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
虚名浮响的世界 今年(2018)的诺贝尔医学奖出来了,口号是“让治愈癌症成为现实”。对此,笔者只能作如是观。因为,并没有给出大量的实验数据,比如某某人,什么癌症,治愈了等等,而只是笼统的临床实验报告。据笔者所知,很多新药,临床实验人数,是个位数的。而现在,连这个都没有。 实际上,西医的临床实验,一直是在医院进行的,就是拿你做实验的。而问题则往往是,很多当时有效的医药、手术等方法,若干年后,副作用就出来了,而我们,已经习惯副作用了。请问,就算今年的医学奖有效,谁能保证它没有副作用? 去年的医学奖,说白了就是:早起身体好,点卯很重要。聊胜于无吧。 再说屠嗷嗷得的青蒿素的诺奖,中国人都觉得很光荣。诚然,这确实给中国人争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教授讲过的一件事,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人从中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原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也是三四年之后,疟原虫也有了抗药性。而此时,再用青蒿煮水,效果依然很好。 我们在提取青蒿素的同时,是不是会失去某种东西呢? 科学允许失败。任何人的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包括失败了的努力。但就学术而言,只能是实事求是。 网上网下,有很多关于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但是,这里往往忽略了,科学这两个字,本身已经具有了两重意思。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科学?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一个命题。
命题1:科学的二义性
一个是本意,即指现代科学技术;
另一个,是延伸意义,即“真理”,“正确”,或口语中的“对”,等意义。比如口语中,说你这个不对,或不科学,意思是同等的。
当代人,由于都是受现代科学教育出来的,所以,判断问题,往往就直接用这个教育系统所生成的标准,而且,多半没有意识到上面所说的科学的两重意义。
科学的意义清楚了,那么,判断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就自然而然就会引出我们的第二个命题。
命题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先看西医。
中国现在有一个特点,就是所谓药店比米店多。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药的用量大,很多人,一天好几种药,排着队,轮流吃,所以卖药的时候,都是用行李箱装。这本质上,是西药只治标,不治本造成的。任何一种病,都治不好,只能长期服药,维持指标正常。人正不正常,天知道!
下面,从张锡纯看中医。
张锡纯对中医的贡献,可以说是化时代的。基本是继张仲景、孙思邈后最杰出的中医。具体在中医方面的贡献,就不详细说了,学中医的都知道。这里只略微估计一下他救了多少人。从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可以看出,他直接治愈的,恐怕在一万左右;他在世时,他的方子、书,登报公开,治愈的,就已经很难计数了,保守估计也在百万;百年来的间接影响,恐怕要千万计。而且是在中医受打压的这一百年。如果不久的将来,中医成为主流医学,那么,对全世界产生影响,就是个时间问题,其救治的人,恐怕要以亿为单位计算。
如果你读了张的书,就会发现,那是真正的治病,不是终身服药。
所以,可以说,中医才是真正的医学。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看,中医才是科学。
原因略探:医学与哲学的一致性
南怀瑾先生讲,任何科学,最终,都需要哲学来做总结鉴定。医学也不例外。
西医严格讲起来,可以称为:基于把人体当作一块肉的唯物思想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人体生命科学方面的应用。简单讲,包括:
一、
二、
三、
所以,西医的成就,主要在外科。这与其对生命的认识一致。内科基本是灾难。什么病都治不好,拖到最后,一刀切,切后如何痛苦,是你的事,我,手术成功。这不叫治愈率,应该叫致残率才对。另外,西医外科的巨大成就,恰恰是建立在内科的基本失败之上。
而中医,基于圣贤所内证的经络系统、药性等,是真正的医学。同样,与其所基于的哲学是一致的。
最后,讲个笑话放松一下。话说清朝,一个人去做县长,却字都不认识,有一次写七这个字,七字应该向右边弯,他向左边弯,站在旁边的卫兵说:“大老爷呀,七字写错了,七字向这边弯,你怎么向那边弯?”大老爷听这当兵的说他写错了,这下受不了啦,把笔一丢:“格老子,七字不好,八字好啊,你还是当兵,我还是做官。我写错了字,没有关系。”
|
|
来自: 勇哥中医 > 《西医的根本错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