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日家宴】去南京,来个一冷一热的蟹逅

 一葉一如来 2019-10-01

国庆黄金周假期快步而至

国内各大景区、景点想必也迎来客流高峰

而国外的旅游热点同样人流如织

与其出外凑这份热闹

不如安坐家中“整番两味”犒劳自己、款待亲朋

既感受这丰收时节餐桌的

硕果累累和当造食材的新鲜滋味

又可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全国各地的舌尖风情

岂不更快哉?

秋日家宴

金陵风·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说起秋季的时令菜,蟹肴是此时当仁不让的主角。苏东坡喜食秋蟹,曾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而对于江浙一带的人们来说,大闸蟹更是每年秋日餐桌上的那一抹最耀眼的亮色。

清蒸大闸蟹

有人说,大闸蟹最原汁原味的做法莫过于清蒸。但原来,在江苏南京,还有“炝”这一极具金陵菜风味的做法。有着25年历史、南京人展示独特金陵菜系的餐饮品牌“南京大牌档”,向来主张“不时不食”,每年必推四季菜单,而在今年其“好事近·金风玉露嫩凉天”秋季主题新菜单上,便有一道“老红糖炝闸蟹”有别于常见的清蒸大闸蟹的做法,而且是冷吃,不像清蒸大闸蟹那样得趁热吃。

老红糖炝闸蟹

据大厨介绍,“老红糖炝闸蟹”是她家独家创制,沿用古法红糖配以老生姜,佐以秘制酱料,经老卤熟炝而成,而关键之处当然就是其秘制老卤。那么,这老卤如何调配?我们请来大厨首次公开老卤秘方,一起动手来做这道夹杂酒香的蟹肴吧。

清蒸大闸蟹

材料

大闸蟹(125克-150克/只)

600克

香葱

1颗

生姜

一块

酱油

150克

白糖

150克

料酒

50克

芝麻油

20克

香醋

150克

姜末

50克

做法

1、将大闸蟹蟹身及蟹腿用刷子仔细刷干净,每只用草绳将蟹腿与蟹身绑在一起,蟹肚朝上放好,放入蒸格内;

2、蒸锅加水置旺火上,烧开后放入生姜、香葱,放上蒸格,将大闸蟹隔水中火蒸20分钟左右,至蟹壳呈红色,蟹肉熟透,夹出后装盘;

3、在蒸蟹过程中,将酱油放入小锅内,稍煮1分钟后倒入装有白糖、料酒、芝麻油的小碗里混匀;将香醋倒入装有姜末的另一个小碗里混匀;

4、食用时随配上酱油碟和姜醋碟,边剥蟹肉边蘸酱油和姜醋调料吃。

教路

1、清蒸的蟹肉鲜美,色泽橙黄引人食欲;

2、虽说清蒸大闸蟹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技巧,但也还是要有一些注意的事项。例如,要将大闸蟹捆好,以防其受热后挣扎出现断手断脚的情况,使其风味流失;大闸蟹捆好后应翻过来蒸,以防止蟹黄流出;家里做的话,由于火力有限,蒸的时间应略长一些以保证大闸蟹蒸全熟

老红糖炝闸蟹

材料

大闸蟹(125克-150克/只)

4只

红方糖

2块

老姜

50克

陈年女儿红

250克

蜂蜜

3汤匙

八角、桂皮、香叶、话梅

适量

做法

1、大闸蟹刷洗干净后蒸熟,然后放凉;

2、八角、桂皮、香叶洗净后与话梅、老姜水煮出味,放凉后加入红方糖、陈年女儿红、蜂蜜,制成卤汁;

3、将放凉后的大闸蟹放入卤汁中浸泡12小时以上,即可食用。

教路

1、醇和的卤汁渗入到蟹肉中,令蟹肉更显鲜美,且有着淡淡的宜人酒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2、首先“炝”作为传统烹调方法,有两个解释,一是“将菜肴放在沸水中略煮,取出后再用酱油、醋等作料来拌”,例如炝蛤蜊、炝芹菜;二是“先把肉、葱花等用热油略炒,再加主菜炒或加水煮”。显然,“老红糖炝闸蟹”更接近于前者。

3、在金陵菜谱中,大多数食材制法都提到炝拌,而炝拌正是先炒熟再用调汁凉拌的做法,突出食材在烹制过程中历经从热到冷的过程。“老红糖炝闸蟹”中的“炝”,是指大闸蟹经过蒸熟放凉后,用调汁来浸泡。经过卤汁浸泡后,大闸蟹不像清蒸的做法那样只有鲜美,而是在口味上形成了复合型的口感,蟹香、酒香、姜香、料香、酒甜、蜜甜等融为一体,更添了一股悠长的江南气息。

4、值得一提的是,大厨还在卤汁中加入了话梅。众所周知,南京的市花是梅花,有着凌寒独自开的文人傲骨,梅花的果实梅子经过加工,腌制成南京人最爱的小零食之一话梅。在卤汁中加入话梅,既丰富了卤汁的风味,也更具南京独有风情。

同场加映

苏州·湖水煮蟹

虽然同处江苏省,但苏州人在烹制大闸蟹时却有别于南京人,是用山泉水煮大闸蟹,是苏州当地最地道的做法。

据“阳澄湖养殖蟹第一人”周雪龙介绍,“大闸蟹”在当地意为在水里煮的蟹,此举与清蒸相比有两大优势,一是不会像清蒸那样令大闸蟹的肉质变干失去水分;二是毕竟大闸蟹的一生都在水里生长,就算再干净的水质,其身上必会带着杂质,且大闸蟹的胃里有食物沉淀,水煮之法正好去掉其身上的杂质和从胃里吐出来的脏物。

其做法是:将大闸蟹与冷的湖水(山泉水)、姜和大葱一同放入锅内,水必须没过蟹儿,200克大小的蟹煮8分钟后关火再焖2分钟即可。品尝的时候,配上一壶上好的花雕酒,更添风味。吃过大闸蟹后,记得喝碗姜茶哦。

END

图文 | 梁钰婕

部分图片来源 | 综合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