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被中原称为东夷蛮夷的山东是怎么一步步汉化为汉的?

 渐华 2019-10-03

东夷又称夷方,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即早期东夷与之后的东夷所指的群体有所区别,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朝时的特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莱夷为东夷,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民族的泛称,《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商亡以后,周军天下,自诩为天子,周人势力开始进入山东江苏等地,攻灭奄与薄姑这两个方国, 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姜子牙封在齐今天临淄一带,周公封在鲁,今天曲阜一带。这是周王室分在东方最大的两个诸侯国。东夷部落在山东遭到严重打击。

山东一带的东夷被齐国攻灭之后,东夷部落开始向东南发展,处在安徽江苏一带的淮夷,又称淮南夷,南夷,从称呼就可以看见他们逐渐迁徙,或者他们的主力是逐渐向南方的,在迁徙途中,一边休养生息,后来定都城为徐城的徐国开始强大,臣服三十六国方圆五百里的国家出了个徐偃王,施行仁义,迅速强大。率领九夷以伐宗周,向西到达黄河。周穆王也害怕他气焰正锐,主动的分东方一些方国给徐偃王统治。

但是周穆王的怀仁并没有遏止徐偃王的野心,于是周穆王亲自率军讨伐,命令楚国人协助夹击,斩杀徐偃王,他的儿子率领几万族人迁移到彭城,周穆王仍封他为徐子,继续统治。

春秋末期吴王派伍子胥攻灭徐国,宣告存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徐国国灭,也宣告东夷成建制的国家覆灭,自此之后我国境内的东夷彻底被诸夏汉化。但是东夷的称呼并没有消亡,而且戏剧性的飘到更远的地方如日本,朝鲜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