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妇科病,要学会用这几种中成药

 雯英的图书馆 2019-10-05

中医书友会第220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中成药具有简、便、廉、验的效果。单用或配合其他中成药使用,都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下列这些是妇科常用的中成药,各位书友可以学习、选用。(编辑/闫奇峰)


妇科疾病用药

主编/史欣德

1.大黄䗪虫丸(胶囊)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熟大黄、炒土鳖虫、制水蛭、炒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煅干漆、桃仁、炒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剂型用量】

水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3g),日1~2次,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4粒(每粒重0.4g),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成年人,女性居多。

【用药指征】

形貌:面目黯黑,皮肤干而粗糙(肌肤甲错),消瘦。

症状:

①腹部肿块,腹满;

②经闭不行;

③潮热,不能饮食;

④大便干结如粒。

舌象:舌体偏瘦,苔薄。

脉象:脉沉涩。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继发性不孕症、盆腔包块。

内科疾病:厌食症、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或腹腔恶性肿瘤。

皮肤科疾病:黄褐斑。

【巧用活用】

①小腹冷痛,胀气,热敷缓解者,可配艾附暖宫丸同用。

②手足冷,失眠,出汗异常,胸闷,可配血府逐瘀颗粒同用。

【注意事项】

①闭经而面色苍白无华,食欲差,乏力,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②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止,或崩漏者慎用。

③孕妇禁用。

【类方鉴别】

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

相同症状:

子宫肌瘤、闭经

不同症状:

大黄䗪虫丸:面目黯黑、肌肤甲错、不能饮食

桂枝茯苓丸:盆腔有积液,或肠道充血水肿

【医案举隅】

1.闭经(刘渡舟医案)

王某,女,28岁,未婚。住北京市海淀区。

闭经三个月,肌肉注射黄体酮无效。患者常感周身乏力,心烦,性情急躁,少腹拘急,大便干结不爽,小便赤黄,口唇干燥,不时舐润。望其两目黯青,面色不荣,皮肤干燥角化,舌色红绛,无苔,中有裂纹,脉沉。刘老辨为血热相搏,日久变成干血内结。治当泻热逐瘀,嘱病人购服同仁堂产的大黄䗪虫丸180g,每次服6g,日服3次。

二诊:服药不久,月经来潮,周期五天,经量中等,颜色黯红,其他诸症亦随之减轻。视其舌色仍然红绛,脉沉而略涩。此乃干血尚未尽化,瘀热犹存之象。令其仍服大黄䗪虫丸。观其诸症皆愈,又疏圣愈汤一方(党参、黄芪、生地、川芎、白芍、当归)3剂,以善其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2.黄褐斑(李海英等报道)

观察大黄䗪虫丸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大黄䗪虫丸,对照组30例口服维生素C片及维生素E胶囊,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18期)

3.上臂静脉血栓(张敏医案)

赵某,男,63岁。2012年3月初诊。患者因右手拇指冰凉、色紫黯,手臂轻度水肿1月余前来就诊。1月前,正值春节前夕,患者自觉右侧手臂麻木不适,未予重视,春节过后,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按“颈椎病”进行治疗,但无效。逐渐出现右侧拇指冰凉,色紫呈缺血状,手臂轻度水肿,遂转诊于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上臂静脉血栓”。因已错过溶栓时机,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惧怕手术,遂求助于中医。

笔者观其面色黧黑,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粗糙,纳食一般,平素嗜酒,睡眠差,早醒,夜间燥热盗汗,大便溏。诊其脉象细涩,舌淡黯。想起《金匮要略》一条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患者面色黧黑,肌肤干燥粗糙实为肌肤甲错之表现。遂嘱其坚持服用大黄䗪虫丸,每次1粒,日2次。服至半月余后告知大拇指已转暖,紫色渐退,右臂肿消。嘱其继续服用至完全恢复。3月后回访右手皮温、肤色已完全正常。

附: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大黄䗪虫丸方: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䗪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作用原理】活血破瘀,通经消癥是本方的主要作用。方中主药大黄、䗪虫能破血逐瘀,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均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地黄、白芍既能养血润燥,又能活血;杏仁润下,与大黄配合冀瘀血从下而消;黄芩清解瘀热,甘草益气护中,兼调和诸药。

少腹逐瘀颗粒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当归、蒲黄、醋制五灵脂、赤芍、盐制小茴香、醋制延胡索、炒没药、川芎、肉桂、炮姜。

【剂型用量】

颗粒剂:每次1袋(每袋重1.6g),日2~3次,开水冲化,待温服。

【适应人群】成年女性。

【用药指征】

形貌:体壮,面色黯,唇色紫。

症状:

①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

②妇人行经腰酸,少腹胀,或小腹冷痛;

③月经不调,一月数行或数月一行;

④月经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白带夹血;

⑤崩漏,月经淋漓不止;

⑥无故流产,甚则反复发生;

⑦产后恶露不止,色黑,小腹隐痛。

舌象: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

脉象:沉弦。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原发性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产后腹痛、药流后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

【注意事项】

①月经量多,色淡,伴乏力甚,心悸气短,汗多,面色苍白,舌淡红,脉细弱者不宜服。

②痛经,出血量大,血色深红黏稠,心烦失眠,口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者不宜服。

③产后腹痛不止,出血量多,用药1天后症状不缓解者当去医院就诊,排除胚胎或胎盘组织残留。

④孕妇忌服。

【医案举隅】

1.寒凝血瘀型痛经(马新方等报道)

观察方法:将87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运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对照组40例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为8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第22期)

2.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师雪莲等报道)

观察方法:将该院妇产科门诊24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不止,辨证属寒凝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药物流产组缩宫素组、少腹逐瘀颗粒组每组80例。对比分析各组完全流产率以及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转经时间。结果完全流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后阴道出量、出血时间、转经时间少腹逐瘀颗粒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少腹逐瘀颗粒用于寒凝血瘀型药流后出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显著。(《光明中医》2014年第1期)

3.盆腔炎性包块(代翠婷等报道)

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盆腔炎症包块患者,于非经期口服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直肠放置野菊花栓,连用半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炎症包块缩小情况。结果:痊愈23例(38.3%),好转34例(56.7%),无效3例(5.0%)(后改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57例(95.0%)。认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第7期)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方曰:“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不可尽述。更出奇者,此方种子如神,每经初见之日吃起,一连吃五付,不过四月必成胎。…此方更有险而不险之妙。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伤损,三个月前后,无故小产,常有连伤数胎者,医书颇多,仍然议论滋阴养血,健脾养胃,安胎保胎,效方甚少。不知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长,其内无容身之地,胎病靠挤,血不能入胎胞,从傍流而下,故先见血。血既不入胎胞,胎无血养,故小产。如曾经三月前后小产,或连伤三五胎,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将此方服三五付,或七八付,将子宫内瘀血化净,小儿身长有容身之地,断不致再小产。若已经小产,将此方服三五付,以后成胎,可保无事。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真良善方也。少腹逐瘀汤:小茴香七粒(炒),干姜二分(炒),元胡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官桂一钱,赤芍二钱,蒲黄三钱(生),五灵脂二钱(炒),水煎服。

【作用原理】本方主要治疗瘀血结于下焦少腹的病证。方中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血得温则行,故能温通下焦血脉,理气活血,止痛消块;当归、赤芍养血活血止痛;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均为活血理气药,使气行则血行,气血畅行则痛止,蒲黄同时又是一味止血剂,能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出血。

乌鸡白凤丸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制鳖甲、煅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醋制香附、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炒芡实、鹿角霜。

【剂型用量】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9g),日2次,温开水送服。

小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6g/9g),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少年或成年女性。

【用药指征】

形貌:面色少华,体型偏瘦,精神不足。

症状:

①月经先期量多,或后期量少,或淋漓不止,经色淡红或清稀,经期或经后腹痛;

②头晕,气短,乏力,自汗出;

③潮热,盗汗,口渴,心烦,失眠;

④劳累则腰酸腿痛,带下淋漓不止;

⑤乳房发育不良;

⑥大便干结或大便稀溏;

舌象:舌嫩偏红,苔薄或少。

脉象:细短弱,或细数。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月经先期量多、月经前后无定期、月经过多),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症、药流或产后出血不止),带下症(慢性盆腔炎、慢性阴道炎),更年期综合征。

内科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习惯性便秘。

【巧用活用】

①更年期潮热:汗多,心慌气短,口渴明显,可配生脉饮同用。

②带下:色黄量多,小便黄,与知柏地黄丸同服。

③老年习惯性便秘:大便干结如粒,小便频多,可配麻仁润肠丸同用。

④失眠症:经前心烦,乳胀,小腹痛,心烦失眠早醒,可与加味逍遥丸同用。

【注意事项】

①经前失眠,烦躁易怒,乳房胀痛,脉弦有力者不宜服。

②经前腹痛甚,经色紫黯浓稠,有大血块,尺脉有力者慎用。

③崩漏不止,心烦易怒,失眠,小便黄,大便干结,舌坚老,脉有力者不宜服。

④带下色黄腥臭,阴痒,小便黄赤者不宜服。

【类方鉴别】

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

相同症状:

体质偏虚女性的月经不调

不同症状:

乌鸡白凤丸:月经量多色鲜,潮热盗汗,带下量多,舌色偏红

艾附暖宫丸:经前腹痛,月经量少色黯,平时小腹冷痛,舌色偏

【医案举隅】

月经不调(史欣德医案)

某女,15岁。13岁月经初潮后先后不定期,短则20天左右,长则5个月一行,月经量多,色鲜红,血块不多,腹不痛,行经时间长至10天左右。体型瘦小,乳房不丰满,面黄少华,睡眠不实,食量偏小,喜欢甜食,小便偏黄,大便2~3天一行,质偏干。舌嫩红,苔薄少,脉细弱。嘱用:乌鸡白凤丸大蜜丸,每次1丸,日1次,早饭后温水送服。遇感冒等新病停服。患者坚持服用3个月后,月经时间、量、色完全恢复正常。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原方组成:人参(去芦)、鹿角胶、生白芍各八斤,当归九斤,生牡蛎三斤,甘草二斤,生黄芪二斤,鳖甲(醋制)四斤,丹参、香附(醋制)各八斤,天冬四斤,桑螵蛸三斤,乌鸡三十二只(去净毛、肠子、爪尖,净重不得低于四十二斤)。

上药用绍兴酒八十四斤装罐内(或不生锈的桶亦可),将罐口封固,隔水蒸煮,至酒尽为度;再将以下鹿角霜三斤,熟地十六斤,生地十六斤,川芎四斤,银柴胡一斤十两,芡实(麸炒)四斤,生山药八斤,轧成粗末,再和所蒸的药料共和一起,搅匀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为丸,三钱五分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每服一丸,白开水送下。”主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白带淋漓,腰腿疼痛,肢体浮肿,产后身体衰弱,出虚汗发烧。

【作用原理】方中乌鸡、制鳖甲、鹿角胶、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大补阴血,滋养肝肾;人参、黄芪、山药益气健脾,固涩精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养血活血;生地、天冬、银柴胡滋阴凉血,清退虚热;煅牡蛎、桑螵蛸、芡实收敛固涩,止崩止带;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甘草补气调和诸药。本方大补气血津液,偏于补阴,兼清虚热,药性略偏凉。

艾附暖宫丸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艾叶炭、醋炙香附、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酒炒白芍、地黄、蜜炙黄芪、续断。

【剂型用量】

小蜜丸:每次1袋(每袋重6g),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重9g),日2~3次,嚼碎后温开水送服。【适应人群】女性,体质偏虚、偏寒者。

【用药指征】

形貌:面色黯而无光泽,体型偏瘦。

症状:

①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血块;

②痛经,小腹冷痛,热敷则缓;

③久行久站则腰膝酸痛;

④带下色白量多;

⑤神疲倦怠乏力,食欲差;

⑥婚后日久不孕;

舌象:舌淡黯,苔薄。

脉象:沉细弦。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阴道炎、带下症、不孕症等。

【巧用活用】

①合并卵巢囊肿,月经痛甚,血块大,色紫黯者,可配桂枝茯苓丸同用。

②子宫内膜增厚明显,月经量多色紫黯,经行痛甚者,配大黄䗪虫丸同用。

【注意事项】

①子宫有热,小便色黄赤,心烦失眠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色黄者不宜。

②气郁血瘀,胸闷肩紧、经前乳胀、烦躁易怒、大便干结的月经后期、痛经不宜。

③带下量多色黄气秽者不宜。

④有感冒、腹泻等新病时停服。

⑤忌食生冷。

⑥注意保暖,尤其下肢。

【类方鉴别】

艾附暖宫丸——乌鸡白凤丸

相同症状:

体质偏虚女性的月经不调

不同症状:

艾附暖宫丸:经前腹痛,月经量少色黯,平时小腹冷痛,舌色偏红乌鸡白凤丸:月经量多色鲜,潮热盗汗,带下量多,舌色偏淡。

【医案举隅】

1.胚胎停育(李楠医案)

王某,女,25岁。结婚5年,怀孕2次,皆于3个月内停育,夫妻二人赴西医院检查,皆未发现问题,转求中医治疗。患者平素月经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四肢不温。因两次怀孕均十分困难,且发生胚胎停育,导致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先予四逆散服用1周,后转服艾附暖宫丸,期间注意避孕。2个月后月经周期逐渐趋于正常,经量渐增,小腹冷痛明显减轻,手足转温。让其继续服药,可不再避孕。2个月后来电告知发现怀孕,嘱其停药,放松精神,安心养胎。后产一女,出生时体重7斤2两,现(2016年初)已满周岁。

2.痛经(郝林莲医案)

林某,女,30岁,2000年3月12日初诊。经期小腹作痛10余年,喜热喜按,腰酸如折,经色淡紫,量少,平时肢冷。本次月经来潮后疼痛剧烈,持续2~3日缓解,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等。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痛经。口服布洛芬片、氟芬那酸片症状减轻,但每次月经来潮后仍剧烈疼痛。舌淡苔少,脉细。辨证属阳虚内寒,治宜温补下焦。嘱其每晚临睡服艾附暖宫丸1丸。经前2天开始服温经汤,每日1剂,连服5剂。如此服用2个月经周期后,痛经得痊。(《山西中医》2009年12月第25卷增刊)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子嗣方论》,原文如下:“艾附暖宫丸,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痿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服药更宜戒恼怒生冷,累用经验。艾叶(大叶者,去枝梗)三两,香附(去毛)六两(俱要合时采者,用醋五升,以瓦罐煮一昼夜,捣烂分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胎者)、白芍药(满酒炒)、黄芪(取黄色、白色软者)各二两,当归(酒洗)三两,续断(去芦)一两五钱,生地黄(生用)一两(酒洗,焙干),官桂五钱。上为细末,上好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淡醋汤食远送下”

【作用原理】方中艾叶温暖子宫;香附疏肝理气,气顺则血亦顺;吴茱萸、肉桂温经散寒、通脉止痛;当归、川芎、白芍、地黄为四物汤之组合,既能养血调经,又能活血祛瘀止痛;黄芪益气以生血;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全方益气养血,暖宫调经,总体偏于温补。

妇科千金片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党参。

【方剂组成】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剂型用量】

片剂:每次6片(每片重0.32g),日3次。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2粒(每粒重0.4g),日3次,温开水送服。

均连续服14天为1个疗效。

【适应人群】成年妇女,也可用于成年男性。

【用药指征】

形貌:面黯少华,精神不振。

症状:①妇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如脓,或赤白相杂,臭秽;

②阴道瘙痒;

③小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酸痛;

④神疲倦怠,口苦咽干,食欲差;

⑤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或痛经;

⑥病情反复发作;

⑦小便色黄。

舌象:舌偏红或黯红,苔根黄厚腻。

脉象:细滑数。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月经不调、痛经。

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

【巧用活用】

①小腹痛明显,月经血块多,大便干结,舌紫黯,尺脉弦,可配桂枝茯苓丸同用。

②带下伴见经前乳胀痛,胸闷胁痛,肩紧,大便或干或溏,可配逍遥丸同用。

【注意事项】

①白带量多,色清稀,面色苍白,形体肥胖,舌淡胖,苔白腻者不宜用。

②中老年妇女带下赤白相间、臭味重,应先做妇科检查,排除其他问题后再服药。

③哺乳期妇女、孕妇慎用。

【医案举隅】

1.慢性盆腔炎(杨伟君报道)

观察方法: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服用具有清热除湿,补益气血作用的妇科千金片,每日3次,每次6片,口服,并设30例吞服金鸡片作对照组,以2周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3.33%,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成药》2003年第11期)

2.慢性宫颈炎(郑怡真等报道)

观察方法:选择1996年9月以来,在我科进行多功能光谱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例,在外院爱宝疗患者1例。患者年龄27~42岁,已婚已育,其中宫颈重度糜烂2例,中度糜烂5例,轻度糜烂6例。治疗方法:对上述病例采用多功能光谱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妇科千金片,每日3次,每次6片,4盒为1疗程,于治疗后第2个月月经干净后复诊,在服本药期间,未加服其他药物。

结果:治疗后第2个月复查:患者诉阴道排液约2周左右,比以往未加服妇科千金片的患者排液时间有明显缩短,其中13例采用多功能光谱治疗的患者,未诉腹痛及术后不适(1例采用爱宝疗的患者除外)。盆检:阴道分泌物不多,宫颈糜烂表面消失者9例,且表面光滑;5例宫颈重度糜烂的患者表现为宫颈糜烂面基本消失,但表面欠光滑或仍有轻度糜烂,阴道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福建中医药》1997年第4期)

附:

【方剂来源】现代经验方。

【作用原理】此方由两类药组成,一类为清热类,即金樱根、千斤拔、功劳木、穿心莲、两面针,其中金樱根能清热化湿止带,千斤拔、穿心莲清热利湿解毒,功劳木清热凉血,单面针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一类为补益药,即补气健脾的党参,养血活血止痛的当归、鸡血藤。全方既能清利下焦湿热瘀毒,又能扶正托邪,比较适合久治不愈的慢性炎症。

坤宝丸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酒炙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炙何首乌、龟甲、地骨皮、南沙参、麦冬、炒酸枣仁、地黄、白芍、赤芍、当归、鸡血藤、珍珠母、石斛、菊花、墨旱莲、桑叶、白薇、知母、黄芩。

【剂型用量】

水蜜丸:每次50粒(每100粒重10g),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中老年女性。

【用药指征】

形貌:形体偏瘦,面黯少华或潮红。

症状:

①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

②阵发性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入睡难或早醒;

③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视物模糊,目红多眵,健忘;

④咽干,口渴欲饮;

⑤腰膝酸软,关节疼痛;

⑥小便偏黄,大便偏干;

舌象:舌红,少苔。

脉象:细而数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

【巧用活用】

①更年期潮热,早醒,胸闷,乳胀者,可与加味逍遥丸同用。

②更年期腰酸,不能久站,下肢浮肿明显者,可与六味地黄丸同用。

【注意事项】

①恶寒怕冷,关节疼痛,大便稀溏,面浮肢肿者不宜服用。

②汗多怕风,气短乏力者不宜用。

③月经量多色鲜,小便黄赤,白带色黄,阴痒,脉弦有力者不宜服。

④服药期间感冒者当暂时停用。

附:

【方剂来源】本方为明代吴旻所辑《扶寿精方》中女贞丹(又名:二至丸)基础上加味而成。二至丸原方组成用法:“冬青子去梗叶,酒浸一昼夜,粗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待旱莲草出时,采数担捣汁熬浓,与前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夜酒送下一百丸。”功效:“乌发,健腰膝,强阴不足。

【作用原理】此方主要治疗中老年女性肝肾阴亏、虚火亢盛所致的病证。方中女贞子味甘性平,色青黑,隆冬不凋,聚少阴之精,益肝补肾;旱莲草味甘性寒,汁黑入肾补精,益下而荣上,强阴黑发。所加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龟甲均能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地黄、白芍、赤芍、当归为养血活血名方四物汤的组合,配鸡血藤可缓解阴血虚所致的肌肉关节痛;南沙参、麦冬、石斛益气养阴,清肺胃之热;地骨皮、白薇、知母清透虚热;菊花、桑叶、黄芩清肝泻火;酸枣仁养阴安神、珍珠母镇心安神。全方作用:滋补肝肾,养血通络,宁心安神。

坤泰胶囊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

【剂型用量】

胶囊剂:每次4粒(每粒重0.5g),日3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成年人,以女性居多。

【用药指征】

形貌:体形偏瘦,面色偏红,唇红。

症状:

①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怔忡;

②潮热面红,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口渴;

③腰膝酸软,下肢浮肿,或小腹疼痛;

④月经先期,或闭经,或月经淋漓不止;

⑤皮肤干燥,或起皮疹,红痒;

⑥小便黄,大便干结。

舌象:舌红有齿印,苔薄黄,或少苔。

脉象:细滑数。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卵巢功能衰退、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幼稚型子宫、高催乳素血症。

内科疾病:失眠症、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注意事项】

①更年期潮热出汗,汗出怕冷怕风,舌淡黯,苔薄白,脉浮缓者不宜用。

②心烦失眠,多梦,形体肥胖,胸闷胃胀,嗳气频作,舌胖大,苔白厚者不宜用。

③以上见症,若见舌红赤,舌体极瘦极薄者不宜用。

④平素大便稀溏,不可冷食者慎用。

【医案举隅】

1.绝经综合征(陈春娟报道)

观察方法:将绝经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坤泰胶囊,对照组28例给予替勃龙,治疗3个月,用药前后进行改良 Kupperman(K)评分,评估药物疗效。

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K评分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部分绝经综合征症状比较,除阴道干涩坤泰组差于对照组外,其他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7期)

2.月经先期(马春芬等报道)

观察方法:63例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给予坤泰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结果:6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至正常周期(P<0.05)。(《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8期)

附:

【方剂来源】本方实为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的变方。原书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即在此方的基础上去鸡子黄,加了熟地黄、茯苓。

【作用原理】本方由3味滋阴养血药、2味清热泻火药、1味健脾利水药组成,为一首滋阴泻火方。方中熟地大补肝肾阴血;白芍养阴柔肝,且能缓急止痛;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除滋养阴血外,尚有很好的止血作用;黄连清泻心火,安神除烦;黄芩清肝胆之火,且能凉血止血;茯苓健脾利水,针对肾虚水停问题,同时能安神助眠,平心悸。

复方益母草膏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地黄、木香、蜂蜜。

【剂型用量】

膏剂:每次10~20g(每瓶装100g),日1~2次,开水冲化,待温服。

【适应人群】成年女性。

【用药指征】

形貌:面色黯,皮肤干。

症状:

①妇人产后恶露不止,小腹疼痛;

②妇人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黯,有血块,或淋漓不净;

③经前或经期第1天小腹疼痛;

④大便偏干或干结。

舌象: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象:沉细或细弦。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巧用活用】

①产后恶露不止,伴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者,可配归脾丸同用。

②痛经或月经不调,伴有胸闷,肩紧,经前乳胀,大便或干或稀,可配逍遥丸同用。

【注意事项】

①痛经、产后恶露不净,伴见大便稀溏,舌苔厚腻者不宜服。

②月经量过多,色鲜,心烦易怒,小便黄赤,舌红赤者不宜用。

③孕妇禁用。

【医案举隅】

原发性痛经(梁文郁等报道)

观察方法:105例患者均服用复方益母草膏治疗,每次10g,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痛经持续时间的改善,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痛经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摘自《北京中医》2006年第8期)

附:

【方剂来源】本方出自《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成用法:益母草(鲜,干的亦可)四百八十两,川芎四十八两,白芍四十八两,当归四十八两,生地八十八两,木香十六两。上切,洗净泥土,水煎三次,分次过滤后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两清膏汁再兑炼蜜一两成膏。每服三至五钱,开水调下。功效:调经,祛瘀生新。主治:经期不准,血色不正,量少腹胀,产后瘀血腹痛。

【作用原理】方中益母草为妇科要药,量最大,为主药,有活血祛瘀,下恶露,调经止痛作用。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即古代名方“四物汤”的全部组成药味,为养血活血的基本方。木香能理气止痛,常用于胃脘与小腹疼痛症。药味虽少,但力专效宏。为产后常用中成药。

桂枝茯苓丸(胶囊)

【药品性质】处方药。

【方剂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剂型用量】

丸剂:每次1丸(每丸重6g),日1~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3粒(每粒重0.31g),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适应人群】成年人,以成年女性居多。

【用药指征】

形貌:体型偏胖,外观健壮,面色黯红。

症状:

①妇人经前或经期小腹痛,隐痛或刺痛、痛处拒按;

②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多,或淋漓不止,或闭经;

③行经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

④下腹包块,压痛或不痛,界限清楚;

⑤产后恶露淋漓不尽,量少色黯有块;

⑥男子小腹或会阴部坠胀不适,小便不畅;

⑦头晕头胀,大便干结,解而不畅。

舌象:舌色紫黯或有瘀点。

脉象:沉涩,或尺脉弦而有力。

【适用病症】

妇科疾病: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囊肿、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输卵管囊肿、药物流产后出血不止、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内科疾病:高血压病、梅尼埃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

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巧用活用】

①痛经而伴有胸闷,肩紧,经前乳房胀痛者,可配逍遥丸同服。

②卵巢囊肿伴小腹冷痛,喜热敷,足冷腰酸者,可配艾附暖宫丸同用。

③慢性盆腔炎疼痛、包块明显者,可配少腹逐瘀颗粒同用。

④痛经而伴有痤疮,疮疹色红,心烦易怒,食欲差者,可配小柴胡颗粒同用。

【注意事项】

①痛经、崩漏,经色鲜红或淡红量大,无血块,腹不痛者不宜用。

②子宫肌瘤,腹不痛,面色苍白,怕冷,大便稀溏,小便色清淡者不宜用。

③闭经,面色无华,乏力,失眠,舌淡嫩,脉细弱者不宜用。

④孕妇慎用。

【类方鉴别】

桂枝茯苓丸——大黄䗪虫丸

相同症状:

子宫肌瘤闭经

不同症状:

桂枝茯苓丸:盆腔有积液,或肠道充血水肿

大黄䗪虫丸:面目黯黑,肌肤甲错,不能饮食

【医案举隅】

1.痛经(大塚敬节医案)

25岁处女,每月因月经而烦恼。妇科认为由于子宫后倾,与卵巢有粘连,需要手术治疗。腹诊,右下腹部有牵引性压痛,血色不佳,故与当归芍药散。服药2个月病情无变化,于是更方用桂枝茯苓丸。当月行经不痛,1年后结婚。(《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2.子宫肌瘤(赵明锐医案)

张某,女,45岁。半年前发现腹部有一体积渐增之肿块,并伴有腹痛、月经不调、白带多等症。近来肿块更日益增大,约有8cm×8cm×10cm大小。曾经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拟去大医院手术,但因床位太紧,故先试以中药治疗。以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制丸药一付。服用一月。服完后,又到妇科检查,肿块缩小到3cm×3cm×5cm,已无做手术之必要。又照前方继服二付丸药,肿块消失,诸症痊愈。(《经方发挥》)

3.不孕症(矢数道明医案)

战后不久1948年,山犁县由不孕症患者领来3人,3人皆治疗成功。这些人因为婚后4~8年间,一次未妊娠。皆体胖,外观健壮,颜色亦佳,下腹脐旁有压痛及抵抗,且有子宫内膜炎与卵巢炎等既往史。断定为瘀血,3人皆服桂枝茯苓丸,1~2月内妊娠,非常愉快幸福。(《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4.更年期综合征(矢数道明医案)

48岁妇女,去年起月经不调,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接受激素注射。主诉性急,外出颜面蓬乱,蹒跚眩晕,不能行走。天气变化时,则症状加剧。头痛,心动悸,腰痛,左下腹牵引痛,头昏眼花,头部肌肉酸痛,足部发热浮肿,苦不欲生。身体营养良好,颜面色红,脉沉而坚,腹充实,在脐旁至脐下不仅有硬结,而且有抵抗压痛,瘀血症状显著。数年前血压约210/110mmHg,初诊时170/110mmHg。用桂枝茯苓丸10日,上述症状减轻,血压降至140/95mmHg,腹症好转,服用数月痊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5.白内障及中心性视网膜炎(矢数道明医案)

30岁妇女,主诉去年11月视力障碍,一般认为白内障及中心性视网膜炎。历访各医院眼科及眼科名医,均宣告为失明不治之症。头痛,肩酸痛显著,月经期更为剧烈。反复数次人工流产,腹部脐旁有显著瘀血症状。服桂枝茯苓丸料10日,肩酸痛、头痛及头颈酸均消失。20日后视力恢复,1个月后能够打乒乓球,此后继服2个月后,可以读报,4个月后视力恢复至0.9。经治医师甚为惊奇,大家确认系中医之效果。(《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6.梅尼埃病伴高血压症(矢数道明医案)

竹某,37岁,女,在学校工作。初诊:1978年4月。体格肥胖,身高153cm,体重60kg。有子女2人。8年前生第2胎后不久患附件炎,从此开始发胖。主诉为眩晕及耳鸣,曾被诊断为美尼尔氏征(梅尼埃病)。易上火,有白带,自发胖后血压也升高。初诊所见为脉弦,腹满有抵抗,呈瘀血证候。血压175/110mmHg,未服用降压药。根据腹证,投给了桂枝茯苓丸料。服药1个月后,眩晕、耳鸣减轻,血压下降到160/93mmHg;2个月后降到140/85mmHg;一年后降到135/80mmHg;一般症状好转,食欲良好,体重未减少。此为梅尼埃病及高血压症服用桂枝茯苓丸料而顺利治愈的一例。(《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7.肠炎便血(史欣德医案)

某男,18岁。2016年5月15日初诊。患者自十一二岁起,大便常少量出血,今年2月开始出血量增多,便前便后肛门滴血,色鲜,便时不痛。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炎症改变,距肛门6cm出充血水肿,有浅溃疡。平素食欲正常,时有腹胀,口干,刷牙出血,手足冷,汗多,喜欢辛辣饮食,不喜欢冷食,但食冷无碍,舌尖红如杨梅状,苔白腻,脉弦。查体型中等,面色偏黯,表情沉闷。追问情况发现自幼父母离异,由母亲扶养,学习与经济压力大。因要去国外学习,服汤剂不方便,嘱用:桂枝茯苓丸与加味逍遥丸,按说明书量,每日2次,空腹服。2016年7月12日来信告知,陆续服药近2个月,大便出血痊愈。

8.痔疮(史欣德医案)

朋友赵某,女,42岁。2015年5月26日电话求诊。主诉痔疮发作,肛门痛甚,有突出物,大便带血,解而不畅,坐卧不安,非常痛苦。开汤剂乙字汤,同时加服桂枝茯苓丸,按说明书量服。2015年5月31日来微信说:“药已服完,血栓外痔有缩小,不太疼了,但肿块还在,触之有一个柱状的结节,最近这两天大便很急,不太成型。在上周六突发血栓外痔前我本已有混合痔十几年了,平时不经常出血。我觉得这次发病可能跟太疲劳有关系。”遂嘱改用:早中饭前服补中益气丸各1袋,桂枝茯苓丸继续按说明书量服。

结果:2015年6月11日来信:“服药10天,血栓外痔基本好了,摸着只有绿豆大一点的硬块了。大便也成型了,不出血了。这么简单、便宜就解决了问题,真是太感谢您了,我还需继续服药吗?”嘱:停药观察。

附: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作用原理】此药主要治疗下腹部瘀、热、水互结造成的多种病证。方中桂枝辛温,能温经通络,血得温则行;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芍药养血活血止痛;茯苓淡渗利水,可解决下腹部器官组织的水肿、渗出问题;丹皮泻火凉血,活血止痛,改善局部组织的炎性发热。丸剂缓图,对人体下腹部器官的各种慢性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