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一块点心,9岁的孩子大半夜第一次离家出走了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9-10-04
1

9岁孩子大半夜离家出走了

前些天我看到一件事情引发了很多家长的讨论:因为父亲扔掉了一块月饼,9岁的儿子大半夜第一次离家出走了。
事情是这样的,男孩的篮球教练送给他了一块月饼,男孩爸爸看到后,觉得这块月饼太廉价,怕儿子吃了拉肚子,但两人沟通无果,爸爸直接把月饼给扔了,并把正在闹脾气的孩子关在门外,最终这个9岁的男孩在大半夜离家出走。
还好这件事以两个好心人发现了孩子,并找上门劝说父亲把孩子带回家为结束。
原本父亲只是想发个帖子吐槽下养儿的不易,但却被指出了最大的问题:他反抗的绝不止是一块月饼,而是你对他的控制。
这位父亲不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吃一个劣质月饼带来的伤害,远不及和大人沟通无果后的情绪崩溃以及父亲对自己的不尊重来得大。父亲在扔掉月饼的时候,根本没有在意自己的儿子到底好不好。
这块被扔掉的月饼,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看这个父亲最后的描述,我没有看到父亲有儿子终于找回来的庆幸和感动,只有着“我终于赢了你,看你以后还听不听话”的冰冷。
通篇读完,都感受到了这位父亲觉得儿子以后不会再离家出走,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洋洋得意,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
以前我也遇到过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她跟我说,她离家出走并不是想惩罚家长或者故意让他们担心,只不过她想得到父母多一点的在意和关心。
像离家出走之类的很多行为,都是一种向家长的呐喊求助,可惜的是,在这样情况下,很少有家长可以注意到孩子行为背后的诉求。
2

爱,给错了方式

我看到评论有人说,这父亲还是爱孩子的吗?
当然是爱的,不然怎么会不舍得让孩子吃一块廉价月饼呢?既然是爱孩子的,那他为什么还舍得让9岁的孩子大半夜的被关在门外呢?
这块月饼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可这份荣誉被扔进了垃圾桶。扔掉的不是月饼,而是孩子的心,这位父亲忽视了这一点。
所以,与其说他不爱孩子,不如说他是没有用对方式来表达爱。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不喜欢这个爸爸的处理方式,因为小时候我妈就这么对待过我,现在长大后,性格特别倔强,有自己孩子前,跟老公也是动不动就冷战,坚决不低头的那种。但是现在有孩子了,我知道不能再让她跟我一样,我很尊重孩子的想法。
作为父母权威是重要的,但是孩子的内心建设更重要,发生矛盾前,我都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平衡一下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地去打压孩子,孩子永远都不是你的私有品。
爱和孩子较劲儿,要求TA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命令和意愿,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他们不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不在意TA的情感需求,只需要照着大人的话乖乖做好。
一旦孩子开始反抗,就用更加决绝暴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最后再加上一句:“这都是你自找的,谁叫你不听大人的话。”
从大人的角度看,是“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立场,但是在孩子面前,永远不需要家长高高在上地端着架子。
很多时候孩子最后的妥协,有多少是心甘情愿的呢?更多的是压抑着痛苦和愤怒!
前两天我们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大人发火了,孩子就会道歉,是因为大人发火而道歉,并不是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道歉。这样只是孩子的妥协,大人的发火和孩子的道歉都是无效的,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这位妈妈很棒,她也有看到自己情绪失控的地方,愿意去跟孩子道歉。
但在生活中,更多的是“专制强权管教”的家长,而那些被压迫得很久的孩子,很容易突然叛逆,让人不知所措。
如果可以的话,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民主,让孩子有和大人平等的交流机会,在让TA独立思考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TA的自我约束能力。
对孩子的理解多一些些,孩子感受到的爱,会多了很多。
3

冷处理,是最伤孩子的方式

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叫小祐,可能是刚到了可以不用坐宝宝椅就能上桌吃饭的年纪,小祐在饭桌上总表现得很兴奋,喜欢把碗敲得叮叮当当的。
那天和他家长一起吃饭,人多了小祐更兴奋,饭桌上小祐的妈妈就在一旁叮嘱了好几遍,乖乖吃饭不要调皮之类的。
果不其然,吃饭途中小祐就把盘子给摔碎了。
小祐的妈妈很生气,不停地在数落小祐:明明跟你说了多少遍,还做错了……之后,便让小祐去沙发上自己思过,不准再来吃饭。
之后我看到小祐一个人在沙发上默默哭了很久,最后哭累了就睡着了。
小祐难道有犯下什么大错吗?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
假如换做是一个大人打碎了盘子,都会去安慰下,那么一个孩子打碎了东西,为什么就要去惩罚或者责骂TA呢?
“你哭吧,等你哭完了再说。”
“你再吵妈妈就不要你了!”
“安静地在这里呆着给我反思,自己想想清楚。”
……
在现实中,冷处理常常被误用了。
就像文首提到的那位父亲,面对孩子的崩溃大哭和极力反抗,父亲选择的是在大晚上把孩子关在门外。这样的极端冷处理方式,比暴力更加可怕。
经常被“冷处理”的孩子,TA行为背后的诉求也一直被压抑。
真正可取的解决办法,是“冷静+处理”,而不是“冷落+不处理”。
当孩子有情绪时,大人视而不见地走来,故意冷落孩子不和TA说话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去积极倾听孩子并和TA进行交流。
这里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
▷ 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大人的想法和期望
▷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正确使用“冷静+处理”,就像是给孩子清理伤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一定要这么做。
教育是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关怀,努力去赢得孩子,而不是去赢了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