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是许多人几辈子都过不完的。 这是三毛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三毛的一生,是自由而丰富的。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她曾经希望自己活成一棵树,她离开了这么多年,可是她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一棵树,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想起她,撒哈拉无边无际的沙漠里,似乎就多了一汪清泉。 三毛说:“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钱钟书先生比如婚姻是一座围城,如果在围城中还像空气一样自由,恐怕很难做到。 然而,三毛做到了。那是因为三毛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别人看来是疯狂的行为,在荷西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荷西的爱,给了三毛自由的快乐。 三毛一生自由,不被束缚,撒哈拉似乎是她自由里最美的一笔。她的自由,也是简单的,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想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就笑,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这或许就是最大的自由。 读她的文字,简单而不失美好,平凡而充满趣味,她的一生,那么有趣,那么丰富,而撒哈拉那片沙漠,因为她,似乎变得神秘而可爱。 1943年,三毛出生在重庆,父亲是复旦的高材生,母亲也知书达理。 父亲给她取名陈懋平,意思是希望她一生平安,无忧无虑。 童年的三毛,虽然跟着父母颠沛流离,生活却充满快乐。 在南京的时候,其他的孩子都喜欢到外面去玩,而小三毛,喜欢躲进父亲的书房当中,悄悄的看书。 她喜欢张乐平的漫画《三毛流浪记》。也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像漫画里的三毛一样,一直都在流浪。所以在撒哈拉的时候,她就将三毛用做自己的笔名。 19岁,三毛进入大学,遇见了她的初恋梁光明。 爱上梁光明之后,三毛渴望与他结婚,或许是她渴望给爱情安一个家,找一个归宿,她站在梁光明的面前说:我们结婚吧,梁光明拒绝了,三毛也带着初恋的忧伤,去西班牙留学。 在西班牙的时候,三毛遇见了荷西,那个长得很帅的男孩。 见到荷西的时候,荷西还是一个高中生,比三毛小6岁。 三毛将荷西当成弟弟,荷西却把三毛当成爱人,有一次,荷西对三毛说:“你等我六年,我还有四年的大学要读,还有两年的兵役要服,等这六年过去了,我就娶你。” 三毛只把荷西的话当初是年少的玩笑,她对荷西说,不要再来找她。她离开的时候,荷西一直在背后叫她的名字。 离开荷西之后,三毛希望能快速的开始自己的生活,她交往了三个男朋友,一个日本的,一个德国的,还有一个台湾的画家。 但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她的感情归宿,似乎注定了会在西班牙,注定是是荷西。 每一次遭遇痛苦,远方都是她的慰藉,似乎只有远方才能给她生活的力量,才能带给她生命的自由,就像她在《橄榄树》里说的那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离开荷西的六年时间,她历经许多事情,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回到了西班牙。好像那是她宿命的归途,或者只是因为,那里还有一个叫做荷西的男子。 三毛回到西班牙之后,荷西很快就找到了她。 荷西问三毛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她说想去撒哈拉。 可是没想到荷西竟然率先申请了一份撒哈拉的工作,他怕三毛拒绝,自己就先跑到撒哈拉安顿好一切等三毛。 这一次,三毛相信了荷西的真情,相信那个偷偷爱着她很多年的荷西的感情。 在她去撒哈拉之后,他们结婚了,结婚的时候,没有豪华的婚礼,结婚当天,荷西还在上班,下班之后匆匆忙忙赶回来举行婚礼。 他们婚礼的前一晚,为了告别单身,一起吃了顿普通的晚饭,一起到电影院看了一场《希腊左巴》的电影。 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是一付骆驼的头骨。 三毛拿在手里,看着那副惨白的头骨上,一排龇牙咧嘴的牙齿,两个大黑窟窿的眼睛,高兴地啧啧称赞:真豪华!真豪华!她视荷西为知己。 他们的婚礼没有任何一个亲人的祝贺,没有一件值钱的礼物,就连新房里的家具,也是最简陋的,是荷西用制作棺材板的木板自己打造的。 在一般人看来,没有比这更寒酸的婚礼了,然而,三毛却留下这样一段话:
三毛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场爱情童话,她在书中写她的心声:
撒哈拉是贫瘠的,可是他们的生活,却是丰富的,有滋有味。 在撒哈拉的几年,或许是三毛人生最快乐的几年。她和丈夫荷西,一起在沙漠当中冒险,感受沙漠的风俗。 她说: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粒沙,于是就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她的爱是那样深,她的情是那样重,可是撒哈拉很快就成了三毛再也回不去的记忆,自从战乱发生之后,她和荷西就离开了撒哈拉的家,终她一生,她走遍了世界,却再也没有回到撒哈拉。 三毛的一生,是自由的一生,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她最终都能乐观的面对。也许正如她所说的:“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在众多对三毛的评价中,最喜欢梁羽生的话,他说:
三毛这个奇女子,在自己的生活里,始终做主角,她选择和爱的人结婚,选择喜欢的地方生活,选择用朴素简单的文字写作,选择生和死的方式。 这一生,总要经历悲欢,总要感受冷暖,或许我们最终也总能从生活里获取能量,将一生过得从容而丰富。 三毛说:我愿意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但愿亲爱的你,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 我们愿意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她与心爱的人真诚相拥。正如她告诉大家的一样,每天吃一颗糖,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生活不必非要远方,我们心安之处,便是生命最好的归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