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锐游戏视野钧平
三国时期除了诸位豪杰表现出色,成为众所周知的英雄之外,其实还有许多山川河流被列为军事战略地,比如定军山,就是诸葛亮死前指定埋葬的大山,然而在诸葛亮生前还视另一座山为军事要地,想北伐就一定要夺取下来,而此山就是祁山。
这一座山跟北伐时期的诸葛亮有着一段历史渊源,当年他写出师表,兴师动众北伐,在路上遇到祁山,于是视为重要的军事要塞,牢牢的握在手中。根据历史记载诸葛军师一共启动过5次北伐战争,因此就有了蜀军六进六出祁山的典故,那么祁山对诸葛军师来说,为何那么重要,如今的祁山又在何方呢?
真实的祁山位置在我国甘肃的礼县地区,从山形地貌来看此山称不上雄伟壮观,不在百川名山之列,但是诸葛亮能看中的地方必有他的道理。如果拿西藏地域的100公里险恶山脉跟祁山比较,只有25多公里的祁山几乎微不足道,以步兵行进跨越祁山仅需半日左右时间,大家纵观一下祁山所在的地理位置,很明显它一个驻守天险的军事要地,而且还与丝绸之路、渭河相连,祁山至陇右东面又接邻秦川,蜀军如果从祁山路线北伐魏军,足有望实现侵食魏国的大计划,因此可通过此法先派兵占据陇西,之后再慢慢向曹魏国土等地逼近。
基于一连数次北伐战争都失败,诸葛亮可能也考虑到是粮草运输的困难所影响战局,这个我们可以从一句古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得出结论,其证明了当时蜀军所走的道路是非常艰难的,况且还要把拉扯马车,把上面的厚重粮草给运输过去。由于蜀道太难行,自然就会导致后勤队伍补给跟不上,而主力军队没了粮食草料势必举步维艰,所以说这是导致北伐魏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选走祁山这一条路线就不同了,首先能避开魏国主力军队不说,重要是祁山道路比较宽畅平坦,给运粮辎重队减低了很多压力,加之祁山之路没那么多天险阻碍易于行军骑马。这时蜀国若从西南路线进军的话,可直达羌中古道,故而举兵临近南安郡开始给魏兵造成必要威胁。
另外蜀将魏延就曾在此处的阳溪地域打败魏国的郭淮,而姜维跟司马昭对战之时也于附近的铁笼山取得胜利,这些方面都可说明,蜀军在西北布阵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把祁山定位军事战略要点。诸葛亮把北伐战争称作“兵出祁山”,其充分说明祁山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同时祁山带来的各方面优势都会对蜀军有利,如那里的祁山堡路线就是一条去往陇西方向的要道,谁占据此地就等于掌控陇西关卡,夺得天水与西和地域的主导优势。
另外祁山还拥有水运的地理优势,礼县地区有一条汉水流过,这足可让辎重粮草队通过船只运输,以此减轻人力马力,而且速度还比走山路快多了。由于祁山能够提供如此之多的交通便利,这才使得诸葛军师6次进来实地勘察,并且他本人表示非常满意。后来,蜀军按计划占领祁山,为此差一点就能令北伐大计宣告成功,可惜战争之事风云变化莫测,成败牵连着许多因素,就算有时候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也见得就能成功,当年蜀军经过祁山,进攻魏国,最终还是在街亭失利,从而导致后面的一连串败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