直到雍正驾崩之后,才被放下来。同时,他的妻儿亲属,也被流放到关外宁古塔,下半辈子都在苦不堪言中度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