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群研究:老年人打麻将能有效降低抑郁风险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04

一提起人口老龄化,我们可能最先会想起日本,社交媒体上也经常会报道什么“孤独老人在家里去世后几个月无人发现”这种新闻。

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也是越来越严重了,根据统计,2011年时,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1.1亿,而等到2050年,这一数字估计会增加到4亿[1]。

这个年纪刚好是退休的年纪,老人们终于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有更高的幸福感,相反,倒是可能因为突然的清闲和缺少社交而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研究也表明,一个人一生中出现抑郁症的最高峰就是中老年时期[2]。

图片来源:pexel.com

不过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中老年时期的抑郁症往往不被重视,但我们必须要知道,抑郁症不仅仅是影响心理健康,它对生理健康,例如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都是有关联的。目前,全世界有近3.5亿人存在抑郁相关的心理障碍,它造成的死亡占全因死亡的12.7%[3]。

从以上种种来看,帮助中老年人们预防和摆脱抑郁,是很重要也很急迫的。

该怎么做?一项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或许给了我们答案。在最近的《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几名研究人员发现,参与社交活动对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好处,能够降低他们抑郁的风险,尤其是打麻将[4]。

图片来源:wikimedia.org

研究人员选择了《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中的10988名志愿者,来自研究招募的第一轮(2011年)、第二轮(2013年)和第四轮(2015年),志愿者年龄都在45岁及以上,其中有64.66%来自农村。

他们研究了志愿者抑郁症的症状,对比了志愿者参与社交的类型和频率,主要包括几类:1)朋友聚会;2)打麻将、下棋、打牌等活动;3)参加体育运动或社交俱乐部;4)加入社区组织;5)参与志愿或慈善活动;6)向非同住的亲戚、朋友或是邻居提供帮助。除了这几种传统社交活动,研究人员也考虑了网络社交。

研究人员发现,与城市志愿者相比,农村志愿者教育水平、家庭总收入和还在工作的比例都较低,他们参与社交的种类和频率都有明显的不同。

三轮志愿者中都有一半左右,自我报告在参与研究的前一个月内没有过研究人员列举的社交行为(50.92%/43.97%/49.51%),尤其是加入社区组织和网络社交,比例高达96%-99%。剩下那些有过社交活动的志愿者,大多数都是参与了一种,频率在每周一次及以上。

图片来源:pexel.com

在所有的社交活动中,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志愿者,参与最多的就是朋友聚会、打麻将和打牌。

这是总体的情况,分开看的话,城市志愿者更多的参与了不止一种类型的社交活动,而且频率也更高,差别最大的是体育运动或社交俱乐部、网络社交和社区组织这三类。

如果按时间线来说,越靠近当下,志愿者们报告参与社交活动的比例越高,2015年的比例大约是2011年的两倍(14.96%vs.7.56%)。但同时,与朋友聚会的志愿者的比例是呈小幅度下降趋势的。(虽然研究人员没说,但奇点糕猜是不是因为网络社交变多了?)

城市和农村志愿者的社交活动参与情况不太一样,抑郁症的患病率其实差异也挺大的。与城市志愿者相比,农村志愿者的抑郁症比例更高,最高的是2011年,为31.65%,而城市志愿者只有20%左右。

城市(浅蓝)和农村(深蓝)志愿者的抑郁比例

结合社交或的参与情况和抑郁症的发生率,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模型发现,与没有社交活动相比,一种和多种社交活动与志愿者们的抑郁症状显著减轻相关。同样的结果还发生在每周一次及更高的社交活动频率这一点上。

在所有的社交活动中,单独来看,打麻将是效果最好的,其次是体育运动或社交俱乐部,然后是朋友聚会,社区组织、志愿活动和网络社交这三个则与抑郁症状的减轻没有显著相关性。

不过有意思的是,打麻将只与城市志愿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显著相关,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因为在农村,打麻将往往是一种赌博活动,所以和心理健康的改善没有显著关联。(槽点密集)

其实抑郁现在是个很火的话题,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抑郁,忽视了抑郁风险更高的中老年人,他们本身可能也因为信息来源少和固有的观念而很少了解抑郁,也不太能够接受抑郁。

所以,通过这个调查研究,奇点糕和研究人员一样,希望大家和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能够更加关注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拥有愉快的退休生活。

编辑神叨叨

奇点糕是真的不会打麻将,你们会吗?

十一长假期间

奇点糕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

关注【奇点瞬息】服务号

马上领取!

参考资料:

[1] Fang E F, Scheibye-Knudsen M, Jahn H J, et al. A research agenda for aging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J].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015, 24: 197-205.

[2] Yaka E, Keskinoglu P, Ucku R,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among community dwelling elderly[J].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14, 59(1): 150-154.

[3] Walker E R, McGee R E, Druss B G. Mortality in mental disorders and global disease burden implic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psychiatry, 2015, 72(4): 334-341.

[4] Wang R, Chen Z, Zhou Y, et al. Melancholy or mahjong? Diversity, frequency, type, and rural-urban divid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iddle-and old-aged Chinese: a fixed-effects analysi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9: 112518.

本文作者 | 应雨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