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中医药治胆管癌感悟 袁宗军

 老玉米棒 2019-10-03

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


袁宗军


1. 胆管癌治疗现状


胆管癌是发生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根据其解剖学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肝内胆管癌、

肝门胆管癌和

肝外胆管癌。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由于所在部位结构复杂、位置深在、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处于癌症晚期,预后很差。即使是能手术的患者,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7个月;对于未手术的患者,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未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1个月。


根据2016年2月3日至5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召开的第三届胆管癌基金会上一些国际专家的新观点,胆管癌的手术切除是唯一潜在的治愈手段,但是前提条件是早期发现。即使能够进行R0切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小于20--30%,其手术死亡率为3%~18%。肝移植仅限于某些经严格筛选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胆管癌对放疗不敏感,全身化疗或放化疗疗效不确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仍在研究中。


作为中国的特色医学,基于传统方法的中医药治疗胆管癌,由于存在治疗矛盾和缺乏针对性,鲜有有效的病例报道。且与中医药治疗其他恶性肿瘤类似,这种多变量输入的黑箱试错法治疗,由于没有按照西医肿瘤学观点对输入的变量进行性质和范围的限制,即使是个别有效病例也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


通过检讨文献资料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和方剂,笔者发现,目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普遍存在两大严重缺陷,第一个严重缺陷是治疗矛盾,恶性肿瘤病人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宜使用免疫抑制剂,但是不少抗癌处方都使用冬虫夏草、丹皮、苏木、夏枯草、山茱萸、白芍等这些既无抗癌作用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对于肝癌患者滥用苦参,对食道癌患者滥用山豆根,导致病人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减退。对肺癌患者竟用数个活血化瘀药,据临证观察,肺癌患者出现气滞血瘀,证属危候,很难救治,使用活血化瘀药只能加速病人死亡。诸如此类符合了中医理论却违反了西医理论或者遵守了西医学说却违背了中医学说的中西学对立的方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书刊杂志文章上比比皆是。第二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治疗缺乏针对性,以肺癌治疗为例,一首方剂少则十几味药,多则二、三十味药,但是有针对性抗肺癌的中药仅三、五味,甚至一味都没有。通过检讨文献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笔者提出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第一、按照“双符合理论”的要求遣药组方,所用中药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符合西医理论。第二、方剂中的中药符合“中药抗癌四项原则”的要求。

“中药抗癌四项原则”是指①有针对性的抗癌;

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③顾护脾胃功能;

④方剂在整体上药症相符。


2.中医药治疗胆管癌的感悟


2.1胆管癌的本质是脾虚 胆管癌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是黄疸、腹痛、腹胀和发热等,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食欲不振、苔厚。所以中医药治疗胆管癌首先要健脾。


2.2对黄疸的治疗 胆管癌患者出现的黄疸是阻塞性黄疸,中医药治疗基本无效,甚至加剧肝损伤。滞留肝内的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和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血窦压迫造成肝缺血,而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从中医角度来讲,虽然阻塞性黄疸也表现出湿热症状,但是病因是肝内瘀积的胆汁,清热祛湿退黄的中药并不能疏通胆管,所以对阻塞性黄疸无效。不仅如此,从西医角度来讲,清热祛湿退黄的中药如大黄、栀子、附子等主药,多为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加速恶性肿瘤生长和扩散。根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免疫增强剂不易建功,而免疫抑制剂容易显过。一味免疫抑制剂就能使一个有效的抗癌方剂失效。如果放任阻塞性黄疸不顾,以健脾为主,进行抗癌治疗,情况同样糟糕。从中医角度来讲,健脾中药都温性中药,而阻塞性黄疸表现出的是湿热症状,显然用温性中药治疗湿热症状肯定有助邪之嫌。从西医角度来讲,健脾中药多为免疫增强剂,能增强炎症反应,从而加剧肝损害。上述推断与我们的临床观察相符。基于以上分析,中医药不宜治疗胆管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此种黄疸只能西医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置入胆道金属记忆支架,对远端胆管癌,还可以通过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疏通胆管。即使胆管疏通了,在肝功能恢复正常之前,亦不能进行抗癌治疗,必须等到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方可进行。


2.3对疼痛、腹胀的治疗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疼痛是由于血瘀所致。对于隐痛,活血化瘀治疗有效。我们通常用三棱和莪术治疗胆管癌引起的腹痛、背痛,疗效肯定。三棱和莪术有行气止痛作用,对腹胀也有明显效果。从西医角度来讲,三棱和莪术都有抗癌作用,胆管癌患者使用,与“双符合理论”相一致。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基于“双符合理论”和“中药抗癌四项原则”遣药组方治疗胆管癌,疗效肯定。按照Basedovsky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这三个系统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系统,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整体。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恶性肿瘤是NEI网络上多机制调节异常造成的,中药方剂对机体是多靶点的作用。据笔者临证观察,与西药相比,中药方剂的多靶点作用有如下的优点:第一、一旦治疗有效,恶性肿瘤不易产生耐药性;第二、药物将机体调整到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状态后,即使停药,这种状态也能维持一定时间。不会因为停药,导致这种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状态立即消失。


由于西医对胆管癌的治疗只能是早发现,早手术,所以中医药治疗就成为不能手术根治的胆管癌患者的唯一选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严重问题,那些西医已经不能治疗或相信中医药的胆管癌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笔者想把自己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与经验拿出来与同仁共享,以便共同提高,惠及更多患者。与西医类似,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也不是万能的,根据笔者临证观察,只有肿瘤负荷较小,胃气尚存的患者,中医药治疗才可能有效。甚至是那些KPS评分已不再适合西医治疗的病人,只要肿瘤负荷较小,胃气尚存,中医都能有效治疗。


另外一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肿瘤病灶消失的,几率极小,大多数患者是肿瘤病灶稳定,或是生长延缓、生存期延长。临证甚至发现过这样的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身上的数处肿瘤病灶有的消失了,有的却长大了。就象何裕民教授说的那样,恶性肿瘤就是一种慢性病。当然前提条件是,中医药治疗要能使患者要能长期生存,当然要长期用药。


[参考文献]


[1] 费健,韩天权.胆管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分型、分期的研究进展[J/CD].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4):199-201.


[2] 詹茜,沈柏用,邓侠兴等.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对胆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242例病例的多变量分析[J].上海医学,2011(11):828-830.


[3] 袁宗军.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的反思[J].时珍国医国药,2003(3):120-122.


[4] 袁宗军.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中医药,2008(1):23-26.


[5] 袁宗军.从中西医学两个角度认识恶性肿瘤的扶正治疗[J].江苏中医药,2003(4):17-19.


[6] 袁宗军. 抗癌中药临证选择探索[J].中医药信息,2002,19(2):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