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青草somjmsyx 2019-10-03

《全国中草药汇编》:柚

《全国中草药汇编》在线阅读

【拼音名】Yòu

【别名】气柑、朱栾、文旦、柚子

【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以果皮及叶入药。叶全年可采,果皮于果熟时收集。

【性味】果皮:甘、辛,平。

【功能主治】果皮:宽中理气化痰止咳。用于气滞腹胀胃痛咳嗽气喘疝气痛

叶: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果皮、叶均为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功效分类

《中药大辞典》:柚

《中药大辞典》在线阅读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Yòu

【别名】条(《尔雅》),雷柚(《广志》),柚子(陶弘景),胡柑(《唐本草》),臭橙(《食性本草》),臭柚(《桂海虞衡志》),朱栾、香栾(《纲目》),抛(《五杂俎》),苞(《闽游纪略》),脬(《闽中纪略》),文旦(《闽产录异》)。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至8米、

【性味】甘酸,寒。

①《日华子本草》:"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酢。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治妊孕人食少并口淡,去中恶气。消食,去肠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


【附方】治痰气咳嗽:香栾,去核,切,砂瓶内浸酒,封固一夜,煮烂,蜜拌匀,时时含咽。(《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柚核

《中华本草》在线阅读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种子。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将成熟的果实剥开果皮,食果瓤,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苦;平;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宣肺止咳。主疝气肺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6-9g。外用:适量,开水浸泡,涂擦。

【各家论述】《岭南采药录》:治小肠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柚皮

【别名】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植物

【性味】辛甘苦,温。

①《唐本草》:"味甘。"

②《本草求原》:"苦辛。"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苦甘,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化痰消食下气,快膈。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滞咳喘疝气

①《列子》:"已愤厥之疾。"

②陶弘景:"下气。"

③《纲目》:"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

④《四川中药志》:"解酒毒,治肾脏水肿,宿食停滞,湿痰咳逆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及气虚者忌用。"

【附方】①治冷腹痛:桃子皮(去白)二两,茶芎四两,青藤香二两。合捣成细粉。每服二钱,黄糖、捞糟兑服。(《重庆草药》)

②治宿食停滞:柚子皮、砂仁鸡内金侧耳根、查肉、神曲。煎服。

③治老年咳嗽气喘:柚子皮,蒸鸡冠油服。

④治老幼疝气囊肿:柚子皮、樱桃八月瓜、卵子草、茴香根、香樟根算盘子根。煎服。(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形态详"柚"条。

《中华本草》:柚皮

《中华本草》在线阅读

【出处】出自《唐本草》。《纲目》:按沈括《笔谈》云:《本草》言橘皮苦,柚皮甘,误矣。柚皮极苦,不可入口,甘者乃橙也。'此说似与今柚不同,乃沈氏自误也,不可为据。


【别名】柚子皮、气柑皮、橙子皮、五爪红、化橘红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d的果皮。

【性味】辛;苦;甘;温

【归经】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消食;化痰;止咳平喘。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积泻痢咳喘;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散剂。

【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及气虚者忌用。

【附方】①治冷腹痛:柚子皮(去白)二两,茶芎四两,青藤香二两。合捣成细粉。每服二钱,黄糖、捞糟兑服。(《重庆草药》)②治宿食停滞:柚子皮、砂仁鸡内金、侧耳根、查肉、神曲。煎服。③治老年咳嗽气喘:柚子皮,蒸鸡冠油服。④治老幼疝气囊肿:柚子皮、樱桃、八月瓜、卵子草、茴香根香樟根、算盘子根。煎服。(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列子》:已愤厥之疾。

2. 陶弘景,下气。

3.《纲目》: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

4.《四川中药志》:解酒毒,治肾脏水肿,宿食停滞,湿痰咳逆及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柚叶

《中药大辞典》在线阅读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òu Y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

【性味】《本草求原》:"辛,温。"

【功能主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

①《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②《本草求原》:"消肿,辟秽。"

③《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柚叶

【性味】辛;苦;温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乳痈扁桃体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②治乳: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2.《本草求原》:消肿,辟秽

3.《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柚花

《中药大辞典》在线阅读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òu Huā

【别名】橘花(《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或化州柚的花。春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及"化橘红"条。

【性状】干燥花朵呈棕黄色。花柄长1.8~2.3厘米,略弯曲,被短柔毛。花萼杯状,扭曲,有凹陷的油点。雄蕊脱落不见,子房球形,棕黑色,花柱存在或折断,花瓣多脱落,呈淡灰黄色,破碎或卷曲。

【化学成份】柚花含挥发油0.2~0.25%(浸膏)。

【功能主治】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顺气止痛。"

②《广西中药志》:"行气除痰镇痛。治脘胸膈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准绳·女科》:苦柚饮

【处方】苦柚皮

【功能主治】妊妇恶阻,呕吐不食头晕不敢行步。


【用法用量】浓煎汤,饮数盏而愈。

呕甚者,加姜汁

【摘录】方出《准绳·女科》卷四,名见《卫生鸿宝》卷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