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的明孝陵,“明”字多了一横,是错字吗

 昵称413468 2019-10-03

我们现在去看朱元璋的明孝陵,只要稍微一观察,就会发现“明”字似乎是写错了。我们现在所写的“明”,左边的偏旁是“日”,然而明孝陵所写的“明”,左边的偏旁却是“目”。

这和康熙倒没有什么关系,毕竟,我们可以看到明孝陵这块石碑是1961年立的。

那么,明孝陵的“明”为何要写成“眀”呢?

这里面主要有三种说法。

最不靠谱的说法是,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文字较为盛行,文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将“明”字改写为“眀”。这样,没有“日”自然不“明”,借此讽刺明朝政治的黑暗。

之所以说这种说法不靠谱,原因很简单,我们看圆明园的“明”,写的也是“眀”。

“明”字多一笔非但没有不好的含义,还有着很好的寓意,有一种说法是,“眀”字是康熙皇帝首创,寓意做明君、明察秋毫和多用眼睛观察事物,即有耳聪目明之意。

第二种说法是,“明”字增添一笔,可以增加书法的美感,所谓“书法无错字”,多了一笔的“眀”字早在汉朝就有了。当时的文人为了增加书法的美感,就特意加了一笔。所以在历朝历代的书法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见到多了一横的“眀”字,例如下面这些:

最为靠谱的一种说法是,“明”字其实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即:明、眀、朙。

“明”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在《易经》里就说道:“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而“明”字出现最早,但古代最常见的两种写法却是“眀”和“朙”。何谓朙?

《说文解字》说:“朙,照也,从月囧。”

简单来说,所谓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子中,即有光明之意。而在篆书向隶书的演变过程中,小篆左边的“囧”字慢慢演变成了“目”,所以就有了“眀”字的出现。

《康熙字典》中对“眀”的解释是:

“古同明。田艺衡曰:古者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月作明。”

也就是说,朱元璋明孝陵的“明”字之所以多一横,其实就是古代一种很正常的写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