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总是迟迟不说话?心理学:做好这4件事让孩子“不吃语言亏”

 当时的方式方法 2019-10-04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对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家长都给予十二分的重视。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领先又优秀于其他孩子。也正因如此,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总是不惜耗以人力、物力、财力。

对于孩子的语言发育问题,家长也是十分的重视。当然,语言发育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影响也很大。所以当孩子在该会说话的年龄而没有说话的能力或能力不足,家长就会感到十分担心。手机游戏

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孩子们语言发育方面的一些问题。

儿童学习语言所需要的一些条件

只要孩子不存在一些与语言发育有关的身体缺陷和疾病,那么孩子学会说话时间的早与晚,与孩子所处的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与我们常常认为的遗传因素、智力因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作用于可以影响孩子们说话时间早晚的环境因素,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构成语言环境因素是有条件的。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构成孩子的语言学习因素的条件。

1.足够丰富的语言环境。

人是属于群体动物,人类的进步与成长是需要与他人交流的。孩子们学习语言也需要足够丰富的语言环境。其实语言不是人类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它需要人后期学习,这种能力虽然不是本身具备,但可以被激发。就比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所以地区不同的孩子,语言也不同。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孩子从小和动物一块儿长大,最后不懂人类语言,但可以学会动物的一些语言。

孩子长大后,再与人类共同生活,由人类传授语言,这时,往往就产生不了太好的效果。

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家长可以在孩子刚出生不多久,就多与孩子交流,试图引起他说话。也可以向孩子播放一些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节目。让孩子将画面与语言在脑中形成联系。

2.形象立体的教授方法。

我们都知道,若想产生语言,首先人要在脑中将事物与语言发生联系。就比如说,教授孩子说“爸爸”这个词。在最起初孩子脑子里是没有“爸爸”这个词的概念的。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的父亲,引导孩子说出爸爸这个词,然后孩子的父亲在相应的作出回答。通过这样一个一叫一应的方式使孩子明白自己眼前的这个人该如何称呼。

此类方法可以将孩子的视觉、脑部运转和听觉相结合,也就水到渠成的让孩子发出这个词。

也可以说语言的基础是认知。人之所以能够做出语言表达,首先是因为他的脑子里存有这样的信息。在它功能齐全并有一定的发育时,就可以表达出这样的语言。

3.不同的语言系统。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之所以能说出不同的语言,是因为每个地区的语言系统有所不同。其实与人类的种族无关,只要在幼时为孩子,所教授的语言不同,孩子就可以学会相应的语言。

但是人类的精力毕竟有限,学习一门语言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与学习多种语言花费的时间并不相同。而且学习一种语言与学习多种语言,在单个语言方面,所学习到的语言能力也不同。

就比如说,一个孩子从小只学习普通话,和另一个从小学习普通话方言以及外国语言的孩子相比,单从普通话这一方面来看,只学习一种语言的孩子,会比另一个孩子强一些。

可我们反过来看,在相同的年龄,学习多种语言的孩子,他所掌握的语言种类比只学习一种语言的孩子要多。所以从小选择为孩子教授语言的种类多少,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来分析权衡。

可以进行语言训练。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不能忘记训练。若想将一种学习的技能,掌握得好,就更需要大量的训练来达到。所以对于孩子们语言,学习这一方面来说,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大量的语言传输,还要鼓励孩子自己进行说话。我们可以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比如说当孩子产生某种需求时,你要问他要做什么?

比如说他想要吃饭,如果他不会说的话,我们就应该先交给他“吃饭”这个词。然后让他多进行讲述。等他学会后再鼓励他自己说出。待孩子的语言系统已得到一定提高后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读一些长句子。一般都是家长先说出来,然后让孩子们整句复述。

学习语言有什么原理呢?

其实在某些方面,人和计算机是有一些相同之处的。就比如说在语言方面,计算机是通过人为它输入一些信息,然后储存在计算机里,再通过相应的联系,使计算机能将信息输出。

人类学习语言也是这样,首先应该由父母将语言信息输入到孩子脑中,孩子在脑子里会形成记忆。当再次受到相应刺激后,孩子便能产生语言。

此时需要注意什么?

计算机在设置好相应的关系后,在使用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人类也是这样,有时你会发现,尽管你已经教授了孩子说一些话,但当孩子使用时,有时会使用错误。此时就可以体现出父母纠正与帮助孩子练习的作用了。孩子们学习语言也是在不断犯错,不断被纠正,不断练习中进步。

有什么可以帮助孩子语言发育的办法?

1.多说多听,多练。

这个方法对于任何语言学习都是十分有用的。多听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多进行语言学习。多练多说,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去练,去实际操作。

就拿学习普通话来说。只有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过普通话,孩子才明白普通话是什么样的。光听大量的语言,其实还远远不够。正所谓理论与实际仍有很大差距,有时我们在学习了某种技能后,在心里会感觉自己学会了,但到了实际操作时,却错误百出。这也就可以体现出了练习的重要性。

家长们只有在教授孩子一些语言后,鼓励孩子自己说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当孩子主动说出来后,也可以再次加深他的印象。

2.感官与想象相结合。

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对于日常中经常遇到的事,见到的人以及可以接触的物。自己可以表达出来,但对于他们在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一些事物,尽管你已经教授了他,可是他们语言与实物仍无法联系起来。就比如说,你教给孩子有一种动物是大熊猫。可是他往往并不能将大熊猫与大熊猫的样子相联系。所以当遇到大熊猫时,他也无法说出这个词。这时我们可以让他去亲眼见到。让他在脑子里将视觉与听觉相联系,也就可以构成了相应的记忆。

3.一开始只学习单种语言。

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孩子学习一种语言与多种语言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因为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有限,我们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只教给他一种语言,使他可以尽早的建立起基本的语言系统。

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我还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个总的方法,可以在不同阶段都使用。这时的孩子虽然年幼,但他也仍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与肯定,所以我们在为孩子教授语言时,当他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们要对他提出表扬,以引起他学习语言的兴趣。相信大家听了我的讲解,对于孩子语言教育问题上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