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忘初心,不失其时

 北方24abrnuy3d 2019-10-03
不忘初心

我农村的老家,宅子就在村边上,紧挨着耕地。每到这个时节,是我收获快乐和亲近自然的时候。田里的玉米在充足的雨水滋润下,白天又得到强烈的光照,在夜里就会听到玉米生长的声音。咔——咔——咔——,一声声短促清脆的声响从田间传来。我们老家称为玉米在拔节,就是又涨高了一点。坐在门前、地头,街坊四邻坐在一起纳凉,柴米油盐、陈芝麻烂谷子、家国天下的,想到哪说到哪。绘声绘色、你一言他一语的,真是精彩纷呈。就是这样的故事伴我长大,给我快乐,教我明理,洞见世间百态。

这些故事、传说、事实、当事者,被“有心”的我记住了、借鉴了、明了了、开悟了。从古至今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虽然千差万别,却也有规律可循。有的人一生平顺;有的人一生坎坷;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先苦后甜。结局都是从生到死,无一例外。正如我面前,田地里的玉米,从一粒种子,到一颗幼苗,到一株玉米,再到被收获后变成柴火,化为灰烬,成为钾肥回归大地,或者叫回归大道。完成一个轮回,和人又有何区别呢?
一粒优良的种子,依道而行完成它的先天使命,无我无他奉献终生。首先为自然奉献一抹绿色,继而奉献的是氧气,再就是以一颗仁心奉献自身,供食谷者果腹……人亦如此,每个人的一生,有着不同的职业和地位,也有着不同的贡献。和玉米相比,人有人心,有后天的种种恶习,所以就要承受和经历比玉米要多得多的自然的、社会的、人为的困难和障碍。以此了悟生死,看开世事,万物一体,得悟生活的真谛。
不为五色所乱,不为五音所迷,不为五味所诱。静下心来才能找回自心,对世事万物体察入微,灵台清明,做出正确判断。来掌控全局,而不是被局势掌控。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所役,积德行善,将心比心,内心自然安然而强大。
做自己应该做的、做自己喜欢的、做自己擅长的、为大众为众生有益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从修己开始。安己、安人、安众生、安天下。这几天一直沉浸在一首歌里,仅仅一句就把我给唱醉了。看见你从雪山口奔向大海洋,以柔弱的女声开启,唱出了中华民族、天下家国、个人“发心”,曲调曲折平缓,却蕴藏着无比的惊涛骇浪。不忘初心,不惧艰辛,奋力前行。看见你从雪山口奔向大海洋……

动静相宜

每当看到他人生活富裕、收入高、来钱快时,自己也就加快了步伐去追赶和赶超,最终落得疲惫不堪,而无法获得内心的安宁,却徒增了暴脾气。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所为,真是后悔不已。所幸能够及时意识到了那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反躬内省之际,《易经》又一次进入了自己的视野,从此开始踏上了修、行之路。

《易经》的艮卦告诉我们,人要止的时候,就不会去看那些会让你自己激动、起心动念的东西。震卦与艮卦互为综卦,外部的环境变幻莫测,可是自己的内心要保持一片宁静。物不可终日以动。要做到无咎,要学会如何面对那些令人心神不宁、枉生动念的人、事、物,在忘我的境界中体会世间的变化无常。因为有这个身体,人就不免起心动念。欲望一来很难招架,这个欲望还会没完没了,人们也会得寸进尺而贪念无止。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念,无所不用其极,去偷、去抢、会侵占、会作假等等。要止贪,必须要止欲,欲就在我们的心里。所以人必须要修己,只有止欲自修才是最可靠的。除此,没有别的更好的路可走。
艮卦的象辞说: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易经》里还有句话叫“时之义大矣哉”,就是告诉我们一切都要看那个“时”,随“时”而动。时间不会配合我们,我们就要全面地去配合时间,这就是动静不失其时;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作息要合时。一个人身体好,心里宁静,知道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这个静,是一个人心的静,而不是外界的静。就会无咎,就会心情愉悦,就会前途光明。
适当的休息,知止而能静,方可走得更远。修行之路切莫与人争,只有不争,天下就莫有人与之争。之所以要把山当成一个修炼的象,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艮卦的大象传说: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兼山,就是说山外有山。爬了这座山还有下一座山,连绵起伏没有尽头。君子看到这种情况,就知道要守分、要尽责任,该做才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要做。人生本如此,活到什么时候,就算什么时候;做到什么地步,就算什么地步。我想这就是孔夫子所讲的“知天命”吧。我没有放弃,坚守着自强不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朋友,对得起大家。即便是时不我与,阻碍太大,那就走到哪算到哪。何谓成,何谓败?也许要经过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个阶段才能更加清楚。艮卦告诉我们要止其所止,止在合适的地方。
艮卦还告诉我们止所当止。初六的小象说:艮其趾,未失正也。一阴一阳谓之道,有正就有偏。走偏了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能修正过来还是很好的。所以父亲曾郑重对我说,人无完人如果老人把路走偏了,你们晚辈一定要走过来。由偏而正,不断地导正,然后慢慢的就会变成习惯。一个人要修行,就要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若能抑制得住起心动念,能够由偏而正,那也是了不起的。
六二的爻辞是: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本来不想做的事还是做了,变成了事实,自己也很苦恼。说明坏习惯形成之后再要改,就比刚开始改,要困难得多。
九三的小象说:艮其限,危薰心也。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用自己的理智来指导感情,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做一个适当的安顿。这是很不容易的,关键就是一开始就要赶快下手,不能等养成习惯再来改。否则越来越困难,就很容易放弃,这样就会越来越糟,再用心也没用。
六四的爻辞说:艮其身,无咎。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别的人。只有修己,用自己的心修自己的身,既要适应环境,又不至于受到外界的引诱和影响,这样才能无咎。
六五的爻辞说: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自古至今,有句古话叫,祸从口出。所有的祸患都是从嘴巴出来的。还有句话说,宁可多吃饭,不要多说话。所以慎言,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种修养。人在社会上生存,无法改变外部的环境变化,只能适应其发展。因此修己是最重要的。在充满诱惑的社会变化中,要能够独善其身,修己之时要做到慎言,话语得体恭敬,以免祸从口出。
上九的爻辞说:敦艮,吉。当有一天我们修到这个境界,就能够不费一点心力,让不该做的事停止,就会吉。小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厚终,是艮卦的一个过程。刚开始起心动念马上管住,从而走上正道,又能够坚持一关一关的通过。这里面有小腿要动的,有心里挣扎的,有整个身体受到外界诱惑的,有嘴巴控制不了乱说的。每一关都通过了,就到了上九了,就合道了,就知道检验合格了。这就是慎始厚终。
艮卦告诉了我们三个重点:一行,是我们的方向。二动,是我们的动作。三时,要看时机对不对。同样的一个动作,时对,就是好的;时不对,就是不好的。比如玩手机,休息时间,你可以随便玩,工作时,就要认真的工作。边工作边玩手机,别说影响效率,首先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同样一个动作,要跟时搭配起来,一旦时错了,就要赶快调整。总归一句话,及时做出合理的动作,每一件事都要做到自己自善,这就是修行。真正做到自己自善,就要找到那个合理点。回想自己的切实经历,想起了艮卦。因为这些都是自己经历过,见证过了的。见证了由动而止,而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