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随想

 zzm1008图书馆 2019-10-01

立秋一过,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到来了。连日的雷雨稍微灭了秋老虎的威风,尽管还是热,却不象前几天那么粘腻。早晚两头,微风习习,风送凉爽,这就有些秋天的味道了。据记载,在宋朝,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所以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

 蝉儿还在拼命的叫着。压抑在地底下多年,才换来这短暂的歌唱的时间。喧嚣了一个夏天,秋风告诉它来日无多,于是,它不舍昼夜。是慷慨悲歌还是纵情歌唱,只有蝉儿自己知道。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在古人心中,是凋敝的,飘零的,萧索的,肃杀的。联想到人之晚景,衰老病死,如草木之枯萎,如落叶之飘摇,所以古人大多悲秋。杜甫晚年登高,伤时忧国、感叹自身老病孤独、壮志难酬,唱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元人马致远,一阕《天净沙。秋思》小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的情态跃然纸上。“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这是红楼女子黛玉的哀歌。凄风苦雨的秋夜,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愁绪,象暗夜一样压在黛玉的头上,冷雨敲窗,肝肠寸断,读来更是令人身冷心寒。

  古人所伤之秋,大概在晚秋或者秋冬交接之际。那时节,风声鹤唳,愁云黯淡,百草衰败,落叶萧萧。囚犯待决,征夫未还,闺中怨女,心结难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心上之秋,便是愁的滋味。
      人处在自然之中,总会触景生情,生出些感慨。反之,风景也随观者感情的不同而在心中留下不同的印记。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伤者看到的秋天,是风扫落叶,云遮残月,草木萧索,万物凋敝,乐观者看到的却是落叶归根,秋水如镜,秋高气爽,金菊傲霜,层林尽染,百果飘香……
        这个时节还是初秋,当午的时候还有些炎热,氤氲、浓绿、勃发的夏,留下了一个不时翘动的小尾巴。树叶还是绿的,却带了些成熟的黄,只等风起便摇曳而落,是秋风寄给大地的名片;秋花还是灿烂的,它们追逐阳光,招唤秋风,丝毫不怕花容在秋阳下失色,因为它们已经孕育了新的胚芽。在这样的秋天里,我丝毫不会有一点忧伤的感觉。

  秋带给人们的是收获的喜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早熟的硕果累累,姹紫嫣红,后来的兼收并储,只等更萧飒的秋风为它们洒上那些金黄。玉米咧嘴羞羞地笑,谷穗低头慢慢地摇,它们带着春的雨露,夏的阳光,在秋风秋雨里沉淀。即便是一株不华不实的小草,秋风也会使它孱弱的植株坚实起来。
        秋还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秋菊傲霜迎日,秋水一碧万顷。秋高气爽,碧空上巧云百变,秋风强劲,田野里谷浪千重。秋的气味是芳香,秋的色彩是金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之盛年,正如草木之秋。经历过人生风雨,才见到生命彩虹。检视过往岁月,或者一帆风顺,硕果累累,或者虽然一生坎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喜怒哀乐痛七情尝遍,但此时身心成熟,收获了些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倘假以时日足以应对一切,因此无不欢欣鼓舞。何况我们还培育了一个新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更寄托了我们春的烂漫,秋的丰硕,未竟的理想会在他们身上发芽,结果。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即使来日无多,也要像秋蝉一样纵情欢唱。
        宋代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才是昂扬顺意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