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京城——炒呀炒. 炒窝头

 沈维鑑 2019-10-05

舌尖上的京城——炒呀炒. 炒窝头

眼下一些国人的行为,颇像儿时玩的游戏“找朋友”。确切讲,那应该是“校园集体舞”,即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儿站好,几个孩子在圈内边唱边转着圈儿跑跳,那歌词是:“找呀,找呀,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行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那些天真活泼的男孩儿、女孩儿边跳边唱,那热情欢快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可以跳到唱到“无限高潮”。如今,一些国人的炒作本事,比昔日那些小朋友的激情要热烈百倍、千倍……不把一个人或一种事物等炒到辉煌的“极限顶峰”誓不罢休!不把一个人、一个事物炒到本来面目皆非誓不罢休!我认为“炒”和“能炒”,由人的各自本事和本性决定,但是建议:要是把“人”或“事物”炒得面目皆非,最好就连其“名称”也改了吧!

以上这段儿“蹩脚”的开场白,其实就是为了欢迎一位“食品领域”的普通“主人公”出台,这就是“炒窝头”,一种平民百姓的普通吃食。说它是北方人吃食也好,是老北京人吃食也好,反正昔日不少老北京人,尤其是平民百姓的“餐桌”上少不了它!

舌尖上的京城——炒呀炒. 炒窝头

说到这儿,咱就得强调一下,谈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按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和食品被“炒”得阴阳颠倒的世情看,那玉米面窝头可是珍馐美味啦。但是从窝头诞生之日起,却始终和一个“穷”字挂钩儿、和“穷人”心连心。要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忆苦思甜”会上,不少单位为了不忘本,都把吃玉米面儿窝头当作“忆苦饭”来吃呢!所以大概“窝头”本身也没想到,它今天被一些国人这么肆意“炒作”,竟应了中国一句歇后语: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啦!而随着“窝头”地位的不断提高,那昔日的“炒窝头”更是“千样儿配料”、“万样儿做法”,“配料”、“厨师”等,可就把这“窝头大爷”伺候得享受“皇上”待遇啦!

本人对于“炒窝头”的历史和做法,也是一知半解。听说其起因大概就是“穷则思变”,人们把那窝头变换吃法儿,也就发明了“炒窝头”。从我儿时接触的邻里之间的老北京人及我家的炒窝头做法,基本是大同小异。估计是旗人的“穷讲究”吧(我的邻居不少是旗人),经她们手做的炒窝头,那真是有品位。据我观察,她们首先把剩下的窝头切成一个个小方丁儿,然后放在油锅里反复翻炒,直到那一个个小方丁儿表面都变得焦黄酥脆、油乎乎的。有的人这道“工序”简直就是“油炸窝头”,使那小方丁儿都油汪汪的。接下来就是在锅里放油,油热后放进葱花儿煸锅,再放进虾皮儿和过油的窝头、盐反复翻炒,快熟时再放进韭菜末儿。于是炒熟的窝头油汪汪而入口不腻,香喷喷诱人胃口,焦脆松软相杂加之油香、葱香、虾皮儿等香味儿,那口感非常鲜美入味儿!我最爱吃我母亲做的炒窝头。我母亲逝世后,我家炒窝头的“技术权威”当属我妹妹啦。我太太也会炒窝头,但是那味道和口感就显出水平差啦。炒窝头配稀粥,干稀搭配吃起来更爽口。想起那炒窝头,我觉得可能是玉米面不太“吃油”吧,所以过油后再炒的窝头丁儿,才能吃起来感到表面儿油酥焦脆而内里松软。

舌尖上的京城——炒呀炒. 炒窝头

如今,听说很少有家庭再做炒窝头,曾吃过炒窝头的人家不再做,那些没做过炒窝头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就更不会做“正宗”炒窝头了。倒是在有些饭馆还有炒窝头这一主食,但是那纯粹都是“现代化”的或“新型”的炒窝头了。说它还是炒窝头,是因为毕竟要把玉米面窝头放在 锅里“炒”;要说它是“炒窝头”,却从做法和用料上,与昔日的炒窝头似乎不沾边儿啦!我曾在不同饭馆都点过炒窝头,那真是“各家有各家特色”。首先,其“外观”已经不是什么“窝头丁儿”啦,有的是“长条形”;有的是“块儿”状;有的就是大片儿的“窝头片儿”。在配料上那是真讲究,什么香肠、腊肉、火腿、鸡蛋、胡萝卜、洋葱、黄瓜丁、辣椒、生菜等;做法儿也五花八门。所以我上述谈到让“窝头大爷”享受“皇上待遇”,真是名副其实。要说这是一道吃食,那一点不错,实际上你就是把什么菜料放在锅里炒熟,都可以算一道菜,吃在嘴里也有点“味儿”。但是你要让我们这些吃过昔日炒窝头的老北京人来吃,丝毫也感觉不到 昔日那炒窝头的味道和口感了,就是凑合着吃,怎么也没胃口。所以,如果想吃炒窝头,就自己家里做;如果看见那些饭馆里的“炒窝头“,干脆就直接说“拜拜”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