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9 | 你的“心理能量”还剩多少?

 以字为马 2019-10-02

今天来唠唠心理能量_(:з」∠)_

今天一位宝贝来找我诉苦

“我怎么办啊QAQ

考试我根本就

两眼一抹黑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现在我整天都晕乎乎的

难受死了 还爆困

感觉每天就靠自己死撑

但我自制力又不好……

而且我还总睡不好

我每天很早就躺床上了

但就是怎么都睡不着

要疯掉了真是”

听完之后

我突然就想到前天在车上听到的

在讲解《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的时候提到的

神奇的“心理能量”理论

“我们规划每天的任务

不是在分配时间

而是在分配心理能量”

所以这个时候

经过我这位赤脚医生滴诊断

“你这是心理能量不足啊!”

为什么我敢这么脱口而出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理能量是啥

这是百度的解释

(后面都太玄学我就不贴了 你们可以自己查查)

我的理解就是

心理能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活力”或者“正能量”

比如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

“哇这个人超有活力的耶”

其实就是在说他心理能量很足

…那么!

心理能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在车上迷迷糊糊听到些皮毛

到现在其实也忘得差不多了

没法像那个老师一样系统地讲解

我就只能捡捡“记忆的碎片”

凭着残存的记忆

结合这位宝贝的情况和我想到的事例来分析一下


一、身体状况

这个是最容易理解的了

这位宝贝

我看她面色憔悴唇色苍白眼圈发黑

明显就是身体状况不好嘛!

身体状况影响精神状况

通过心理能量表现出来

就是

“每天晕乎乎的”

“觉得很难受”

“爆困”

我有时候也会特别困

比如晚自习第一节到一半的时候

像今天写个英语报到后面笔都写掉了orz

但我其实睡的真的不少啊!像我这么养生的人!

其实只是人脑工作到了一定时间

它就会疲惫 就会要求要休息

…死撑嘛也可以

但是可能第二天……

“我靠我昨天写的什么鬼啊!!”

“啥啥啥这是啥字啊??exm??”

所以这个时候我一般都会选择

睡觉。

睡个五到十分钟

基本能100%回血

然后带着清醒的脑子继续战斗

这感觉就很爽

所以我建议她

“要不你先练习一下好好睡觉吧”

“要把身体养好先呀”

二、控制自己

“自控”是特别消耗心理能量的一项

这就比较神奇

所以这里想多聊一些

1

找我诉苦的这位宝贝

我曾跟她做过同桌跟她做同桌

真的

压力山大!!

orzzz

你想想 你旁边坐的人

每天一放学就抱着书上图书馆

晚自习第一节一打铃又去图书馆

眼保健操都不做

课间就更是不存在的

下课就跑办公室问题

上课两只眼睛跟两千瓦灯泡一样blingbling亮

你学的时候她在学

你不学的时候她还在学!!

贼恐怖!!

所以我看她

仿佛永动机一样的每日暴学

好像永远不累不困

但她又说自己每天困到要晕过去了

想必是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来控制自己吧!

2

至于为什么“自控”特别消耗心理能量

那位老师举了番茄钟的例子

他说 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其实真的是

反人类!

第一第二个番茄钟

往往效率都还比较高

但是

毕竟人脑不是机器

当心理能量被消耗之后

如果没有充分恢复

在第三个番茄钟开始的时候

效率就会大幅降低

因为你满脑子都是

“让我歇会儿吧球球了!!”

但是你

“不行老子今天就得按钟来!”

“老子是个超有自制力滴人!”

其实你这么内心斗争一波之后

十分疲惫了


一来浪费时间跟自己过不去

二来效率的降低又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又会再次降低效率

循环往复

分分钟钟无穷匮也

到最后

“妈的老子不学了!!!!”

“数学再见。世界再见。”

这就是番茄钟

因为要求不合理的自控、消耗心理能量

而总是无法成功的例子

所以并不是我们自制力不够

而是这种东西

本身就不!科!学!

3

如果让我举关于自控反作用的例子的话

我会举节食减肥的例子

节食减肥就需要极强的自制力

这同时也消耗了极大的心理能量

并且雪上加霜的是

他承受的饥饿感还符合了第一条

所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看到

节食减肥的人往往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消耗了大量心理能量的节食者

由于心理收支不平衡

就极有可能崩盘

就是……暴饮暴食

大概 是通过饱腹感和放纵感

来弥补缺失的心理能量吧

4

突然想起昨天

心情低沉的我跑完了2km之后

哼着小曲儿享受着回血的快感

路过校门

惊奇地发现

曾经日常霸场的篮球boy竟然

乖巧地站在校门口等待被领走

我觉得很奇怪啊

“怎么不去打球”

“我打球

我爸打我”

太惨了

熏疼QAQ

其实吧

这种情况叫做

“被动自控”

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主体不得不通过消耗大量心理能量

抑制自己的天然欲望

并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想必很多家长都干过类似的事

比如把孩子锁在家里学习不让出去玩

比如把孩子的周末时间用补习班填得满满当当

还比如断网和严控手机

“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哇!”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可是他出去就乱跑,有网有手机就一天到晚打游戏,周末不上课还能干嘛?我又有什么办法!”

但是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可能就会发现一些很神奇的东西

其实我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

因为我很早就发现

那些难得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同学

一旦得到了手机

那眼睛真的是

像用502粘在手机上了一样

一秒钟都不会离开屏幕的

如饥似渴已经不足以形容

其玩手机的强烈欲望了

反倒是日常携带手机的同学

平时一般都是用手机查查百度搜搜题

用完就塞回包里继续学习

这个时候家长们可能又要拍大腿了

“就是嘛!他这么个玩法我怎么可能放心把手机给他把网线接上!?”

其实

你们有没有觉得

这个现象和节食减肥很像?

被家长严格管控的同学

就是被迫吃斋的肉食者

长此以往

吃肉的欲望日积月累

一旦哪天稍稍松懈了一些

我跟你说

他能吃掉一头牛

说得恐怖一点

就像莫言的《丰乳肥臀》里的上官求弟

在经历了饥荒之后

暴食生豆饼胀气而

咳咳 这个真的太可怕了

可是

难道这种自控或被迫自控

为了“暴学”而大量消耗心理能量

不可怕吗?

5

自控力与心理能量的关系

还有个“橡皮筋理论”

我们的自控力就是橡皮筋

心理能量就是皮筋的弹性

女生应该深有体会

如果扎头发的时候

明明两圈就ok

我非得扎四圈

一开始是可以扎得很紧

但后来我们会发现

这根皮筋被我越拉越长

然后就得扎五圈六圈

到最后

要么它完全没弹性变成一根绳子了

要么它就断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

这根橡皮筋

就是我们自己的脑子啊!!

所以 恕我直言

不让脑子休息的

暴学行为

这种需要消耗大量自控力

透支大量心理能量的学习方式

也是

“反人类”

5

当然

也不排除心理能量足够的情况

比如我们研究无人艇的优秀学长

“压力太大怎么办?”

“没有什么是一顿夜宵解决不了的”

但我觉得这个代价有点大??

我还不想变成一个三百斤的胖子emm

6

所以像我这种佛系养生生活

就挺好

放学有氧半小时无氧半小时洗澡半小时吃饭半小时……

好吧其实有点夸张hhh但其实也差不多

晚上回宿舍发个公众号

之前是看个半小时的书 写写日记

然后

睡觉

夜车什么不存在的

仿佛每天都没怎么学习

但作业还是能写完

这就是

“合理分配心理能量”的

神奇之处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

“全年级都没有比你更学的人”

“多放松放松吧”

“别老逼自己”

“来我们休息一下哈~”

)突然qyy 2333

三、特定时间

时间其实也是影响心理能量的

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其实也可以用“生物钟”去理解

但我觉得

所谓的“生物钟”

反倒用“心理能量”的理论来解释会更好

什么意思呢?

你有没有觉得

你一天中总有几个固定的时间

会特别困、特别累、心情特别低落

刚刚还是某人的快乐源泉

现在突然就变成了忧郁小王子?

“我就是在黄昏的时候

看着太阳慢慢西沉

天色渐渐变暗

我就特别想回家

特别想哭”

其实就是因为

通常到了这个时间

你的心理能量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比如我就是下午四点半放学之后

真的感觉超级累

瘫在座位上根本不想动

宛若一个死人

这个时候放下题去跑步

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还比如晚自习下课之后

学了一晚上就 非常累

所以这可以解释

为什么我深夜发的公众号

总是特别丧

“深夜非”什么的可能也跟这有关

其实就是因为

到了特定的时间点

心理能量消耗殆尽

整个人就 颓颓的

这个时候

“找别人唠唠嗑呗!”

“跑一跑笑一笑就好啦”

或者

“赶紧睡觉去非什么非”

四、频繁切换任务

“我每天写一篇完型一篇阅读一篇改错……

stopstop

这可是超级耗能的鸭!

为什么频繁换事情做

超级消耗心理能量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你现在在写数学

你女朋友给你发了条消息

你放下笔去看手机

回完消息等待时顺便刷了刷朋友圈

刷完她还没回 你又打开了公众号

然后你又打开了今日头条

看到了些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于是你又开始世界杯哇哇哇

……

于是两个小时过去了

你女朋友还没有回你消息

你的数学进度还停留在第一题

于是你懊恼地放下手机

回来写数学

然而发现自己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并且觉得自己眼睛很酸脖子很痛脑子很累

甚至有点想吃麻辣九宫格海底捞

“不行 老子一定要写完数学!”

“啊啊啊啊看不进去啊啊”

“不行 你这个垃圾人!!”

“啊啊啊啊老子不想写!!”

……

这个时候

你的手机又震了一下

……

多么惊悚的故事!!

这就是切换任务消耗心理能量的例子

我觉得不用我多说你们自己也能举出更多

所以我的建议是

“每天每种写个两三篇就行啦”

“这样写起来也比较有feel是吧”

“别老换来换去的多累啊”

五、做决定

大概很少人会想到

原来做决定也是非常消耗心理能量的

比如选文理就是累死人的事情

但这里的“做决定”

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其实我们平时

跟别人聊天、发朋友圈之类的

也是在做决定

比如聊天的时候

我们除了要决定要回答什么

还要决定要用什么方式什么语气什么语速

以及还要预估这个人的反应

再初步决定下一个“回合”要怎么答复

这就很像下象棋

下棋很费脑子

其实聊天也是

因为本质都是一样的

“做决定”

而发朋友圈其实也特别累

因为你要考虑

你想谁看到

还有谁会看到

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接着要决定发哪张图

要决定用哪种滤镜

要决定文本是长是短是详是略

要决定发送时间

……

发完之后也别觉得这事就完了!

是个人 多多少少都会在意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发送之后的

半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之内

你都会不停地查看有谁点赞了评论了

评论还要回复

于是又到了上面那一条

于是双倍耗能

我说的没错吧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上周六我爆批累

就是因为我不但发了公众号

还发了朋友圈

还跟朋友聊天

还因为没怎么睡觉头爆痛

而且还强迫自己学习

Thats it ╮ ( ̄ p ̄) ╭


唉我也没想到

我半睡半醒中留下的记忆碎片

捡一捡唠一唠

竟然有这么多!orz

能读到这里的朋友

你们都

特!别!伟!大!

为你鼓掌!!


最后总结一波!

心理能量,即我们所说的

“活力”、“生命力”、“正能量”

我在此篇中一共谈了五个影响因素

一、“身体状况”

二、“控制自己”

三、“特定时间”

四、“频繁切换任务”

五、“做决定”

可能我还情不自禁地码了许多

奇奇怪怪的故事

不知道在这里面

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所以

回到最初的起点

“你心理能量不足啊!”

“啊?那咋办QAQ

“我觉得

你不应该把自己的时间统统用学习塞满

而是需要学着分配一下你的心理能量

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该浪就好好浪

该休息的时候就别老逼着自己学习啦

Dont feel guilty about your rest~

养好身体

提高回血效率

专注一件事 做事不纠结

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开心哟

?(?????????)?

所以 要不要跟我一起佛系养生鸭

∠( ? 」∠)_”

2018. 6. 23

最后的最后 还是忍不住要

Thank you for read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