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科学、非科学、伪科学

 timtxu 2019-10-04

本文内容来源自《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作者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

在两次反证 (真心理学总被误解?伪心理学总被相信?) 之后,让我们从正面看看:定义哪里不清。

有人会说:现代心理学定义很清楚啊———它就是一门科学!情况恐怕不那么简单,我们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科学?第二,弗洛伊德的学说是不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定义,难免涉及一些专业知识,现代哲学中有一门分支叫科学哲学。在这门著作浩瀚的分支中,就“什么是科学”这个简单话题,哲学大师们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目前还在进行中。综合大师们的观点,我们将科学观的演变分为“有标准”“无标准”两类。

.有标准的科学

按通常的说法,近代科学从十六世纪科学革命开始,至二十世纪初学科分类成型,这中间的几百年可谓科学史上辉煌的一页,从伽利略到牛顿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那时人们普遍假设:科学以客观规律为标准、真实不虚。本文把由此衍生的科学观称为“有标准的科学”。

如何发现客观规律呢?

先有了科学的方法,即观察。伽利略提出的惯性定律来自对天体运行的观察,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自对落体的观察。(传说是苹果,实际是天体)

后有了科学的定义,即“实证”。实证也叫证实。我们已经知道实证主义的原则:能被观察证实的理论是科学;不能被观察证实的理论不是科学。随着实证主义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观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只有客观的、普遍的、可控的才被接受,而主观的、个例的、不可控的则被排除,但总的实证原则未变。

在进入现代后,科学的定义发生了重大修正。一位逆向思维的天才、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科学要证实,更要证伪。

何为证伪?

即科学是可能出错的理论,反之,永远正确的理论不是科学。科学理论目前看当然是对的,但要有以后被观察证明为错的可能性。因此“能证伪”仅仅是未发生的可能性,以下简称“证伪”。

如果你发现上面的话难懂,并非你有什么问题,而是所有人都觉得难懂———与证实原则符合直觉相比,证伪原则超出直觉,我们还是举例说明为好。

比如“灵魂存在”或“灵魂不存在”,能被证明吗?不能,我们既无法证明其对,也无法证明其错,因此毫不奇怪,它们不是科学。

不过这个例子还太简单,因为仅凭“不能证实”一点,就足以判断该理论不是科学。那有没有“能证实”的两种理论,一种能证伪,因而是科学,另一种不能证伪,因而不是科学呢?

有。

波普尔比较了爱因斯坦的学说和达尔文的学说。他认为爱因斯坦的学说是科学,理由是它可以证实、证伪。比如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经过太阳旁边的宇宙光线会被太阳引力弯曲,因此爱因斯坦预测:当发生全日食的时候,人们可以从地球上观测太阳附近星光的位移,结果在1919 年5 月日食之际,被英国观测队在巴西的观测所证实,世人皆大呼神奇。可在波普尔看来,真正的神奇不在于证实,而在于爱因斯坦在之前对证伪的暗示:假如人们观测不到上述现象,则广义相对论将是站不住脚的。波普尔由此感慨:这是真正科学的态度。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科学,正因为它可能出错!

相反,对同样广受尊重的达尔文学说,波普尔同意进化的事实是科学,但认为“适者生存”这句话并非科学,理由是它可以证实,无法证伪。何以见得?我们能看到的适应者,都生存也都适应环境了;相反我们看不到的生物,既然没能生存下来,人类就无从观察它们是否适应环境———无从观察,就无从证伪“适者生存”的理论。波普尔由此感慨:这不是可检验的科学理论,而是形而上学的研究纲领。恰恰因为“适者生存”永远合理,所以它不是科学!

各位已经看出,波普尔能这么想,他的神奇一点儿也不亚于爱因斯坦,更让达尔文不再神奇!

作为证伪原则的创始人,波普尔花了大量精力向旧体系宣战———强调“证伪”优于“证实”。可在实际应用中两个原则并不矛盾,加起来,它们共同确定了科学的边界。如果把证实、证伪作为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四种组合:

组合一:能证实、能证伪;

组合二:能证实、不能证伪;

组合三:不能证实、能证伪;

组合四:不能证实、不能证伪。

其中组合一是科学,而组合二、三、四不是科学,那是不是伪科学呢?也不是。它们或者无法证实,或者无法证伪,却并无欺骗意图,我们统称其为“非科学”,作为真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理解了这点,各位就会发现上一节中的混淆,大都源自“非科学”的范畴。

简述有标准的科学:以客观规律为标准,最终定义是证实、证伪。

.无标准的科学

波普尔修正了科学的定义,却仍然承认科学以客观规律为标准。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些科学哲学家们,则忙于颠覆科学的标准,新思潮是:科学不再以客观规律为标准、不再真实不虚。本文把由此衍生出的科学观称为“无标准的科学”。

对受科学教育长大的各位来讲,我知道上述颠覆听着就像个“伪命题”: 科学还会不客观、不真实吗?说来奇怪,正是科学的进步否定了科学的标准。

作为现代物理学一系列重大发现中的一件,1927 年德国学者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基于“测不准现象”。即在微观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同时测量位置与速度:测准了位置,就测不准速度;而测准了速度,又测不准位置。怎么回事呢?除海森堡之外,近代物理学大师波尔、爱因斯坦都加入了讨论,他们对此的解释,既包括外在因素———观察者对观察的影响,也包括内在因素———物质本身的波粒二象性:前者说明观察不再客观,后者说明观察不再准确。一句话:观察不再真实。

这无异于摧毁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科学的基本假设:科学要发现客观规律,前提是观察准确、客观。比如我们要证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那就要假设:一是我们观察的“万物”准确、客观;二是我们观察的“引力”也准确、客观。否则的话,如何确定“万有”与“引力”之间的关系呢?

继观察的真实性之后,理论的严谨性及实验的独立性,又被亨普尔及奎因等人证明并非绝对。随着科学的三个基础环节———观察、理论、实验都动摇了,“科学的标准”就无从谈起了:客观规律即使存在,也无法被准确测量;即使可以被测量,也无法被准确命题;即使可以被命题,也无法被准确检验!正如一百年前尼采预言的那样:没有事实,只有解释。

There are no facts,onlyinterpretations.(Daybreak)

结果,虽然听起来奇怪,现代科学的终极趋势悄悄发生了变化: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到心理学,科学家们已逐渐放弃追求绝对真实的科学,因为它无法实现

缺少了“事实”这个参照物,该如何定义科学呢?

说实话已经很难。倒不是因为定义太少,而是因为定义太多。想想看,不客观的定义,意味着主观的定义;而主观的定义,意味着无数的定义。

在众说纷纭之中,比较常用的有两种:

先有约翰·杜威倡导的“工具主义”原则———以实用价值为判断依据。在《哲学的改造》一书中,杜威以工具比喻科学的本质:“工具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真假均不是判断的特征;工具往往是有效的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浪费的。”这等于把科学定义为个人的约定。

后有托马斯·库恩倡导的“科学共同体”原则:以科学家的同行评议为判断依据。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把科学进步描述为“科学共同体做出一系列新的承诺,建立一个科学实践的新基础”。所谓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就是拥有共同理念的科学家的集合。其共识就是集体约定(Group Commitment),而形成共识的过程俗称同行评议(Peer review)。这又等于把科学定义为集体的约定。

其实无论哪种约定,共同点在于人为约定。显然与“科学”一词的最早含义相比,“无标准的科学”已经面目全非,这就是它虽为真命题,却像伪命题的缘故。

简述“无标准”的科学:科学与非科学再无明确区分,它们都主观,只不过主观程度不同罢了。

回到我们的话题:现代心理学宣称自己是科学,究竟指的是哪种科学呢?不外乎三种选择,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定义不清的问题。

选择一,如果采用“无标准”的科学定义,那现代心理学等于接受了定义不清的现实。这样做的心理学家很少,因为那只会让谈话无法继续,甚至“科学”一词用与不用已无关紧要。如果有朋友不认同这点的话,请考虑下:星相学算不算科学?如还不够的话,请再考虑下:怎样的理论才必然不算科学?

选择二,如果混用“有标准”与“无标准”的科学定义,那不仅定义不清,甚至定义矛盾。比如某些科学的捍卫者以为要求越多越严格,一方面坚持心理学要证实、证伪,另一方面又坚持心理学要“科学共同体”的认可,虽说出于好意,却混淆了真理的标准:或者你相信“自然规律”的存在,那真理等着你一个人去发现,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或者你相信“科学共同体”的认可,那无异于把主观凌驾于客观之上,等于否定了真理的客观存在!

选择三,如果仍采用“有标准”的定义,我以为这是最现实的,也是大多数行为心理学家仍坚持的判断标准:证实、证伪。按照这种定义,什么是科学倒很清楚,可我要说现代心理学的科学属性仍不清楚,因为我们面临下一个难题:弗洛伊德的学说是不是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