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何为礼 。六、礼的启示:构建现代文明之社会秩序

 三辅 2019-10-02

五、何为礼 :

礼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包涵三个方面:分别是制度之礼,宗教之礼,风俗之礼。

1、广义的礼:即制度之礼,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即经济、政治社会制度。 

2、狭义的礼:即宗教之礼或风俗之礼,指的是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规矩、节仪。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

3、现代国家所指的礼,是指礼的三大内容:

(1)礼制:法则。指的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状态。   

(2)礼仪:仪式。指的是具体的礼节仪式形态。   

(3)礼貌:规范。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程度和态度,如恭敬、和顺、谦让等。

六、礼的启示:构建现代文明之社会秩序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闻名于世。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礼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标志,一直占据着中华文化的核心地位,以至连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在200多年前的《论法的精神》中,也能作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这样的英明论断。礼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作用,用现代人的讲法,即是起了当时社会管理的作用。

现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社会管理,在不断追求科学管理的道路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思想资源,倘若能够客观地评析,去粗取精,就能挖掘到管理的智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中国礼学思想虽然有着维护封建君权的局限性,但却无法掩盖其进步性。它自觉地维护着君与民、君与臣、臣与民、民与民的关系,主动地调节着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的秩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功劳。而建国后的“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由于人为的挑起中国文化“儒家”与“法家”之争,使人们弃礼尚法的趋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礼”与“法”都是制定规则制度、维护社会秩序。他们的区别在于“礼”实践的是主动与自觉,而“法”实践的是被动与强制。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汲取礼的精粹,将礼与法相结合,将主动与自觉和被动与强制相结合,实现其现代价值。“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将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繁荣、伟大。

怎么做呢?将“礼制”纳入到“法治”中,是“礼”发展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礼用于现代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