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因果实录阅读者 2019-10-01

西夏作为和北宋,辽、金并立的政权,立国189年,在北宋时期,双方是战端频发,军事一直不强的北宋前后共计发动了5次大规模针对西夏的战争,也是北宋少有的开疆战争,其实北宋有过不止一次的机会可以灭掉西夏,不过西夏就像是有主角光环一样,屡屡死里逃生,而北宋最后一次可以灭西夏的时机出现在宋徽宗时期,当然只是表面上存在着的机会,也是北宋在军事上最后的辉煌。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宋徽宗时期出现了当时权位最高的一位宦官,也就是童贯,他执掌军权20余年,对外战争中能够值得吹嘘的也就是对西夏的战争了,后来的伐辽之战则是丧师辱国,让金人发现了宋军战力的孱弱。而童贯在对西夏的战争中,由于过于想给自己揽功,让数十万宋军将士白白为其功劳簿上抛洒热血,童贯也是在对西夏发动的战争中,透支着北宋的国力,虽说一度让西夏俯首,但终究还是没能灭了西夏,西夏国反倒是借金灭宋的时机,趁机扩张,再次成为和金朝并立的政权。

童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出自北宋宦官李宪的门下,李宪是宋神宗一朝时期,活跃于西北边境,多次参与针对西夏的军事行动,这个以后再说,童贯被宋徽宗重用,多少就是宋徽宗模仿了宋神宗重用李宪的这件事。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宋史.童贯列传》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有度量,能疏财。

按照记载,童贯作为一个宦官的确可惜了,因为他具备一名优秀武将的基本条件,身形魁梧,这也是他能够在军中立足的一个原因,军营之中只有身形魁梧,才是将士比较有好感的,也多少能够弥补童贯的宦官身份,而且他“有度量,能疏财”,也是一个豪爽之人,尤其是肯给大家分钱,这也或许是他能够执掌北宋最精锐的西军的一个原因。

他能够染指北宋军权,还是得到了蔡京的推荐,而蔡京能够出任宰相,又是童贯的力荐,两人也是各取所需,而在宋徽宗有意向西北开疆之时,童贯被蔡京推举,合兵十万,命王厚专阃寄,而贯用李宪故事监其军。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在童贯针对西夏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别有用心了,当时宋徽宗因为宫内失火,以为是不吉之兆,所以令童贯止兵勿动,但是童贯是怎么做的,《宋史.童贯列传》贯发视,遽纳鞾中。厚问故,贯曰:「上趣成功耳。」师竟出,复四州。

童贯把宋徽宗亲手写的诏令藏起来了,还对王厚说,“没事,陛下希望我们成功”,结果出兵还打赢了,这是什么,只是违抗皇命啊,的确,如果打胜了,童贯可以凭借自己受宠,加官进爵,但是如果打败了呢?童贯就会受罚吗?当然不可能,童贯的一生在宋徽宗眼里都是战功卓著,打败仗都是别人的,要知道当时王厚才是被委以军事重任的,“王厚专阃寄”,“阃寄”就是委以军事重任,童贯是监军,如果贸然出兵打败了,童贯有太多的借口可以把责任推给王厚了。个人可以揣测一下,当童贯把宋徽宗的信藏起来的时候,再看向王厚,说不定就已经想好了,怎么把罪责扣在王厚头上。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童贯第一次“小试牛刀”就为自己打出了名堂,宋徽宗也是不含糊,直接厚赏童贯,擢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内侍寄资转两使自兹始。这两个官职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可景福殿使是当年宋真宗为了宦官刘承珪特置此官名。以示尊宠。

刘承珪历侍三朝,深的宋真宗依赖,死后赐谥为“忠肃”,刘承珪成为北宋第一个死后被追谥的宦官,而且他还是二圣殿塑像配饷功臣,其塑像被侧立于宋太宗像,可以说刘承珪是北宋所有宦官都无法超越的人,而宋徽宗擢升童贯为景福殿使,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官职授予,其背后寓意则是朝臣们都明白的。

而襄州观察使也是很有信息预示的,观察使是唐后期出现的地方军事长官,但是到了宋朝,并不掌握实权,也不驻扎本州,但观察使是武臣准备升迁之前的寄禄官,这是宋徽宗在告诉童贯,也是告诉其他人,“童贯还会升的”。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在童贯“首秀”完成之后,他便开始用北宋西北数十万将士的鲜血给宋徽宗制造了令西夏臣服的幻象,而童贯则躺在北宋将士尸体之上,享受着高官厚禄。此后童贯在西北针对西夏发动的多次战役,虽说表面上看赢多败少,也是一度攻占了横山地区,但是北宋的损失也是颇大的。

大战古骨龙,《宋史.夏国传》法与夏人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大败之,斩首三千级

两站臧底河,秋,仲武、王厚复合泾原、鄜延、环庆、秦凤之师攻夏臧底河城,败绩,死者十四五,秦凤第三将全军万人皆没

种师道以十万众复攻臧底河城,克之。

陷仁多泉城,刘法、刘仲武合熙、秦之师十万攻夏仁多泉城,三日不克,援后期不至,城中请降,法受其降而屠之,获首三千级

打败统安城,名将刘法战死,遣大将刘法取朔方,法不可,贯逼之曰:「君在京师时,亲授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法不得已出塞,遇伏而死

夺横山之地,《宋史.徽宗本纪》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夏人,平其三城。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可以说在宣和元年,北宋占领横山之地后,西夏的确有些怂了,失去了重要的兵源地,也失去了重要的军事屏障,西夏腹地已经暴露在宋军之下了,所以说在当年的六月,夏国遣使纳款,诏六路罢兵。虽然说当时西夏是在金人灭宋的时候趁机反扑续命的,但是值得探讨的是,童贯主导的北宋针对西夏的战争,取得的军事战果到底如何,有多大价值。

个人认为童贯所取得的军事价值意义不太大,说破大天,北宋依旧没有灭了西夏,仍然没有摆脱时刻承受着北方军事压力的困境,如果北宋及早灭了西夏,取得优良的养马场,集中国力足见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就算是崇文抑武,也不至于屡屡被北方的辽金两国欺负。

而童贯在西北不顾将士死活,为自己捞功的时候,也是在透支着北宋最精锐西军的战力,想来说说童贯隐瞒败报的事情,第一次臧底河之战,北宋大败,“死者十四五”,厚惧,厚赂贯而匿之。这次大败被童贯压下去了。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另一次统安城大败,折损了名将刘法,贯隐其败,以捷闻,百官入贺,皆切齿,然莫敢言。刘法可不是一般的将领,他被西夏人称为天生神将,也可以说刘法是当时西夏公认的宋军第一战将,可是童贯逼着刘法出征,结果遭遇西夏军的包围,兵败突围之际,坠崖折足,为一别瞻军斩首而去。坠崖后被西夏一小卒斩首,名将战死,这对宋军可以说是极大的心理打击,可是童贯为了一己私利反倒是上书说打胜了,果然,再多将士的鲜血在他心中也抵不过自己头上的乌纱帽。

ps:可惜了一代名将刘法,宋史中并没有为他列传,不是说他功绩不高,而是他有一个造反的儿子刘正彦,也就是“苗刘兵变”的主谋之一,宋高宗是对这次兵变深恶痛绝的,刘正彦是寸磔而死,“寸磔”就是碎解肢体,可想而知刘法是被这儿子给拖累了,他的功绩也是被宋朝抹除了。

这里两次打败也是令北宋表面上占据了优势,但是也是无力发动灭西夏之战了,臧底河之战,宋军单单秦凤第三将全军,就折损了万余人,而统安城大败,根据《宋史.夏国传》记载,是役死者十万。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在宋徽宗之前,宋朝就对西夏实行了筑城战,也就是北宋依托自己的国力强于西夏,打下一块地就建造城池,以此来巩固防线,遏制西夏的进攻,这就是用钱来困死西夏的打法,而在童贯在西北祸害一起之后,西夏虽然被折腾得够呛,但北宋也没好到哪里去。

《宋史·刘韐传》记载,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此情实也。'

刘韐也是说出了宋徽宗时期,北宋接连对西夏用兵,国力已经出现难以支持战争的情况了,所以说最后,即便童贯为北宋夺取了横山之地,北宋也没有足够的国力支持一场灭国之战了,而且要知道的是,在多次针对西夏的战争中,童贯发挥的作用未必会很大,更多的还是北宋西军将士浴血拼杀来的,可惜这些宋徽宗都不会重视,他只看到了童贯的表现。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而且让童贯对西夏失去兴趣的是,他有了更大的欲望,当时童贯已经是开府仪同三司,想要走得更远,攀得更高,灭西夏已经不足以支持他的野心了,而讨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当初神宗有遗训,谁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封为异姓王,这也就有了后来童贯征讨辽国的军事行动了。

多说一点就是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下,为何在西北还能屡次对西夏发动大规模战争,其背后离不开北宋将门的推动,比如西北军中的种氏、姚氏等,这些武将世家,其后代想要升迁,不能只靠祖辈的恩荫,他们也需要战功,但是对辽国北宋一直提不起气势,西夏则是一个相对容易的用兵之地,这让西军成为北宋在军事上的最后牌面。

北宋军事上的最后辉煌,童贯用将士鲜血制造了西夏臣服的幻象

可以说北宋在宋徽宗前是有机会灭了西夏的,尤其是神宗哲宗时期,不过北宋可能有一个奇葩的命数,就是想宋太祖赵匡胤那样,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强势的君主挂了,北宋朝堂之上还喜欢大搞党争,新皇继位之初,也大多是守旧派掌权的时候,结果就是否定改革派做的一切,包括军事上的,西北战事也是屡屡受到后方党争的影响,西夏也是多次眼瞅着扛不住的时候,又奇迹般的复活了。

参考资料《宋史.徽宗本纪》《宋史.童贯列传》《宋史.夏国传》《宋史·刘韐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