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七律《题郑县亭子》读记

 小河西 2019-10-05

杜甫七律《题郑县亭子》读记

(小河西)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六月,时杜甫移官华州,任司功参军。郑县:唐为华州治所。【《元和郡县图志》卷2:“华州,华阴四辅。…西至上都一百八十里。东至东都六百八十里。东至潼关一百二十里。……管县三:郑,华阴,下邽(guī)。”】郑县亭子:郑县西一游亭。【《老学庵笔记》卷6:“先君入蜀时,至华之郑县,过西溪。唐昭宗避兵尝幸之。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爱。亭曰西溪亭,盖杜工部诗所谓'郑县亭子涧之滨’者。亭旁古松间,支径入小寺,外弗见也。”

题郑县亭子(杜甫)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注释】户牖(yǒu):门窗。《淮南子-氾(fàn)论训》:“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咏怀》(晋-阮籍):“蟋蟀在户牖,蝼蛄鸣中庭。”

发兴:激发诗兴。《园中秋散》(南朝宋-鲍照):“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春日江村》(杜甫):“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云断:《绵州官池赠别》(唐-卢照邻):“野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秋思》(李白):“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岳莲:西岳莲花峰。【《太平御览》卷39引《华山记》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赠禅友》(唐-李洞):“树杪开楼锁,云中认岳莲。”

大路:指入关通道。【《资治通鉴》卷118胡三省注:“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谿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操恶路险,更开北路,遂以北路为大路。”

长春:长春宫。唐行宫名。【《元和郡县图志》卷2同州朝邑县:“长春宫,后周武帝置。隋大业十三年,高祖起义兵,自太原舍于此宫,休甲养士,而定京邑。”

趁:追逐。《重过何氏》(杜甫):“溪喧獭趁鱼。”《题美人》(唐-于鹄):“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幽独:静寂孤独。《九章-涉江》(屈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久雨期王将军不至》(杜甫):“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大意】郑县亭子在西溪滨,登上亭子凭窗远望诗兴新。西岳莲峰北临大路白云横断;天气晴朗杨柳茂盛笼罩长春。巢边的野雀合起来欺燕;花下的山蜂从远处飞来蛰人。俺真想把青翠的竹子题满诗,只怕入夜独处更让俺伤心。

【诗意串述】此诗首联点题。郑县亭子在溪水之滨,登高远望,诗性大发。次联写远景。云断华岳,柳遮长春。(“断”、“暗”二字表达情绪。)三联写近景。野雀欺燕,山蜂追人。(似有寓意。朝中“群欺燕”、“远趁人”的事儿不少。杜甫移官华州或也有“群欺燕”的背景。杜甫曾怀疑:“移官岂至尊?”)末联照应“发兴新”收结。欲题诗满青竹,但天晚了,独自一人在这幽静处,俺怕伤心。此诗中二联写景,情景交融,意蕴丰富,耐人咀嚼,准确表达了当时作者心情。末联竹叶题诗,与首联“发兴”对应。前后照应,结构谨严。(按地名平仄不拘原则,可认为此诗合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