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防”止“战”,将风险消灭于萌芽

 昵称m5Gu5 2019-10-01

  防范,是反恐怖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恐怖活动意义重大。
  近年来,公安反恐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反恐怖工作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按照“立足预防、综合治理,整体防控、专群结合,条块相辅、属地为主”的基本思路,以提高反恐安全防范能力为目标,以防范标准和责任体系建设为抓手,反恐怖防范工作基础不断夯实、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反恐怖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出台,反恐怖防范工作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平安中国建设深度融合,按照推进有依据、衡量有尺度、责任有主体、防控有手段、措施有着落、问效有制度的“六有”目标,加强了顶层设计。
  目前,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规划已基本形成,为构建多维一体的反恐怖防范体系、加强反恐怖应急处置力量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优化完善恐怖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9年以来,公安反恐部门在上海、河南、杭州、深圳等地开展了反恐防范试点工作,并选择铁路、民航、港口、地铁、寄递、宾馆饭店、油气设施等10个行业重点目标作为联系点,从完善目标综合防控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反恐防范责任体系、反恐防范标准等方面加强了工作指导,为实现区域安全、领域安全、总体安全提供了基础支撑。
  反恐怖防范标准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末端执行规范。公安反恐部门针对交通运输、金融、边境口岸、海关、物流寄递等重点行业,推动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或者企业反恐怖防范标准,积极构建严密的反恐怖防范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已在国家层面建立了48项标准,配套开展了宣贯、执行、示范等工作,为重点目标人防、物防、技防制度建设和设备设施的同步设计、建设、运行提供了基本依据。

  部署各地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恐宣传教育,修订《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制作《公民预防恐怖活动行为指引》普法手册及配套动画宣传片,提高公民发现识别暴恐分子和自救互救能力。目前,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地方、行业、企业、社区安保力量联防联动联控机制,提高有效防范和先期应对暴恐袭击的能力,初步构建了点面结合的反恐防范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