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洲小儿推拿:小儿保健推拿

 汉方神农中医馆 2019-10-04

  我国目前有3.8亿儿童,约占中国人口的1/4,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少而精。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对正在生长发育迅猛成长的群体,预防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用最简单最省钱的方法来推进小儿保健的方法称之为小儿保健推拿。

  小儿保健推拿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是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健身的推拿方法。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了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记载。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丰富的儿童保育内容,用推拿防治小儿疾病的条目共计15条;提到“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这是应用按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最早文字记载。到了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发展成独立体系,将中医学的整体观、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融入小儿推拿学科,奠定了小儿保健推拿的理论基础,期间小儿保健推拿方法亦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代几大小儿推拿流派在保健推拿运用方面均有其自身特色。推拿三字经派学术上重视“ 纯阳”,手法上以清见长,有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等特点,如常以推六腑清理与调节肠胃,清天河水调理肺卫,成为取穴特色。张汉臣推拿派临证重视望诊,强调小儿“稚阴稚阳”,取穴每从补肾着手,以顾护正气为先,较早开展了补脾土手法的实验研究,并证明补脾土手法能使胃酸度明显增加,对胃蠕动以及对蛋白质的消化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名老中医冯泉福为代表的小儿捏脊派,提出以“捏脊八法”防治小儿诸病。该流派对小儿疳积有其独到见解,如通过捏脊手法调理脾胃,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和经络疏通。目前捏脊疗法已成为常用的儿童保健手法之一。著名推拿专家刘开运创立了以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和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小儿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以“ 推五经”为核心内容的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按五脏进行归类,据五行制订补泻方案,如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等原则,已成为防治疾病的取穴和手法的依据。

  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年龄愈小这些特点表现的越明显。掌握这些特点,对小儿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推拿保健法,根据小儿的生理及小儿肌肤柔嫩、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的特点,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小儿保健推拿法为几个穴位及手法组合而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操作简便易行, 患儿非常容易接受, 用之可以健脾胃, 通经络强身健体。即可预防疾病, 又可治疗疾病。

  1、补脾经: 操作者左手固定小儿拇指于半屈曲位, 右手拇指自小儿拇指挠侧指尖推向指根部(一般情况下不分男女, 均推小儿的左手)。一般为3 0 0 ~ 5 0 0 次, 能健脾,助消化。

  2、分推膻中:用两拇指自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向两乳头分推50一100次。具有调理肺气、预防肺脏疾患的作用。

  3、摩腹

  (1)分推腹阴阳:用两拇指自剑突(胸骨下端)沿肋弓缘向两旁分推30一50次。

  (2)摩腹:用掌心或四个手指头(除拇指外),以小儿肚脐为中心,肚脐至剑突的一半距离为半径做圆周按摩5分钟。能温阳散寒, 补益气血, 健脾和胃, 助消化, 温补下元, 止泻通便。

  4、揉脐:用食指或掌根在脐眼处轻揉5分钟。

  5、按揉足三里

  部位: 双膝盖外侧凹陷下行三寸。

  操作: 患者平卧位或坐位, 医者以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 时间2~ 3 分钟。

  作用: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 按揉足三里有调理脾胃, 增进食欲, 镇痉止痛, 疏通经络的功能。

  6、按揉三阴焦

  部位: 双足内踝上三寸

  操作: 患者平卧位或坐位, 医者以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 时间2~ 3 分钟。

  作用: 三阴焦属足太阴脾经穴, 按揉三阴焦能活血脉, 通经络, 疏下焦, 利湿热, 通调水道, 对尿频, 遗尿, 惊风有良好疗效。

  7、分推肩胛骨:用两拇指分别在两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做八字形推动,分推50-100次。

  8、按揉脾俞

  部位: 第十一胸椎( 第十一与十二胸椎棘突间)下, 旁开1. 5 寸。

  操作: 患者俯卧位, 医者以右手食指, 中指指腹分别置于两侧脾俞按揉, 时间2~ 3 分钟。

  作用: 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 按揉脾俞能治疗脾胃虚弱, 乳食内伤, 消化不良等症。

  9捏脊( 脊柱)

  部位: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线

  操作: 患者俯卧位, 医者双手拇指指腹桡侧顶住皮肤, 食中指前按, 与拇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 并捻动向前, 自患儿长强穴( 尾椎骨) 至大椎穴止。3岁以下小儿连捏3 遍, 第4 遍捏3 下将皮肤提一下, 可听到一响声, ( 称捏三提一法) 。3 岁以上小儿连捏4 遍, 再捏3 提1, 捏脊前先捏脊椎及两侧膀胱经部位, 再用掌根或拇指指腹抚摩几遍, 以疏通气血。

  作用: 脊椎属督脉, 督脉贯脊属脑络肾, 督率阳气, 统摄真气, 捏脊自下而上捏提能调理阴阳, 通经络, 活气血, 培元气, 具有强健身体之功效。

  注意要点:

  1、一般宜在每晚睡前进行,每天1 次, 10 次为1 疗程,可以连续治疗2~ 3 疗程或间歇性治疗(休息3天后, 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

  2、患病期间可暂停,待愈后再进行。

  3、平时应注意调节饮食, 不宜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起居有规律。

  4、适用于0一6岁的小儿,对0一3岁的小儿效果尤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