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

 鉴益堂 2019-10-04

       血脂是血浆或血清中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血中的脂类含量超过正常浓度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物质,在血浆中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水溶性的复合物,才能转运参与代谢,所以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根据血脂增高的成分不同,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源性脂质摄入过多,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所致,以正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高脂血症的病位在血脉,主要是因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致使气血不归正化而产生痰、瘀、并且相互夹杂为患,反之又可加重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中医在文献上记载多以“痰浊”、“肥人”、“中风”、“眩晕”等为描述,乃是因水谷中之浊气、水谷不化之痰湿、瘀滞不通之血液凝结于脉中而成。中医降脂方药众多,无毒副作用,可长期调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一、病因病机

(一)营卫失调,气化失职:营卫使气血正常运行,调节津液、能量交换与气化;营卫失调使津聚为湿,湿凝为痰,清从浊化,脂由痰生,清血变浊,浊血生毒,浊毒之血,水谷精微变成脂浊,储留体内,侵入血液,形成高脂血症。

 

(二)痰瘀滞留,脉络瘀滞:痰凝、瘀血属病理产物,随着疾病的演变逐渐产生,痰凝阻脉,气滞血瘀;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久病后脏腑功能衰竭,血行不畅,凝滞而成瘀。痰能致瘀,瘀能生痰,痰浊瘀血在脉道中相互博结,日久凝结于脉络,脉络瘀阻,从而产生相应病症。

      高脂血症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营卫失调,气化失职,标实是指痰浊,血瘀,脉道不通,脉络瘀阻。

      脑络瘀阻则头痛、眩晕、严重者中风、痴呆;心脉瘀阻则为心痛、胸痹;肝脉瘀阻则为胁痛、痞积;肾脉瘀阻则为水肿、湿浊、瘀血;四肢脉络瘀阻则为瘫软无力、麻木不仁。

                             二、辨证治疗

(一)湿热内蕴,脉络瘀滞

症候:头重身倦,心胸烦闷,头昏,腹胀纳呆,口干口苦,小便黄浊,舌质偏红,苔黄浊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络行滞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大黄,栀子,虎杖,荷叶,山楂,泽泻,藿香,甘草。

(二)脾失健运,湿浊滞脉

症候:头重体倦,腹胀纳呆,乏力懒言,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健忘,面欠华,或有下肢肿,眼睑浮肿,肢体麻木,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浊腻,脉缓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泄浊通脉

方药: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桔梗,砂仁,泽泻,猪苓,荷叶,炙甘草。

(三)肝肾阴虚,脂浊阻脉

症候:腰膝酸软,易疲劳,眩晕耳鸣,目干眼花,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降浊调脂

方药:生地,何首乌,黄精,杞子,山楂,泽泻,虎杖,荷叶,甘草。

(四)湿凝成痰,谈浊阻脉

症候:眩晕头重,心胸憋闷,恶心欲吐,纳呆,腹胀,或有咳嗽咳痰,形体肥胖,反应迟钝,肢体沉重,或有胁下痞块,舌苔腻厚,脉象弦滑。

治法:祛痰化浊,通脉活络

方药:陈皮,法半夏,胆南星,枳实,薏苡仁,瓜蒌,泽泻,僵蚕,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

(五)气滞血瘀,瘀阻脉络

症候:胸闷心痛,痛处固定,入夜为甚,或头晕头痛,或项强肢麻,舌质暗红,或瘀斑瘀点,脉涩或脉弦细。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当归,水蛭,丹参,赤芍,川芎,鸡血藤,柴胡,枳壳,甘草。

                                    三、调护

(一)生活调理

(1)保持精神愉快,克服急躁、惊恐、焦虑的不良情绪,避免情绪高度紧张或各种因素的刺激,戒烟酒。

(2)参加力所能及的的各种体育活动或文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

(3)从幼儿时期就合理饮食,合理膳食,控制血脂升高,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二)饮食调理

(1)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膏粱厚味。

(2)限制热量,控制体重。

(3)允许的食物:例如谷类、豆类、蔬菜、水果、鱼肉、鸡肉、兔肉、小牛肉、野禽类等。

(4)限制的食物:例如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贝壳类、蛋黄、鱼卵、蟹、巧克力、奶油、糖果、蜜饯及各种甜点。

(5)具有降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食疗的中药:人参、当归、何首乌、灵芝、枸杞子、芝麻、玉竹、杜仲、冬虫夏草、桑寄生、丹参、三七、山楂、茵陈蒿、金银花、银杏、槐花、葛根、绞股蓝、决明子、泽泻、黄芪、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