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

 鉴益堂 2019-10-04

一、病因病机:气阴两虚、心气心血不足,年四十有余,而阴气自半也,长期气阴两虚,心脉、络脉失养,则气络、血络不荣,阴虚生内热,内扰心神,故心悸,气促,脉结代。

外感六淫,热毒、风寒湿热之邪最易犯心,温邪上犯,先侵肺络易于逆传心包络,耗伤气阴;

内伤七情,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过喜损伤于心,过忧损伤于脾胃,脾胃虚弱则聚湿生痰,郁怒伤肝,肝郁化火,火热伤津,炼津为痰,痰阻气络,血脉不畅,心失所养而发病。

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醇酒乳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痰浊上扰心肺或阻碍气机,痹阻心脉而发病。

二、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查明病因,若病因能消除,则心律失常可愈;若病因长期存在,则需长期治疗。

2、辩证治疗: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络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养心安神。

心悸由于痰饮、瘀血、痰火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痰通络、祛饮通络、清火宁络、镇静安神等。

3、辩病治疗:治疗引起心悸的原发疾病。

4、多部位、多靶点、整合调节。

三、辨证治疗方法

1、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自汗,神疲懒言,活动后加重,舌淡脉细弱;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人参9  黄芪30   麦冬12   五味子6   酸枣仁15   柏子仁10   生龙骨15   生牡蛎15   炙甘草5  

2、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惊吓、情绪激动易发,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惊醒,脉象动数或弦细。

方药:龙齿20  茯神20  菖蒲15  远志10  人参6   酸枣仁15   五味子6   ,痰热内扰合温胆汤;心血不足合熟地、阿胶。

3、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惨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苔白而滑,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方药:桂枝10  甘草6  人参6  龙骨20  牡蛎20  肉桂3

4、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发,烦躁不安,少寐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或滑数。

方药:黄连6  半夏10  陈皮6  茯苓12  竹茹10  枳实10  甘草6  大枣6  栀子10  瓜蒌15  酸枣仁15  珍珠母20

5、心阳暴脱:心悸、胸闷作痛,面色惨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呼吸促或微弱,重者神志模糊或昏迷,脉微欲绝,脉虚数,结、代。

方药:参麦或参附注射液,西医综合抢救。

                                                          预防调护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注意季节、时令、气候的变化;

3、饮食调养;

4、情志调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