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或许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们仍有能力做自己和孩子的救赎者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02

“妈,我刚刚不是说了不要给孩子穿这件衣服么,你怎么不听我的?”

“我看天气很冷,按你说的穿孩子肯定冻着。”

“你就是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觉得只有你自己的决定才是对的,别人都不行!”

“你要是看不上我帮你带孩子,明天我就走!”

我曾经以为只会在婆媳之间产生的育儿矛盾,在生完孩子的前半年,经常爆发于我和我妈之间。每次我感觉自己就像爆发的火山一样,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也惊讶和迷茫为什么我会这么生气。后来在跟我妈平心静气交谈的时候,我突然明白:我们两个之间的问题从来不是什么育儿观念的差异,孩子只是个理由和导火索,真正的问题源于我和我妈这几十年的相处模式。在我的记忆中,她一直是家中很强势的存在。大到上学就业,小到买什么样的衣服,都是她来决定,让我自己做主施展的空间几乎为零。有了孩子后我发现,她仍像以前一样越俎代庖,这就让我无法再忍受下去,所以就总是跟她“开战”。看了《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后,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跟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会在自己的情绪怪圈里继续“迷路”,而是找到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或许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们仍有能力做自己和孩子的救赎者

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中,作者用真实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并指出他们这些行为是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它的经典就在于,作者写书不是为了声讨这样的父母,而是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伤害的人们明白原因,获得勇气和力量,摆脱与父母糟糕的关系模式,最终得到自由和幸福。

本书的作者有两个:苏珊▪福沃德博士和克雷格▪巴克。前者是国际上著名的心理医师和作家,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为她写书提供了大量真实、吸引人的素材。她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兼作家的武志红也深受她写作风格的影响;后者是影视剧编剧兼制片人,和苏珊▪福沃德博士合著过多部作品:《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金钱魔鬼》、《对天真的背弃》等。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整本书分为三部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让读者全面了解有毒的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详细地告知了大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或许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们仍有能力做自己和孩子的救赎者

一、有毒的家庭体系

苏珊▪福沃德博士说,“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家庭的有毒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观念——有毒家庭的基调:如果一个家庭中的父母认为“孩子必须听大人的话,不然就是坏孩子”、“女孩子就是没有男孩子好”,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会以这个观念为基调,这就成了他们产生有毒行为的土壤。

2. 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蒙台梭利说过,成人往往会把孩子当成他们的附属品,认为他们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从没把孩子当成需要尊重的独立个体。一旦有了这种想法,父母们养育孩子时就会有两个明显的表现: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界限,并且认为“不同即是不好”。父母就是孩子的全权代表人,他们不允许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3. 保持有毒家庭的“平衡”——错上加错: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有些有毒的家庭体系在外人看来十分荒唐,可家庭成员却像没感觉到似的?因为不只是健康的家庭体系需要稳定和平衡,有毒的家庭体系同样需要维持所谓的“平衡”。在这样的家庭中,混乱就是生活的常态,大家都依靠混乱来生存。如果有人试图拨乱反正,反而会让“平衡”被打破,令所有成员无所适从。

或许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们仍有能力做自己和孩子的救赎者

二、揭开有毒家庭的面纱

作者专门用一整章将有毒家庭的类型一一做了说明,主要分为三类:

1. 操控型:它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操控型的父母就像是古代的暴君,奉行“中央集权制”,唯我独尊,让孩子往东他就不能往西。隐形操控型的父母则用温柔、关心等外衣去掩盖他们的控制欲,对孩子百般呵护,360度无死角的关注、干涉孩子的生活。两种方式一刚一柔,本质上都是让孩子离不开父母,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只能按照父母的指挥去生活。

2. 不称职型:通俗地说就是父母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在意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状况,而对孩子的感受不关心不重视。孩子在家里就是个隐形人,他们不但担负不了养育孩子的责任,而且反过来还需要孩子去照顾他们,这种角色的错位剥夺了孩子的正常生活。

3. 虐待型:它包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妈妈狂扇孩子巴掌,而孩子也早就习以为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直愣愣地挨打。一些人觉得打孩子才能帮助他们成才,更有一些人毫无理由地打孩子,只是把孩子当成了发泄情绪的工具。跟身体上的创伤相比,精神上的伤害更隐蔽,也更严重。有的父母不打孩子,可常常对孩子冷嘲热讽,咒骂脏话更是张口就来,那些话就像是无形中的刀子,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

或许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们仍有能力做自己和孩子的救赎者

三、如何自我拯救

或许你的父母曾经伤害了你,甚至现在仍然在伤害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呢?这本书给大家提供了许多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1. 释放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我们都说原谅别人才能让自己解脱,但很多时候,原谅和忘记是个陷阱,让你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如果你自己的情绪都无法得到真正的释放,原谅别人就成了空谈,甚至反而会让你二次受伤。所以请先善待自己,拥抱你那个真实的内在小孩。

2. 非辩护性回应:有毒的父母最擅长“恶人先告状”,他们激怒你,控诉你,让你的情绪激动,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一旦这样,你就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你要在与他们交谈或者有争执的时候,多学着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让他们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这样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常用句式例如:

噢,我明白了。

这样啊。

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

很抱歉让你伤心(生气、失望)了。

3. 勇敢与父母对峙:这是克服直面父母时的恐惧的最好方式。对峙会让你卸下压在心中的重担,让你明白你不再是那个无法反抗的弱小孩子,你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挣脱他们,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对峙的方式可以是写信,也可以是面谈。

4. 严重的创伤请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如果你的创伤根深蒂固,自己无法打破原生家庭的有毒行为模式,那就去找专业的人帮助你,不要讳疾忌医。

改变永远要比维持原状困难得多。当你被有毒的父母伤害十几年甚至更久后,或许心里会有一个念头牢牢占据上风:“就这样得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继续忍着吧”。可你是否想过,如果你放弃了改变的机会,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你的孩子又该如何?在美剧《我们这一天》中,男主角杰克给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杰克自小生活在父亲酗酒、家暴的家庭环境中,可他铆足了劲儿挣脱了糟糕的原生家庭,并在成为父亲后,用智慧,用爱心去呵护他的孩子,孩子们在成年后仍念念不忘父亲对他们的爱和巨大的影响。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让你自己获得自由,然后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乃至孩子的孩子不再受到伤害,才能让你以及你的后代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别做把头埋进沙土里的鸵鸟,认真地读一读《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要相信你有拯救自己的能力,勇敢地收拾过去,勇敢地向前迈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