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应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老板、股东、员工......

 思维智慧院 2019-10-05

这里是通俗易懂的“消费资本论”系列讲解(四),今天我们从资本的多样性这个话题,来探讨一下“谁应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

谁应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的头脑里会闪过什么?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企业的利润当然都是归老板所有,这还用问吗?或者说是股东所有,在市场经济下谁参与了投资,利润就归谁所有啊。

但事实真的应该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从“资本多样性”的角度来看看,到底谁还可以参与利润的分配?

//

资本的多样性

//

资本顾名思义指的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经济量,凡是可以获取利润之物的都是资本。

资本最早的形态是“货币”,即货币资本。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这样描述到“当货币变成剥削手段时,即转化为资本”。但货币是唯一的资本吗?

马克思提出工人的劳动也创造了价值,即剩余价值,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也即工人的劳动也能够创造价值,也应该是一种资本,这种资本形态不同于货币资本。工人的劳动是后天获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投入必需的生活资料和学习而获得的,这种能力能够创造价值,也是一种资本形态。

因此,我们先来回答“货币是唯一的资本吗?”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货币不应该是唯一的资本形态。资本应该是多样性的

//

资本多样性的具体内容

//

《消费资本论》正是从资本的多样性来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的起点,陈瑜教授考察了资本的定义,并提出要“重新认识资本,更新资本观念”。在《消费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中,陈瑜教授提出“资本”是一个总的概念,是具有多种资本属性要素的统称。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动力的资本,它对市场经济发展投入的不仅仅是生产性资本要素,还包括知识性资本要素和消费性资本要素。,陈瑜教授还提出必须对资本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地细分研究,进行分类分析、梳理、界定不同属性的资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不同属性的具体的资本形态。

通过资本内涵的研究,陈瑜教授得出以下结论:

  1. 资本是包括多种属性资本要素的聚合体,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动力的资本要素,并不仅局限于一种属性的资本要素。它包括生产性资本要素、知识性资本要素和消费性资本要素。

  2. 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投入的三种属性的资本要素,逐渐分别形成生产性资本(简称:生产资本)、知识性资本(简称:知识资本)和消费性资本(简称:消费资本)。这三种资本是以资本要素这一共性为特征,以资本要素属性的分类为依据形成的具体资本形态。

  3. 资本的三种具体形态的演进,是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相对应的。它们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通过这一结论,我们看到,陈瑜教授的研究突破了人们对资本的传统认识,对资本的内涵和形态进行细分。细分后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种资本形态。

  • 货币资本是人们对资本最早的认识。这个就不用细讲了。出资人即货币的投入者即为货币资本股东,他们投入货币或者出让了货币的使用权,购买了生产资料,完成了商品生产的准备过程。

  • 知识资本,是以知识形态表现的资本。即所有技术性、知识性的劳动投入,这些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并最终凝结在生产资料上,成为新商品价值的一部分。通过知识资本的投入,完成了商品的生产过程。

  • 消费资本,是资本的第三种形态。即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用手中的货币换取了商品的价值,购买了商品,最终完成了商品价值的增值过程。通过消费资本的投入,商品的价值得以最终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商品价值的实现是由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三种资本都应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

三种资本的归属问题

//

那么,这三种资本又分别归属于谁呢?

首先货币资本是归属于货币的出让人,谁投资谁受益,即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股东。知识资本是归属于投入技术性、知识性的劳动的人,他们主要是企业的员工,也包括投入实际工作的老板。消费资本是归属于消费者,他们用手中的货币换取了商品的价值,最终实现了商品价值的增值。

现在再来看,谁应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问题,是很清晰了。老板和股东应该参与分配,员工和消费者分别作为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的主人,也应该参与利润的分配。这种新型的分配制度,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

//

资本的多样性的好处

//

首先员工能够以知识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将有利于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老板和股东出了货币资本,员工贡献了知识资本,他们之间是一种公平合作的关系,企业盈利了大家以各自的贡献度参与利润的分配。换句话说,就是实现员工持股,让员工也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在现实中,员工持股的案例已经非常多,很多企业为了激励员工,设定了股权激励,让衡量员工贡献值的基础上分配给员工一定的股份。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华为公司的员工全员持股计划。华为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人才和技术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华为公司制定的全员持股计划是对知识资本的一种尊重,是对知识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

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让员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原有货币资本股东的利益。因为,利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来的,没有企业员工的辛勤付出和主人翁精神的贡献,也不可能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对员工知识资本的尊重,让员工参与利润分配,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干劲,从而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其次,让消费者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构建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共赢关系当消费者购买了企业的商品,按照消费者的消费额度进行记录,并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贡献值使其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企业可以将利润的一定比例拿出来,按照消费者的贡献值进行利润分配,消费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参与利润分配,相当于消费者也获得了企业一定的股份。在传统的买卖关系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买卖双方是对立的关系,而消费资本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也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关系。消费者由于长期在企业消费,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据消费者的贡献参与利润分配,对于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和长期合作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企业角度来看,消费者既是企业的客户,也是企业的市场企业商品是否销售出去,企业是否能够存活,这些其实都取决了消费者对本企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企业不仅要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商品,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同时还能够建立同消费者之间共赢的关系,这对于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提高市场份额,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消费者而言,过去消费只能花钱,减少自己的储蓄和可支配收入。而现在消费变成了资本,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企业的利润分配。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他们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需求信息,促使企业改进产品功能、工艺和流程,提高经营效率。

//

本篇小结

//

总而言之,资本的多样性带来利润分配的多元化,可以改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变为平等合作的关系;可以改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使买卖双方由对立关系变为平等合作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建立起更加公平的、更加和谐的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讲解就到这里,精彩内容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