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水底有一种宝贝,因开采费用过大,现在很少有人打它的主意了

 历史解密坊 2019-10-03

提到水下宝藏,估计不少读者都会立马想到神秘的古沉船或是大批的金银珠宝。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宝藏,不仅没有所谓的珠光宝气和神秘色彩,而且还又脏又臭,但是它们却依然被称为“河下黄金”。它们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黄河是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其流向分布呈几字形,自西至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或自治区,最后灌入渤海。黄河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被国人称为“母亲河”。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诗中写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中游经过黄土高原地区,因此也为下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几百万年泥沙的滚滚而下,也让黄河底部覆盖了一层很厚的河泥,而它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黄河水中的沙子是黄色的,河底的淤泥也肯定是黄色的。其实不然,黄河水下的淤泥都是青黑色的,因为水下的环境是极度缺氧的状态,淤泥中的铁离子都会被还原成亚铁离子,故此来说才会显现出青黑色。可一旦淤泥被捞到岸上,几天后,淤泥外表颜色就会变黄,而内部的颜色变化却需要几天时间。

几十年前,黄河的河道中总是能看见不少壮劳力撑船劳动,他们所做的工作叫做“捻河泥”,也就是打捞河泥的意思。打捞河泥并不简单,它是一种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技术的农活,一般人根本做不来。
捻泥需要几个壮劳力轮流操作,取河泥的的专用工具是捻泥篰,是用粗壮竹竿制作而成的,长度从5-米到0米不等。捻泥方式也很简单,需要将捻泥篰从河面插入到河底,以抓取的方式打捞淤泥,此时有读者会提出问题,黄河之下的河泥既然又臭又脏,为何还要打捞上来呢?其实您可能不知道,如此做法有三个好处:

1.疏浚河道
正常来讲,黄河底部淤积的河泥属于河流中的废物,它们的形成多是来自于黄河本身所携带的泥沙,其中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水生浮游物与鱼类的粪便。
一旦淤泥堆积过多,很可能会阻碍河流的正常流淌,甚至当其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还可能引发黄河改道,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不仅如此,大量的排泄物一直滋养在水中,会产生大量的细菌,使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故此来说,只有及时清理淤泥,才可以有效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2.积肥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黄河河泥中一大部分都是浮游生物与鱼粪,可以滋生大量的细菌。虽然它们在水中会污染水体,可一旦上岸,就成了可以用于发酵的优质肥料。
鱼粪中含有高量的氮、磷肥料,其肥力远高于现代粪肥中的猪粪与牛粪,所以用黄河河泥做化肥,绝对是农民朋友们的首选佳品。

3.改善土壤
除此之外,黄河河泥还有改善土壤的能力,对于沙土、新土有补充肥力与提高湿润度的功效。往往在新开垦的土地上覆盖一层河泥后,该块土地立马就会变得相当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庄稼。
虽然捻河泥具有如此多的益处,可是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人在从事这项工作了。因为捻河泥实在太费力,而且采出的河泥量又非常少,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化工产业的不断进步,各种快速见效的肥料充斥着市场,见效慢又不卫生的河泥也被渐渐淘汰了。如今黄河河道上虽然还有挖泥船,也可以采用泄洪冲沙法,疏浚河道,但河泥能否成为化肥,还得进一步争论下去。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农业中所使用的肥料虽然方便卫生,却很容易令土壤板结,造成土壤被重复利用率降低。若是以此角度来看,黄河河泥退出“积肥”的历史舞台,可能还真的为时尚早。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