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已经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年5月-7月分期刊登 作者 李焕明 近年来,随着视功能检查逐渐为验光师所掌握和推广!规范化化的综合验光,已经在相当多的眼镜店成为标准检查步骤。 而进行视功能检测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辅助视标,和辅助镜片的联合应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立足于眼镜店实际工作,概略的叙述几种,在视功能检测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辅助视标和辅助镜片,简单的联合应用,请同行业的老师和前辈,批评指正! 视功能检测过程中,一般相关的辅助视标有:红白双色马氏杆、十字环形视标、偏振十字视标、偏振固视十字视标、偏振钟盘视标 在视功能检测过程中相关的镜片一般有:红绿镜片、偏振镜片、 马氏杆:主要检测隐斜视:水平、垂直、旋转隐斜视、★注:检测旋转隐斜视,需要加“旋转三棱镜”★ 精确定量眼位异常、(属于人为制造视混淆原理,双眼完全分视,彻底打破融合反射的检测项目) 十字环形视标:检测隐斜视,水平、垂直眼位异常,而且可以检测同时视、(属于红绿双色拮抗原理,双眼完全分视,彻底打破融合反射的检测项目) 偏振十字视标:检测水平、垂直、水平/垂直联合隐斜(属于充分干扰融合反射,双眼完全分视的检测项目) 偏振固视十字视标:主要检测 固视差异 (属于针对双眼周边融像,双眼不完全分视的检测项目) 偏振钟盘视标:主要检测 旋转隐斜视 (属于针对双眼旁中心注视,双眼不完全分视的检测项目) (一)马氏杆检测: 检测视标为:点状视标! 辅助镜片为:马氏杆(一般习惯性至于右眼!) 马氏杆检测,被测者双眼所见,主诉点线重合为,眼位正常 马氏杆辅助镜片明细说明(半自动与全自动综合验光仪配置不同!) A半自动综合验光仪 右侧内置辅镜两片马氏杆:红色横马氏杆、红色竖马氏杆 左侧内置辅镜两片马氏杆:白色横马氏杆、白色竖马氏杆 B全自动综合验光仪 右侧内置辅镜一片马氏杆:红色横马氏杆、 左侧内置辅镜一片马氏杆:红色竖马氏杆 (关于综合验光仪内置辅镜中,马氏杆的特殊配置情况,后文会详细说明!) C试镜片箱中的马氏杆:一般配置为一红一白两片马氏杆!因为,试镜片箱中的马氏杆,没有方向限制,所以,箱中的马氏杆试镜片,无需配置两红两白四片马氏杆! 1检测水平隐斜视:在被测者右眼加红色横马氏杆(检查水平眼位),被测者右眼可见红色竖线。 图片1A 右眼所见马氏杆竖线光带视标 2检测垂直隐斜视:在被测者右眼加红色竖马氏杆(检查垂直眼位),被测者右眼可见红色横线, 3检测隐斜视:被测者左眼可见亮点。 图片1B 马氏杆左眼所见点状视标 3进行马氏杆检测,被测者右眼所见的线条,和左眼所见的亮点,如果能够点、线重合,为正常, 图片1C 点线重合状为眼位正常 3.1.1马氏杆检测水平隐斜视参照口诀:水平隐斜视=内同外交、 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竖线在右,亮点在左,为同侧性复视,内隐斜,使用基底向外的BI三棱镜复位。 图片2A 同侧性复视内隐斜 图片2B 交叉性复视外隐斜 3.1.2马氏杆检测水平隐斜视参照口诀:水平隐斜视=内同外交、 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竖线在右,亮点在左,为交叉性复视,外隐斜,使用基底向内的BO三棱镜复位。 3.2.1马氏杆检测垂直隐斜视参照口诀:垂直隐斜视=像低眼高、 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横线在下,左眼所见亮点在上,为右眼上隐斜视,使用基底向下的BD三棱镜右眼横线视标复位。 图片3A 像低眼高右眼上外隐斜 3.2.2被测者左眼所见亮点在下,右眼所见红色横线在上,为左眼上隐斜视,使用基底向下的BD三棱镜左眼光点视标复位。 图片3B 像低眼高左眼上外隐斜 4马氏杆检测旋转隐斜视参照口诀:旋转隐斜视=顺内逆外(右眼)、 4.1检测旋转隐斜视: 在被测者右眼加红色竖马氏杆,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横线 在被测者左眼加白色竖马氏杆,被测者左眼所见白色横线 同时,在被测者右眼,放基底向下的外置三棱镜,加6△BD的三棱镜量值,将被测者右眼所见的红色横线上移! 进行三棱镜双眼分视后!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横线在上,左眼所见白色横线在下。 4.2.1旋转隐斜视检查,被测者所见的,上红下白的,双色马氏杆,呈现相互水平的状态,为正常 图片4A 双色马氏杆相互水平为眼位正常 4.2.2旋转隐斜视检查,被测者所见上方的,红色横线右低左高顺时针旋转,所见下方的白色横线依然水平,此时被测者为:右眼内旋转性隐斜视!右眼顺内逆外 图片4B 右眼内旋转性隐斜视 顺内逆外 4.2.3旋转隐斜视检测,被测者所见下方的,白色横线右低左高顺时针旋转,所见上方的红色横线依然水平,此时被测者为:左眼外旋转性隐斜视!左眼顺外逆内 图片4C 左眼外旋转性隐斜视 顺外逆内 ![]() 5马氏杆检查旋转斜视特殊注意事项的说明: 旋转斜视:右眼顺内逆外 左眼顺外逆内 (双眼判别标准相反)有鉴于此: 马氏杆检测被测者棱镜分视后,右眼所见的红色横线在上,如果被测者主诉,红色横线右低左高,(参照右眼顺内逆外的原则)被测者即为右眼内隐斜! 马氏杆检测被测者棱镜分视后,左眼所见的白色横线在下,如果被测者主诉,白色横线右低左高,(参照左眼顺外逆内的原则)被测者即为左眼外隐斜! 也就是说:红白双色马氏杆,检查旋转隐斜视,检测基本原则一致,但是被测者主诉的主观感受是双眼相反!这一点,初学者一定特别注意! 6关于综合验光仪,内置辅镜,马氏杆特殊配置的补充说明! 综合验光仪目前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或者称为自动、收到、),在使用马氏杆检测眼位的项目中,这两种设备,在马氏杆配置方面,是有差异性的。 目前,某些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右眼内置辅镜只有一片,红色水平马氏杆,检查水平眼位。左眼内置辅镜只有一片,红色垂直马氏杆,检查垂直眼位。没有白色马氏杆! 所以,这种只有两片马氏杆设置的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就不能够使用双色马氏杆,对旋转隐斜视者,进行相关的检测。 目前,大部分半自动综合验光仪,是将马氏杆设置成,右眼一横一竖,两片红色马氏杆,左眼一横一竖,两片白色马氏杆的默认配置!这样的半自动综合验光仪,就够使用双色马氏杆,对旋转隐斜视者,进行相关的检测。 (二)十字环形视标 辅助视标为: 红十字位于中心,两个同心绿色圆圈环绕红十字 辅助镜片为: 综合验光仪,右侧内置辅镜红色滤镜 综合验光仪,左侧内置辅镜绿色滤镜 1十字环形视标能够检测:双眼同时知觉、定性、定量、分析隐斜视,包括,水平隐斜视,和垂直隐斜视! 2水平和垂直眼位进行十字环形视标检测,联合综合验光仪内置,右红左绿的双色滤镜。由于红绿双色拮抗的原理,被测者右眼单见红色十字,左眼单见绿色双圆环! 图片5A 右眼单见红色十字 图片5B 左眼单见绿色环形 右眼所见的红色十字,位于左眼所见的绿色圆环的正中心,即代表被测者:眼位正常、同时知觉正常。 图片5C 双眼所见十字环形视标 3十字环形视标检测水平隐斜视: 3.1.1十字环形视标检测内隐斜,参照口诀:水平隐斜视=内同外交、 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十字在右,绿色圆环在左,为同侧性复视,内隐斜。十字环形视标在定性隐斜视的同时,还可以定量被测者的隐斜视量。 3.1.2假如被测者为内隐斜,红色的十字右端,向右与绿色圆环的内环接触,表明被测者内隐斜量值为1△。加BI量值复位! 图片6A 内隐斜1△ 3.1.3如果被测者为内隐斜,红色十字的中心向右,刚好压在绿色圆环的外环上面,表明被测者内隐斜量值为3△。加BI量值复位! 图片6B 内隐斜3△ 3.1.3如果被测者为内隐斜,主诉,红十字的中心,在绿色圆环的,内外环之间,说明,被测者内隐斜量值为2△。加BI量值复位! 3.2 十字环形视标检测外隐斜,参照口诀:水平隐斜视=内同外交、 被测者右眼所见红色十字在左,绿色圆环在右,为交叉性复视,外隐斜,用十字圆环视标检测交叉性复视,被测者主诉的红十字和绿色圆环的位置,与内隐斜主诉相反。如果判定被测者为外隐斜,使用基底向内的BO三棱镜复位。 4十字环形视标检测垂直隐斜视: 4.1.1.十字环形视标检测垂直隐斜视:参照口诀:垂直隐斜视=像低眼高、 4.1.2被测者主诉,右眼所见红十字在下,左眼所见绿圆环在上,为右上隐斜视,使用基底向下的三棱镜,加BD量值右眼十字视标复位。隐斜视量值参照水平眼位检测! 图片7A 右眼上隐斜视 像低眼高 4.1.3被测者主诉,左眼所见绿圆环在下,右眼所见红十字在上,为左上隐斜视,使用基底向下的三棱镜,加BD量值左眼圆环视标复位。隐斜视量值参照水平眼位检测! 图片7B 左眼上隐斜视 像低眼高 ![]() 4.2十字环形视标检测垂直隐斜视,参照“像低眼高”的原则!特别注意如下: 个人认为,判断垂直眼位异常,★一定★以===像低眼高为准!所加三棱镜,一律按照基底向下为原则放置。 因为,垂直眼位异常,在判断上面,可以依据双向叙述来判断!简单说就是判别标准是反的。 4.2.1举例说明就是,按照“像低眼高”的标准,假设被测者右眼上隐斜!这一判断标准同样可以反向称为:左眼“像高眼底”!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反向的判断标准来叙述,被测者就变成了,“左眼下隐斜”。但是,右眼上隐斜和左眼下隐斜,三棱镜的放置方向是相反的。而在门店繁忙的接待过程中,如果检测者,是入职时间比较短,或者不是十分熟练的验光师,是很容易在紧张的检测过程中,加错三棱镜的基底朝向的。 4.2.2因此,为了简便,尽量采取单项叙述的原则,这样,便于加三棱镜过程中,基底朝向的正确判定,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这样! 5十字环形视标不能检测旋转隐斜视,因为经过红绿双色分视之后,右眼所见红色十字环形视标,虽然可以概略的判断,被测者右眼旋转隐斜视的大致性质。但是由于左眼所见的,绿色外环没有任何参照刻度。所以,不能够定性或定量,任何与左眼相关的,潜在旋转隐斜视,所以,十字环形视标,是不能够进行旋转隐斜视检测的! (三)偏振十字视标 辅助视标为: 呈正交的、中心断离的、偏振十字视标 辅助镜片为: 综合验光仪,右侧内置辅镜135°偏振片 综合验光仪,左侧内置辅镜 45°偏振片 1偏振十字视标能够检查检测:检测水平隐斜视、垂直隐斜视、水平/垂直联合隐斜视,并且对于以上眼位异常,可以充分的定性、定量。 2.1.1被测者右眼加内置辅镜的135°偏振镜片之后,可见偏振十字呈中心断离的横线。 图片8A 右眼见中心断离横线 2.1.2被测者左眼加内置辅镜的45°偏振镜片之后,可见偏振十字呈中心断离的竖线。 图片8B 左眼见中心断离竖线 2.2此时如果被测者主诉,偏振十字视标呈现为,中心断离的正交十字!即代表被测者,眼位正常。 图片8C 双眼见中心断离的正交十字为正常 2.3.1此时如果被测者主诉,左眼只看到,偏振十字视标,中心断离的横线。右眼看不到竖线,即代表被测者,右眼黄斑抑制 图片8D 单见横线为 右眼黄斑抑制 2.3.2此时如果被测者主诉,右眼只看到,偏振十字视标,中心断离的竖线。左眼看不到横线,即代表被测者,左眼眼黄斑抑制 图片8E 单见横线为 右眼黄斑抑制 3.1偏振十字视标:检测水平眼位异常,参照内同外交的原则、被测者主诉,偏振十字视标,中心断离的竖线,位于中心断离的横线★缺口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内隐斜。 图片9A 内隐斜 竖线位于横线缺口右侧 3.2偏振十字视标:检测水平眼位异常,参照内同外交的原则、被测者主诉,偏振十字视标,中心断离的竖线,位于中心断离的横线★缺口的★左侧。为交叉性复视,外隐斜。 图片9B 外隐斜 竖线位于横线缺口左侧 3.3偏振十字视标:检测垂直眼位异常,参照像低眼高的原则、被测者主诉,偏振十字视标,右眼所见的,中心断离竖线,位于中心断离的横线★缺口的★下方。为右眼上隐斜视。 3.3.1使用基底向下的三棱镜,加BD量值,右眼竖线视标向上复位。 图片10A 右眼上隐斜视 竖线位于横线缺口下方 3.4偏振十字视标:检测垂直眼位异常,参照像低眼高的原则、被测者主诉,偏振十字视标,左眼所见的,中心断离横线,位于中心断离的竖线★缺口的★下方。为左眼上隐斜视。 3.5使用基底向下的三棱镜,加BD量值,左眼横线视标向上复位。 图片10B 左眼上隐斜视 横线位于竖线缺口下方 3.5.1偏振十字视标:检测垂直眼位异常,参照像低眼高的原则, 特别注意方面,请参看前文(十字环形视标检测垂直隐斜视的相关内容) 3.6偏振十字视标:检测水平/垂直联合隐斜视,参照内同外交和像低眼高双原则,联合分析应对! 3.6.1偏振十字视标:检测水平/垂直联合隐斜视,按照首先判断被测者的水平眼位异常,之后判别被测者垂直眼位异常的顺序,比较容易操作和理解! 3.6.2.1参照内同外交的原则、首先判断被测者水平方向的眼位异常。之后,参照像低眼高的原则判断被测者垂直眼位的异常。 3.6.2.2例如,被测者为内隐斜合并右上隐斜视,按照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分析。此类被测者,对于偏振十字视标的主诉应为:右眼所见垂直断离竖线,在水平断离线缺口的右侧。同时,左眼所见的水平断离线,应该位于,右眼所见的垂直断离线缺口的上方!这就是内隐斜合并右上隐斜视的典型特征:“右上十字”! ★若双眼所见主诉为图11A ,内同外交 像低眼高 水平加BI▲(垂直断离线向外复位) / 加BD▲(垂直断离线向上复位) 图片11A内隐斜合并右上隐斜视“右上十字” 3.6.2.3例如,被测者为外隐斜合并右上隐斜视,按照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分析。此类被测者,对于偏振十字视标的主诉应为:右眼所见垂直断离竖线,在水平断离线缺口的左侧。同时,左眼所见的水平断离线,应该位于,右眼所见的垂直断离线缺口的上方!这就是外隐斜合并右上隐斜视的典型特征:“左上十字”! ★若双眼所见主诉为图11B ,内同外交 像低眼高 水平加BO▲(垂直断离线向内复位) / 加BD▲(垂直断离线向上复位) 图片11B内隐斜合并右上隐斜视“左上十字” 3.6.2.4例如,被测者为内隐斜合并左上隐斜视,按照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分析。此类被测者,对于偏振十字视标的主诉应为:右眼所见垂直断离竖线,在水平断离线缺口的右侧。同时,左眼所见的水平断离线,应该位于,右眼所见的垂直断离线缺口的下方!这就是外隐斜合并左上隐斜视的典型特征:“右下十字”! ★若双眼所见主诉为图11C ,内同外交 像低眼高 水平加BO▲(垂直断离线向内复位) / 加BD▲(垂直断离线向上复位) 图片11C内隐斜合并左上隐斜视“右下十字” 3.6.2.5例如,被测者为外隐斜合并左上隐斜视,按照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分析。此类被测者,对于偏振十字视标的主诉应为:右眼所见垂直断离竖线,在水平断离线缺口的左侧。同时,左眼所见的水平断离线,应该位于,右眼所见的垂直断离线缺口的下方!这就是外隐斜合并左上隐斜视的典型特征:“左下十字”! ★若双眼所见主诉为图11D ,内同外交 像低眼高 水平加BI▲(垂直断离线向外复位) / 加BD▲(垂直断离线向上复位) 图片11D外隐斜合并左上隐斜视“左下十字” (四)偏振固视差异视标 辅助视标为: 视标为:呈正交十字的、中央断离的、(带中心点状融像锁的)偏振固视差异视标 辅助镜片为: 综合验光仪,右侧内置辅镜135°偏振片 综合验光仪,左侧内置辅镜 45°偏振片 1偏振固视差异视标检测:主要检测固视差异,以及由于固视差异导致的眼位异常!并且,通过被测者对固视差异视标形态的主诉,分析固视差异与眼位异常之间的关联性! 2.1偏振固视差异视标检测: 2.1.1被测者右眼加135°偏振镜片之后,可见偏振十字的右上半部分,及中心点状融像锁 图片12A 固视差异视标右眼所见 2.1.2被测者左眼加45°偏振镜片之后,可见偏振十字的左下半部分,及中心点状融像锁 图片12B 固视差异视标左眼所见 3被测者主诉,偏振固视差异视标为:中心注视点,位于呈正交的,十字断离空隙的正中央!即代表被测者,无固视差异。 图片13 固视差异视标双眼所见 4固视差异视标检测:固视差异分为单眼固视差异和双眼固视差异 单眼固视差异类别 右眼视网膜周边抑制、左眼视网膜周边抑制、正固视差异、负固视差异、 上固视差异、下固视差异、 (注:由于篇幅所限,固视差异视标图片,大部分以,右眼固视差异图片为主!) 双眼固视差异类别 双眼正固视差异、 双眼负固视差异 4.1单眼固视差异图例 A右眼视网膜周边抑制、 图14A右眼周边抑制 B左眼视网膜周边抑制、 图14B左眼周边抑制 C正固视差异:维持双眼单视,取微量融合过度,表现为内隐斜又称集合性固视差异 图15A右眼正固视差异 D负固视差异:维持双眼单视,取微量融合不足,表现为外隐斜又称发散性固视差异 图15B右眼正固视差异 E上固视差异:维持双眼单视,取微量眼位补偿,表现为上隐斜 图16A右眼上固视差异 F下固视差异:维持双眼单视,取微量眼位补偿,表现为下隐斜 图16B右眼下固视差异 4.2双眼固视差异图例 4.2.1双眼正固视差异:维持双眼单视,取微量融合过度,表现为共同性内隐斜视又称集合性固视差异 图17A双眼正固视差异 4.2.2双眼负固视差异:维持双眼单视,取微量融合不足,表现为共同性外隐斜视又称发散性固视差异 图17B双眼负固视差异 ![]() 5固视差异的成因:是单侧或双侧不对称的眼位偏斜,在双眼单视情况下,固视目标像不能精确的,对应在黄斑中心凹。当被测者进行,双眼同时注视的时候,如果被测者存在固视差异,隐斜视眼(假设右眼隐斜视),为了维持相对完善的双眼单视清晰区。大脑将会调动融合反射功能,让隐斜视眼,适量偏离中心固视点!使隐斜视眼,配合健眼,在黄斑周边区域完成融像,达到双眼单视的目的。 6固视差异检查的作用:个人认为主要是通过,带中心点状融像锁的,固视差异视标,干扰视网膜周边融像。进行★双眼分视★,达到定性和定量被测者固视差异的目的!使用固视差异视标的,偏振分视功能,打破融合反射,此时,被测者对所见“固视视标”的四条短线的特异性表述,就会体现出隐斜视的异常表现。被测者用融合反射控制的固视差异特性,以及相关异常的眼别,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验光师拿到数据之后,如果需要三棱镜处方,验光师可依此为原则,分配更多的“三棱镜”量值,加到被测者的患眼,达到削减直至消除其固视差异的目的! (五)偏振钟盘视标检测: 辅助视标为: 偏振钟盘视标:中心为,呈正交的(带中心点状融像锁的)十字指针、 偏振钟盘视标:周边为,有刻度的(带中心点状融像锁的)环状圆盘、 辅助镜片为: 右侧放置135°偏振片 左侧放置 45°偏振片: 1偏振钟盘视标简述: 偏振钟盘视标:钟盘视标联合右侧135°左侧45°的偏振片使用, 钟盘视标外周有一大固视环,大固视环内侧3、6、9、12点钟方向有刻度。钟盘视标中心有一个呈正交伸出十字指针,外周刻度每小格间隔5°!偏振钟盘视标的十字指针和周边刻度错位1小格为5°,被测者一般可耐受2.5°(错位半小格),这就预示着,被测者旋转隐斜视(错位超过半小格)就会诱发症状。 个人认为,偏振钟盘视标主要是通过,干扰被测者视网膜旁中心注视,达到检查被测者旋转隐斜视的目的。 利用偏振分视打破融合反射,通过被测者对钟盘视标偏转度的主诉,分析、定性、定量被测者的旋转隐斜视, 2.1偏振钟盘视标检测: ![]() 被测者右眼加135°偏振镜片之后,可见呈正交的,带中心固视点的十字指针、以及周边的大固视环 图18A偏振钟盘视标右眼所见 2.2被测者右眼加45°偏振镜片之后,可见中心固视点和周边大固视环内侧的刻度 图18B偏振钟盘视标左眼所见 2.3被测者双眼所见,钟盘视标的十字指针,位于周边圆环的正中央,即为,被测者没有旋转隐斜视! 图18C 偏振钟盘是双眼所见 2旋转隐斜视类别: 旋转隐斜视一般分为两类情况: 2.1光学性旋转隐斜视 2.2特发性旋转隐斜视 而且这两种旋转隐斜视,在被测者对视标旋转的主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区别! 同时,光学性旋转隐斜视同样分成内旋转隐斜视和外选择隐斜视,而且和马氏杆检测旋转隐斜视一样,参照,右眼顺内逆外、左眼顺外逆内的原则,进行旋转隐斜视异常眼位方向的判别! 2.1.1光学性旋转隐斜视,在钟盘视标检查过程中,被测者对视标旋转特征的主诉为:★变形性畸旋位移★,视标会变形,也就是说,光学性旋转隐斜视,会将原本呈正交的十字或外环刻度,主诉为★非正交的★旋转偏斜反应! 2.2.1特发性旋转隐斜视,在钟盘视标检查过程中,被测者对视标旋转特征的主诉为:★正交性旋转位移★,就是说,特发性旋转隐斜视,只看到视标中的十字或外环刻度,出现旋转倾向,主诉为★呈正交的★旋转偏斜反应! 3光学性旋转隐斜视,多数由大散光导致,细分为两种:右眼旋转隐斜视、左眼旋转隐斜视 细分:右眼旋转隐斜视/左眼旋转隐斜视(二者相反,可参照马氏杆检测旋转隐斜视) 二者的判别标准为: 3.1右眼:光学性内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左眼外环钟盘刻度正位!右眼所见十字呈现:变形性畸旋位移,而且,畸旋位移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右眼光学性内旋转隐斜视 ★顺内逆外★ 图片19A右眼光学性内旋转隐斜视 3.2右眼:光学性外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左眼外环钟盘刻度正位!右眼所见十字呈现:变形性畸旋位移,而且,畸旋位移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右眼光学性外旋转隐斜视 ★顺内逆外★ 图片19B右眼光学性外旋转隐斜视 3.3左眼:光学性外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右眼十字正位!左眼所见外环钟盘刻度呈现:变形性畸旋位移,而且,畸旋位移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左眼光学性外旋转隐斜视 ★顺外逆内★ 图片19C左眼光学性外旋转隐斜视 3.4左眼:光学性内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右眼十字正位!左眼所见外环钟盘刻度呈现:变形性畸旋位移,而且,畸旋位移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左眼光学性内旋转隐斜视 ★顺外逆内★ 图片19D左眼光学性内旋转隐斜视 4特发性旋转隐斜视(或称原发性旋转隐斜视) 4.1.1特发性旋转隐斜视,在钟盘视标检查过程中,被测者对视标旋转特征的主诉为:★正交性旋转位移★,就是说,特发性旋转隐斜视,只看到视标中的十字或外环刻度,出现旋转倾向,视标本身不变形,主诉为★呈正交的★旋转偏斜反应! 4.1.2特发性旋转隐斜视,多数由先天遗传导致,细分为两种:右眼旋转隐斜视、左眼旋转隐斜视 4.2细分:右眼旋转隐斜视/左眼旋转隐斜视(二者相反,可参照前文马氏杆检测旋转隐斜视) 二者的判别标准为: 4.3右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左眼外环钟盘刻度正位!右眼所见十字呈现:正交性旋转位移,而且,旋转位移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右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顺内逆外★ 图片20A右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4.4右眼:特发性外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左眼外环钟盘刻度正位!右眼所见十字呈现:正交性旋转位移,而且,旋转位移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右眼特发性外旋转隐斜视 ★顺内逆外★ 图片20B右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4.5做眼:特发性外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右眼所见十字正位!左眼外环钟盘刻度呈现:正交性旋转位移,而且,旋转位移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右眼特发性外旋转隐斜视 ★顺外逆内★ 图片20C左眼特发性外旋转隐斜视 4.5做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被测者主诉的视标特征★ 被测者主诉:右眼所见十字正位!左眼外环钟盘刻度呈现:正交性旋转位移,而且,旋转位移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即为,被测者右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顺外逆内★ 图片20D左眼特发性内旋转隐斜视 5旋转隐斜视简述: 比较轻微的旋转隐斜视,在融合功能的维持下,一般是可以保持双眼单视的。也就是说,当被测者存在旋转隐斜视的时候,其双眼视像会产生旋转性复视,不能精确的,对应在黄斑中心凹。此时双眼为了维持相对完善的双眼单视。大脑将会让旋转隐斜视眼,配合健眼,在黄斑周边区域完成融像,达到双眼单视的目的。但是长期过度调动融合反射,会使被测者产生明显的视疲劳症状,而旋转隐斜视最常见的疲劳症状,就是在持续用眼之后,出现阵发的旋转性复视现象。 6偏振钟盘视标使用特点:钟盘视标是检查旋转隐斜视的有效手段!由于旋转隐斜视对于视网膜周边融像的变化最为敏感,所以,钟盘视标,用偏振分视的方式,对被测者双眼进行选择性分视,也就是说,保留被测者双眼视网膜中心融像!使用偏振分视的方式,仅仅选择性干扰被测者, ★双眼视网膜旁中心的融像能力★ 简而言之,★偏振钟盘视标,经过选择性分视后!在不干扰被测者视网膜中心注视的前提下,将被测者左眼/右眼视网膜周边,偏振分视为★左/右单眼独立所见的两部分★) 此时,被测者调动融像能力,对双眼视网膜中心和周边的物像进行融合的时候,仅仅锁定了双眼物像在水平轴和垂直轴上的对应位置,由于偏振钟盘视标的中心固视环(就是右眼十字中心的那个,点状融像锁!),和周边固视环均为正圆,无参照特征!所以被测者的,旋转性眼位偏斜,仍能够充分暴露出来! 在使用偏振钟盘视标进行选择性分视之后,验光师通过被测者对视标状态的主诉,可知被测者在融合反射被选择性打破之后,其旋转隐斜视的程度!如果需要三棱镜处方,验光师可依此为原则,分配“三棱镜”量值,加到被测者旋转隐斜视的对应方向,达到削减直至消除其旋转隐斜视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文中,简略叙述了,五种辅助视标和与之相对应的辅助镜片,及其相关的简单图例,并附上常规使用方式。行文过程中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前辈批评指正! |
|
来自: 戈壁胡杨FOD > 《视光技术 镜之境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