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就是营销人,同样的用词,不一样的内核! 本篇文章有点深奥,我已经尽量用比较通俗的话语和多个例子来为你讲解,能不能在本文有所收获,就看你个人了。 如果你是营销人,或者想成为营销人,千万不要相信读了哪几本书,看了某个大师的视频,或者听了某一个大咖的分享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为那样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开公司,做大生意了。 因为你除了掌握应有的知识点,你还得拥有“三观视角”。 你一定要搞清楚,学习的背后的“道”、“法”、“术”,以及如何用“势”、用“器”,你还得找到“魂”。 道:本质、原理、框架... 法:方法、流程、机制... 术:案例、技术、技巧... 势:学什么、怎么学、跟谁学? 器:工具。 魂:使命、兴趣、出发点... 那么三观视觉是什么呢? 1、宏观 2、平观 3、微观 一、宏观 比如锤子手机,比起小米手机同样是近几年的新手机品牌来说,不管是性能还是档次明显还是要好上那么一点,还找了王石这些大佬来站队,可是销量就是才几十万,上不去。 知名度倒是挺大的,可是销量还比不上什么努比亚,酷比这些品牌。(估计我说的这两个品牌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吧?) 原因就是缺少了战略规划,宏观的策划能力。 仅靠优化用户体验,可以赢得小众市场,但打大的战役。靠的就是宏观布局的能力。 二、平观 平观就是我们做营销要掌握的基本套路。 比如:营销策略、执行模板、营销工具、方案模型、用户分析以及营销流程的搭建等等招数和套路。 包括你在书店看到的用户需求、功能定位、流程图制作、项目管理、店铺运营、数据分析、产品销售等等都是属于这种类别。 也就是平常营销策划都有可能用到的玩意。这些可以帮助你爬到半山腰,但很难让你登上金字塔的顶端。 三、微观 做到微观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高手。 所有完美的结果都是通过一个个细节给构造出来的,是真正最了解产品的人才能做出来的。 如果你想成为掌握微观的高手,我推荐你看一部电影《寿司之神》。 这是一个纪录片,里面讲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是怎么带徒弟的。 跟小野学习做寿司,第一个就是练习用手拧毛巾,拧不好毛巾,鱼都不能碰; 之后再学用刀,料理鱼。然而十年之后,徒弟才能够资格煎蛋。 十年的基础训练完毕,学徒煎蛋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满足师父的标准。 直至再次过了4个月,经历了200多次失败之后,学徒才做出第一个合格的成品。 如果是你,你能清晰说出那200个失败品和唯一的合格品之间的微妙的临界点吗? 举一个更好理解的案例给你: 同样是开面馆,别人的面条煮好之后都在冷水里过一遍,而你还是循规蹈矩的做好就给客户端过去,结果会是什么? 别人的翻台率高你好几倍,接待的客户比你多好几倍,所以别人每天的营业额比你高出几倍。 这些就是微观体感,差之毫氂失之千里。 想要贯彻微观的体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去亲身体验别人的营销,经历越多,感受越明显。 想要成为高手,掌握平观和微观就可以了,如果你想自立门户,称霸武林,成为风向标,宏观能力更为重要。 雷军就是这样利用自己的宏观画好了宏图才整合了大批的“高手”为己所用。 懂了就懂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还不错,你有所收获,借你友谊之手,把好东西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圈子越优质,你的能量和财富自然水涨船高。 作者:何启志 谋局学创始人,谋局系列三部曲《暴富文案》《魔性营销》《科学创富》,一个立志在新时代帮助千万中小企业持续良性发展添砖加瓦的85后。 |
|
来自: 昵称660974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