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看到的兰亭序都是假的,东晋书法只传下一幅真迹,是王羲之侄儿的《伯远帖》

 事奴 2019-10-01

《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也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行第四。

东晋是中国书法史的第一个辉煌时代。汉代造纸术技术的普及为书写提供的可行的物质基础,汉魏末年中国书体完成了从隶属到楷书的转变,东晋时代,便于流畅书写的楷体、行书得到大力推广,书体已完全成熟,书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书法作品成果丰硕,书法家群体各呈风采。东晋各种艺术门类中,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最为瞩目。在这名家云集的书法盛世,以琅琊王氏家族为首的书法成就又可谓其巅峰的代表。琅琊王氏的书法作品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最,可惜不止《兰亭序》真迹未能流传下来,传世的其他王氏作品也多为双钩摹本,然而,历经千年的传承,多少朝代、藏家转手之后,有一副作品被公认为传世的唯一真品,这就是王珣的《伯远帖》。

《快雪时晴贴》,王羲之作品

《中秋帖》,王献之作品。

《伯远帖》,王珣作品。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学书之人奉为圭臬。《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王珣《伯远帖》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之孙、书圣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从小耳濡目染练习书法,并深受王氏众人书法风格的影响。晋孝武帝在位期间(372—396年),谢玄、谢安都是当时的权臣,王珣作为谢氏家族的女婿,颇受庇佑,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司马家族为了削减王谢两家的权势,制造了一些矛盾,导致两家不和,王谢二族交恶。王珣由于得到晋孝武帝的宠爱,所以依然历任要职。一天,谢安下令要把王珣调到江西南昌任豫章太守,实际上是想把他赶出都城南京。王珣坚持不去。那些天,他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当时任临海(今浙江台州)太守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愤懑和不满,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的由来。

《伯远帖》是一件简札,是王珣怀着痛切心情与人倾诉,它的书写保持了书法家的自然、随意状态,是一些寻常话语,内容没有太大的意义可言,但其书法艺术和文物历史价值却难以估量。

学者们认为此帖是写王珣受到排挤,被派往外地为豫章太守,所以认为此信表达了对临海太守王穆的赞誉、自己受到排挤的抑郁以及兄弟分别之情,《伯远帖》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东楼公子最初的理解是:“王珣我行礼再行礼,伯远你事业有成,咱们情谊深厚,你是我们兄弟中的榜样也是重要人物的,我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悠闲自在的游玩,居然被派到外面,我的心愿也实现不了了。和你分别好像就在昨天,以后就永远不能去看你了。远远地隔着一座座山,谁也见不着谁了。”这种理解暂且叫“牢骚信”。然而东楼又总觉得不妥,外出做官也有节假日啊,怎么会永远回不来,永远见不着呢?又查阅资料,这是一篇挽函,意思是“珣拜上再拜上,伯远在事业正盛之时辞世,距今已经一周年了,他生前深受众兄弟们的尊重,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优游自在地生活,当事业刚刚有起色这样的事就发生了,没能完成志向。和他的分别好像就在昨天,而他却永久地作了古人,远远地隔着山道,再也不来看我。”这种理解暂且叫“悲痛信”。两种理解里,前一种是因为把“自”当成了王珣,把死亡当成了离别,后一种是把“自”当成了伯远,把离别当成了死亡。

《晋书王导传》中说到王珣“时希安旨,乃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丞相谢安整王珣,但王珣有人撑腰,让去豫章当太守,偏不出去做官,让当什么散骑常侍,就是不当。没去当官,那么又怎么会说自己“始获此出”呢?没去做官,岂不正好“优游”,岂不更自在,怎么又会“意不克申”呢?没去做官,朋友分别后还能继续见面,又怎么会“永为畴古”了呢?所以这个牢骚发的太大了,这个畴古,用在朋友离别之间,用词太不当了,很可能是真有丧事。

在《书法报》和《美术报》上关于《伯远帖》解释的文章频发,迟庆元 、郑春松、程建新、谢光辉诸先生纷纷提出各自看法,总结起来有几个焦点:一个是伯远指的是否是王穆,一个是此帖内容是不是说伯远已经去世,一个是此事是否与王珣被派往外地做官的背景有关。一个是收信人到底是伯远还是另有其人。再有就是关于写信时间的争议。他们的观点及论证我就不写了。

对此帖的解读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情期”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是“自”说的到底是谁。另最后一个是“不相瞻临”之中的惋惜追思之情。“情期”一词应是有省略的,实际可能是“情事期”,并且期字不读qi而读 ji,“情事”一词在魏晋专指亲属家人去世,“期”是一周年之意。此“情期”与“如昨”和“永为畴古”相搭配,更像是烧周年纸。“自”说的是“伯远”,因为第一句开门见山就说了“伯远盛业情期,群从之宝”,已经确定了这封信的基调,相当于中心句,底下如果不接着说伯远,内容就跑题了。“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这四句有内在的联系,说的是同一个人。而“此”有指示性,明显是和上文对应的,说的就是“此”这件事导致了“意不克申”。 “此”也就是“盛业情期”,“此出”就是这件事的发生,而不是这次外出做官的意思。“自”当然就是伯远。“优游”即是悠哉游哉,自在之意。“不相瞻临”说的是死者,他再也不来看我,是表达一种惋惜和追思,与说早逝的亲人或朋友“你怎么这么狠心,扔下我们不管了”语境相同。

此信中用了两个“顿首”,用一个已经表示尊敬,用两个说明了礼数极高,这已经是最高礼数的写法了。也就是说可以判断就是写给长辈或上司的。王穆是他的兄弟,属于同辈,单单从这个词上来说,收信人就不应该是王穆。 其次,不能因为信中提到了伯远就认为信是给伯远的,因为一般信里提到了收信人时多会用“足下”一词而不直呼其名,王羲之的帖中大多如此。这里提“伯远”,是在伯远去世一周年之际表达悼念、慰问其家属或朋友的信件,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表达对“伯远”的追思,叙述的都是“伯远”的情况。伯远已经死了,信应该是发给别人的。

一般王羲之这样的信,在结束时还要写上“xx顿首”一词。“不相瞻临”的“临”字在此帖的最左下角处,而无其他词语收尾,很大一种可能是此信已经不完整了,并且启功先生早已说明“此贴尾已不全”说明我们见的并非信内容的全部。据日本学者(见谷村熹斋先生《右军笺的推想》一文)的研究,一般王羲之的书信用纸横向上为16cm左右,此帖是17.2cm,应该正是写完了一纸,至少还有一纸内容才对。

《伯远帖》的起笔多顺锋直入,线条中间多按笔,收笔则提按结合。笔画转折处大多方正刚劲,行笔遒劲,停顿自然,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严谨性,笔画还略微带有隶书的韵味,显得潇洒古淡,体现了东晋时代行书艺术走向成熟形态的丰富面貌。通篇看来,此帖书写气势连贯,可以清楚地看出王珣书写时运笔的先后顺序,笔画间的牵丝映带交代清晰,特别是露锋起笔、棱角分明,更显得真切而率真,这是从摹本和刻帖里无法得到的。  

王珣书写《伯远帖》时,所用的工具当为硬毫小笔。小笔蓄墨少,书写多字数时需要多次蘸墨。《伯远帖》中凡两次着墨的地方,墨色都明显地更浓黑一些,如第一行的“珣顿首”、第二行的“从”、第三行的“优游”“始获”第四行的“别”“如”“昨”“永”第五行的“远隔岭峤”。孙过庭《书谱序》云:“一字乃终篇之准”。《伯远帖》第一个字“珣”及稍后书写的“顿首”,这3个字与其它字相较,用笔明显粗重,字形也偏大,显得很有分量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把《伯远帖》中的书法与存世唐摹王羲之的书法相比较,从中可寻觅到王羲之书法的一些气息。此帖中的“从”“获”“别”等字用笔没有起笔收笔,也无牵丝引带,与存世唐摹王羲之早期书法《姨母帖》中的“遘”“摧”“剥”等字相比较,就有数笔较为接近。《伯远帖》中的“永”字,与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相类比,也写得更为潇洒。

帖中,还有部分字形,有意以倾斜取势,字的重心偏左,字体微向左倾,显得十分险峻却又非常平衡稳定如“远”字,中心左倾,但实右下而虚左上,“辶”平捺左移且向上挑出,加上撇的支柱作用,使字形斜而还正生动多姿。“岭”字,上合下开,呈三角形态势,“令”和“页”彼此向对方倾斜,相互依附,得静中寓动之妙。其它如“游”等字,也都采用了稳中求险的结字处理方式。

《伯远帖》章法布局灵动,一扫均匀板滞的习气。字形态势,顺其自然,而又通篇和谐,浑然一体,有如天成。每行字距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每个字都有动态表情,或顾盼、或俯仰,整体章法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姜白石云:“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之真态。”此帖除首行“顿首”二字上下连笔之外,其余字字独立,字形有大有小,疏密有致,每个字的结构安排很有特点,通过点画与点画之间的疏密、向背、主从、敛纵、虚实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处理,使字的体态神情变化多方,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意气飞扬的感觉。

《伯远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明代时为董其昌所收藏,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清代经安岐等人收藏,后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清内府,经乾隆品题,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1911年至1924年,《伯远帖》即收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1924年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辗转为郭葆昌收藏。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及《中秋帖》在香港购回,后一直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认为:“《伯远帖》其书法,虽为行书,却有隶书遗意,结体在扁长之间。个别字如‘胜’、‘实’、‘获’、‘群’等,与王羲之《姨母帖》的唐摹善本中的书字颇为类似,两帖风格亦极相近。书势微向左倾斜,为的是取得险峻端庄的艺术效果,这是王珣书法独具的特色。如果将西晋陆机《平复帖》与《伯远帖》比较,则《平复帖》以隶草而变古朴,而《伯远贴》只是当时行书中未脱隶法遗意者,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如‘二王’父子的创新书法。东楼公子认为,这个人在胡说八道!外行人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内行人都是明白人,东楼公子认为,王珣虽非王羲之子辈,然学书之时绝对是以王羲之的字为贴,受王羲之影响很深,兰亭集序出世时,王珣才12岁,那时王羲之书法早已为世人追捧,王珣家里绝对有王掰掰的真迹可供学习,扎实的功底加上力追老师笔意,

东楼公子说:世上所有的技艺,都是苦心浸淫多年,用滴水穿石的功夫得来的,琅琊王氏家族培养出了多位书法家,除二王之外,其余诸位大都可以碾压当代伪大师,庄周说,解牛斫轮,技近乎道,卖油翁说,无他,惟手熟耳。轻描淡写的一句唯手熟耳,其实都是日复一日一遍一遍的重复,一遍一遍的用心,将技艺从大脑指挥变成肌肉记忆,才能做到手熟。琅琊王氏的子弟们没有下够功夫,哪能随意一贴简札就流传千古。故以此文自勉,做事需下真功夫,忘却浮躁,苦心积累,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易得来的。

东楼公子说:独学无友,会孤陋寡闻,王家子弟的书法都不是自己在屋里想出来的,王羲之的老师是卫夫人,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卫夫人的老师是钟繇,钟繇被称为楷书鼻祖,王羲之的父亲也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岳父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也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郗璿被家族内称为女中笔仙,王献之在王羲之和郗璿的教导下练习书法,还可以学习张芝的草书,张芝被称为草书鼻祖,王家收录了举国的书家古贴,这些人都是有大量师资的。楷祖钟繇因为不能观瞻一些书帖而气的吐血,王家子弟却个个可以临摹钟繇的宣示表,所以他们都可以少走弯路。人生的时间短暂,我们独自摸索,有时会卡在迷途难以走出,白白浪费很多精力物力,如果能有师承,得到一些指点,就能胜读十年书。所以年轻人要多交良师益友,勤于学,互相勉励。

当今社会,物资极大丰富,各种思潮泛滥,吸引人走入歧途的东西也多,人性常如信马由缰,毫无目的的自由飞驰,一步走错,就会又巨大损失,穷人家的子弟更要记得,自己家的人生经不起折腾,一定要谨慎,走好每一步。任性胡来,一步误终生的事都不胜枚举,穷人的穷苦,都是有自身原因的。抖音快手,吸睛利器,游戏电竞,烧脑陷阱,很多人刷视频刷到深夜,打游戏到废寝忘食,致力于业,何业不成!古人常以座右铭自勉,提醒自己别忘了初心,别偏离目标,人真的是容易散漫的动物,没有强烈的目标吸引,没有强大的恒心和毅力,一事无成而终老时懊悔的人十有八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