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渊源,追忆前生今世

 杏坛归客 2019-10-02

宋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古大家鸿篇巨著闪烁,浩风宇宙,从未离去。那么,它来自哪里?这还得从唐诗说起。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张志和

唐朝诗人张志和所填的《渔父》词历来被人传诵。白、红、绿等亮丽的色彩与富有江南特色的鹭鸟、鳜鱼、桃花水、斜风细雨等景色融为一体,淡泊闲适,流畅轻盈。千年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而在当时,这首诗一写成便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后来唐宪宗闻名而“写真求访”(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就连日本的嵯峨天皇、智子内亲王及滋野贞主也写了和词若干首。可以说,张志和的这首词,在唐朝这个诗歌的国度为词大大赚了一次面子。

大唐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昌盛的顶峰,当它的皇帝威望最高的时候,四方来贺,大唐充满自信,它以惊人的广度和深度吸收外国文化文明,使大唐文化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兼容并包的大气派,一切因素、一切形式、一切风格,在唐代文化中都可以恰得其所,异彩纷呈。

有唐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历来王朝无法企及的巨大成就,峰峦连绵,历历在目:唐代诗歌浩淼无垠,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清新婉约的曲子词也是在这时横空而出。

中国诗歌,向来同音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大多也配乐演唱。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音乐更是唐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享受。此时,有胡地传入的“燕乐”新鲜活泼,曲调繁多,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伴奏,富于变化,尤为人们所爱好。曲子词,就是配合“燕乐”歌唱的。

演唱的歌词在流传过程中,深受小市民喜欢。当时,优伶乐师创作或改编一些长短参差的曲词,朴素生动,以配合乐谱进行演唱。尽管初期词被视为诗余,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满城风雨,有唱词之处,热闹非凡。

而文人真正认真地倚声填词,是在中唐才开始的,中唐以来,一些与社会下层接触较多、文学观念又比较开放的上层文人,对歌词产生了兴趣,就开始尝试着依乐曲格式来写词,并在文人中形成一种风气。张志和的《渔父》词就是这阶段的代表作,不难看到,文人诗的语言以及思想情感已经开始渗入词中,曲子词一块形成了一种正式的文人文学题材。到晚唐时候,词作者渐渐多了起来,并且出现了写有专集的词家,词步入正规化时代。

大唐帝国盛极一时,大唐文化圈泽被东西,唐诗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帝王与布衣,文人雅士与贩夫走卒,抑或闺中女子与沙场男儿,都或嘹亮或低沉地歌唱着,诉说着唐朝的博大精深。

而曲子词中却有另外一番世界。白居易、刘禹锡等大诗人写出的词,或吟咏山水,或朋友情长,风格朴素自然,洋溢着生活气息,展现出更加宽广的世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多美的江南景致,用回忆口吻把春日江岸与江水景色写得极其明丽鲜艳,一江一花就展现出了生命的灵动。另一首《花非花》,据说是白居易自己作曲填词的: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唐) 白居易

写得朦朦胧胧,自有一种惆怅在其中,这恐怕是格式整齐的唐诗表达不出来的韵味。刘禹锡应和白居易的《忆江南》虽然不能与白居易原作相比,但另一首《潇湘神》却写得极好: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 (唐) 刘禹锡

作为倾吐内心的伤感的名篇,末句尤其写得含蓄而富有韵味,专门写词“花间派”词人温庭筠还把恋情相思、闺怨情怀之类写得一览无余,在他的笔下,女人的姿色、风情婀娜生姿,摇曳起舞。这就也成为曲子词成熟的标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 (唐)温庭筠 

室外梧桐夜雨声点点滴滴,好像把绵绵不绝的凄寒之意注入人的心头,而为离情所苦的人彻夜难眠,便这样听滴滴雨声愁思到天明。温庭筠的这首写愁的绝唱,历来为人们赞叹不已,他的语言、题材、风格也就影响了宋词盛世。

在唐代诗书乐舞全面成熟的背后,在长安酒肆的欢快嬉闹声里,在一片浮华和喧嚣之中,生活的幸福和文化的创造似乎都到达了定点。文人们尽情享受着盛世带来的容华绝伦,在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失去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待到“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代国势即急转直下。盛唐之音,迅速转变为颓丧、伤感的晚唐之调,因此,脂粉味泛滥的糜烂生活充斥着词作的内容。为了和这种内容相适应,这一类的词作在语言上极力追求词藻的华丽,一时间,词的思想内容狭窄,感情苍白,华丽香艳的辞句比比皆是,词最后沦落为歌台舞榭、樽前花下的消闲品,也更为宋词的婉约精神开了先声。

等到了宋代,人们在众多唐代流传下来的曲子词中,挑选出来的特别受到喜爱的曲调,对这些曲调进行了更多的加工和改编,为其填入多种唱词,在演唱上也精心处理。一时流行,文人们也竞相模仿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飞黄腾达。

唐词之中风月无处不在,踯躅千年的沧海桑田,恍若隔世的缥缈感情似乎伸手可触,一处山水、一出佳话、一段秀艳、一种风流、一份倜傥,在这段启迪宋词的蜜月期中,早已铺够了基础,造足了势头。

所以,才有了宋词流传至今的可能,它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湮灭,反而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更加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媲美唐诗,一同幽于青史,风满华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