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建筑材料,又或者是一个骨折时用来固定肢体的一个医学耗料,又或者是生活中用来点豆腐的材料。记得小时候我大伯父是做豆腐,每次看见他放入少许的石膏就能装一大桶的豆浆变成豆腐花,真的感到非常神奇,原来石膏除了可以做建筑材料、医学耗材外,还可以用来点豆腐,做豆腐花。真是“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神奇的石膏 名医张锡纯对石膏的善用近段时间接触了中医,熟读了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的《医学参中参西录》,更是对石膏有了一个更大的认识,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对石膏的全新认识。如果仅仅认为石膏只是作为一个建筑材料、工业材料或者是医学耗材,那实在是太埋没石膏的用途了,将石膏治病救人的神效给浪费了。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锡纯对石膏有着非常高的评价,他认为是石膏为药品中的第一良药,具有起死回生之功,为救颠扶危之大药。在他的治病救人的医案中,他更是将石膏使用的出神入化,被人们称为'石膏先生'。
而医圣张仲景用石膏的方子共计16方,其中《伤寒论》7方,《金匮要略》9方,以石膏命名的3方:麻杏甘石汤,竹叶石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方中无石膏名者13方。由此可看,不论是医圣张仲景还是张锡纯等人,中医在治疗疾病中运用石膏是十分广泛的。 张锡纯对石膏的应用,可以说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甚至可以说比医圣张仲景应用的还要更加深入巧妙,被人们称为'石膏先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他的'石膏解'一文,对石膏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解说,治疗瘟疫、伤寒、温病、妇人产后热病、小儿发热、胃火牙痛等症,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用法之巧妙:用生石膏去外感实热,轻症用至两许,如果实热炽盛,又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与其它药同用,必煎汤三四碗,分四五次徐徐温服,退,热退不必尽剂。又或石膏蘸着梨服其退热之力3克石膏末可抵煎汤者45克。下面试列几例来让我们看看张锡纯如何运用石膏治病救人。 张锡纯运用石膏治病的医书 一、治伤寒发热。张锡纯长子荫潮,在7岁的时候,因为感冒风寒,四五天之后变成周身大热,舌苔黄而且黑。小孩因为药苦不愿服药,即使强行服药,也立即呕吐不断。于是他单单用生石膏两许,煎取清汤,分三次让他温服,病稍微好些。又再煎生石膏二两,也是让他慢慢温服,病又好了一些。又再煎生山药三两,像前面两次那样慢慢温服,病没过多久就好了。一昼夜共用生石膏六两,病愈后饮食有加,没有胃寒的症状。 二、治温病。同乡的一个朋友,赵厚庵的的夫人,年龄约60岁左右,得了瘟病,脉数而且洪实,舌苔发黄而且干,闻到药味就呕吐。张锡纯单用生石膏细末六两,煎取清汤一大碗,让他一口一口慢慢饮,服药后4小时,一副药饮完就痊愈了。 三:治瘟疫瘟疹。奉天的一个朋友朱贡九的儿子文治,年龄大约5岁,在立夏之后周身壮热,全身出疹,脉象洪数,舌苔又白又厚。是有瘟疫兼出疹。于是为其开方,用生石膏三两,玄参、麦冬各6钱,再加少许薄荷、连翘一起煎汤,煎汤三碗,分三次服下,第2天症状有所减轻。于是再在清热解毒的药中加入生石膏一两,连服两剂后,身热退去。再用凉润清毒的药加以调养,不久就痊愈。 对于这样的治病案例在他的医书中还有许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综观张锡纯对于石膏的应用,石膏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外感痰喘、女子产后身热、痢疾、腹痛、关节疼痛等症。张锡纯认为,凡是外感实热之症,生石膏是独一无二的良药。如果有时候重用石膏却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可以加些人参,这样退热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生石膏巧退热 当代医者对石膏畏用的思考既然石膏在张锡纯的手中是一剂良药,特别是对于退热,效果显著。那怎么在现代的医者眼中却不敢大胆应用石膏呢?反而将石膏视为毒药呢?彭子益在《温病本气篇》中说:温病误用石膏必死。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这可能是误用石膏而造成的,明明是用生石膏却用成煅石膏。生石膏是金丹,煅石膏就是毒药。
用现代的医学来说,就是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其中CaO为32.5%,SO2为46.6%,H2O为20.9%。而石膏的散热之力就是靠硫氧氢即SO2,它具有凉而能散、透表解肌的能力。煅石膏为无水碳酸钙(CaSO4),硫氧氢SO2已经被煅烧飞去,剩下的只有洋灰即碳酸钙,能与水结合沉积凝固,不可服食。如果服用就会造成内热、痰火收敛,凝结不散,血脉凝结,即使是用八钱这么小的量也会有生命危险。 生石膏和煅石膏,良药OR毒药 这也是古时医者,用数斤、数10斤的石膏也能治病,而庸医只用少许石膏就能害人性命。《红笔花医镜》记载有一证用石膏至十四斤,《吴鞠通医案》记载有一证用石膏至数十斤。因为在唐宋以前医者皆用生石膏,未有用煅石膏。而后世医者坚信《名医别录》中记载:石膏为大寒,唯煅之方可不伤肠胃。因此后世医者害怕石膏性大寒,不敢用或用煅石膏,将生石膏以煅石膏代替,却是这样的做法误尽天下苍生。其实生石膏并不是大寒之物,《神农本草经》云石膏微寒。
由此可看,以及《神农本草经》对石膏性味的描述,石膏是微寒,并不是《名医别录》里说的石膏大寒,须煅制后才不伤肠胃。而且煅烧过的石膏,内服少许就能置人于死地。 近代有文章指出,煅石膏中含有砒霜。因为中药石膏来源于单斜晶系的石膏矿石,有的石膏矿中伴有含砷矿物(雄黄),有时还含有砷的氧化物。当这些含砷的石膏煅烧后,含砷物质分解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这就是砒霜。如石膏生用,未经加热煅烧,则砷含量较少,故内服多用生石膏。
煅石膏不开内服 由以上可知,一两的石膏可以杀人,那就是煅石膏。导致病人死亡的并不是生石膏,而是煅石膏,如果仅仅是用生石膏的话也不至于变为毒药杀人。所以张锡纯在用生石膏时是非常谨慎的,每一次用生石膏,都是买一整块明亮的,亲自审视轧细。如果药房中难以辨别是煅或没煅的石膏时,在将药煎成时,看石膏凝结在药壶底部倾倒不出的,就是煅石膏,汤药断不可服。 姚光宸先生的一篇文章,曾记载他从父学医期间,有一张姓亲戚,因患风疹到镇上医治,在一药店医治服药后,他周身剧痛,动则痛甚。家人大惧,拿其药方到他家询问家父。家父审视药方,此药方为消风散,其中石膏用的是锻石膏。后来患者不治断气身亡,无药可救,这就是锻石膏之过。他父亲曾做过一实验,用三钱的煅石膏和鸡食一起喂鸡,鸡食后半小时即亡。因此他父亲再三叮嘱:内服药万万不可用煅石膏。
由以上可知,煅石膏杀人,其不亚于砒霜。医者在用石膏治病救人时,一定要分清是生石膏还是煅石膏。不可能因为药店员工的疏忽,将煅石膏当生石膏使用,那就真是害人性命。张锡纯告诫我们在使用生石膏时,必须要确保是生石膏,煅石膏断不可内服。 除了误用煅石膏当生石膏使用外,也存在药店的员工用砒霜代替石膏的情况。有记载在2009年湖南双峰县某药店的员工,将混有砒霜的石膏,卖给豆腐店的老板,后来发现出错,通过政府协助,出动7万多人追查,最终找到豆腐店老板,万幸混有砒霜的石膏还没有使用,避免了一次意外的发生,否则就后果不堪设想。 生石膏和熟石膏的区别 结语生石膏是退热的'圣药',不仅可退外感实热,还可退腑脏阳明实热。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说:'石膏一药要,遇热证即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金液。'而煅石膏的主要用途是外用,不仅可以收湿止血,还可以敛疮生肌。生石膏的作用和熟石膏的作用,我们是要分清楚,否则误用了,良药亦会变成毒药,金丹亦会变成鸠毒。就像一把刀,在医生都手里是救人的武器,而在歹徒的手里,刀就变成了杀人的利器。 现在的医生,对于治疗发烧发热、高烧不退等症,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西药退热,例如布洛芬混悬液、解热镇痛药等,但是治病效果并不理想,往往药效一过,又继续发烧。即使是很多的中医师,也不敢用石膏来清热退热,往往害怕石膏,都置之不用。不得不为石膏感到惋惜,只因后人误用石膏,将熟石膏当生石膏使用,而将石膏误认为是毒药,更是将石膏作为退热独一无二的功效给埋没了,一昧只用西药退热,却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社会不断的发展,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也不应该抛弃前人用实践所得的医学经验,我们也应该不断向先贤们学习,吸收他们的精华,正确用药,善于用药,去继承,去挖掘。真希望每一次我们去看病,医生都能做到'一剂知,二剂己'的地步,那样才是百姓的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