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上海阅读建筑,这些经典线路你可以漫步!

 cxag 2019-10-06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

要真正读懂上海,

就必须走进一条条梧桐浓荫里的小巷,

看一幢幢风情万种的各式建筑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推出

87条建筑微旅行线路

这个假期,就挑选你感兴趣的去走走吧

寻源红色初心之旅

上海陈毅广场——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上海黄浦剧场——上海扬子精品酒店——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新天地——韬奋纪念馆——周公馆——思南公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推荐打卡地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宛若无言的丰碑,追念着由1840-1921年、1921-1949年以及1949年为上海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三根巨柱象征着永垂不朽,这是根据上海市政府为书写碑文而定的。

地址:外滩黄浦公园内,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上海的前世今生:远古上海风貌、古代上海精华、近代上海风情……一份长达6000年的历史画卷在这里展开!以基本陈列为主的东楼设“序厅”“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个常设展厅,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共陈列展示文物约1000余件/套。全面展现上海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

地址:南京西路325号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是一幢建于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也有着石库门特有的红色青色红色砖墙。这也是介绍中国共产党诞生史迹的革命旧址纪念馆。建于1952年,由“一大”会议室、中共创建史陈列室和革命史专题临时陈列室3部分组成。

地址: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周公馆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基本陈列展厅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9月30日恢复开放。馆方对展厅、展品、展项进行优化调整,“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小小的空间里,设计了不少新的亮点。新增的“雾海明灯”展览主题墙、形象生动的动画触摸屏,游客还可以扫码获得好看又好听的“文物故事”。

开放时间:9:00~16:00;全年免费开放,周一闭馆

地址:黄浦区思南路73号

门票:免费

游走城市文脉

静安公园→中福会少年宫(嘉道理公馆外观)→穿行愚谷村体验上海弄堂故事→涌泉坊(外观)→四明别墅→申石伽旧居(外观)→东方经济图书馆旧址(外观)→百年救火会→百乐门→刘长胜故居

推荐打卡地

中福会少年宫

曾是英籍犹太富商埃利·西拉斯·嘉道理爵士的私人住宅。整幢房屋通体使用大理石作为建材,因而被称作为“大理石宫”。1953年6月1日由宋庆龄女士创办的“中福会少年宫”使得这里“重获新生”,自此以后“大理石大厦”成为了无数少年儿童心目中的难以磨灭的“圣地”。

地址:延安西路64号

愚谷邨
“愚谷邨”是1934年由广东潮阳人陈楚南投资开发,“邨”是“村”的异体字,含有城市里的乡村之意,也有乡村城市化的寓意。愚谷邨曾居住过很多历史文化名人,65号先后住过的著名作家就有魏金枝、唐克新、茹志鹃和王啸平夫妇及王安忆,37号曾住过著名画家应野平;二十年代影星黎明晖夫妇、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沙莉和凌之浩夫妇、奚美娟、著名口琴演奏家王庆隆,1936年,周璇和严华结合之初也定居于此。

地址位于乌鲁木齐北路的愚园路西南角

百乐门

百乐门舞厅,又称“远东第一乐府”,巨大水晶吊灯、弹簧木地板、经典玻璃舞池…它也是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上海建筑之一。百乐门所在的静安寺,中西文化交融,海派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外显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也隐藏在人们的怀旧情怀里。
地址:愚园路218号
骑游上海——文化休闲之旅

聂耳音乐广场→徐汇艺术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黑石公寓→爱庐→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永康路休闲街→大可堂→尚街LOFT→上海中国画院→建业里→院士弄堂→夏衍故居→朱敏堂旧居→国际礼拜堂

推荐打卡地

黑石公寓

黑石公寓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成于1924年,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一栋带有显著巴洛克风格的公寓住宅,亦名复兴公寓、花旗公寓。建筑四层,主立面左右对称,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色石材,据传“黑石公寓”由此得名。
地址:复兴中路1331号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这里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这里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入驻此地。1963年,在陈毅同志的关心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至此,拉开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华丽大幕……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中还有民间艺术家们当场制作绒绣、顾绣、剪纸、面塑、灯彩等艺术创作。

地址:汾阳路79号

开放时间:9:00-17:00(16点停止售票)

门票:8元

夏衍故居

1949年至1955年间,夏衍曾在乌鲁木齐南路这座建于1932年的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式风格花园住宅居住,这里见证了夏衍在上海生活、工作与创作的重要轨迹。201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一层为主题陈列,以“夏衍与上海”为主题,梳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以其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特质的历史事件为主线进行展陈。

地址: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178号二号楼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场)


艺海拾珠之旅

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国际舞蹈中心

推荐打卡地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浦西最大市级美术馆,是上海艺术的坐标之一。全馆一共6个展厅,4个固定展厅将常年展示刘海粟创作、收藏作品,刘海粟的艺术人生及上海美专史料,2个临时展厅可展示国内外各类艺术展。
地址: 延安西路1609号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整个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园区内,聚集了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及附属舞蹈学校4家单位,包括2个面向市场运营的剧场和6幢保护建筑作为面向国内外的舞蹈艺术公共服务平台。被誉为“舞蹈家园”的新文化景观。

地址:长宁区虹桥路1650号
聆听虹口

虹口龙之梦—四川北路—甜爱支路—山阴路—四川北路—多伦路—四川北路—东江湾路—宝山路—横浜路—东横浜路—海伦西路—四川北路—塘沽路—大名路—黄浦路—浦江饭店

推荐打卡地

多伦路

由鲁迅公园往南不远,有一条弯弯的呈L形的小马路,全长不过550米。这条路上不仅留存着许多具有异国风情的海派建筑,还保存着众多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故居。多伦路是一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路段,被誉为“现代文化重镇”。不要觉得这里只是一个文化重镇,多伦路上的情报故事真是不要太异彩纷呈。周恩来率领中央特科消除顾顺章叛变的影响,陈仪在花园别墅策反汤恩伯等等。这些貌不惊人的遗迹,正是当时留下的一批珍贵的红色遗迹。

山阴路

全长651米,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不似四川北路那样繁华喧嚣,安静得可以聆听与感受它的百年历史。而路边林立的各式近代建筑,使其堪称近代民宅“博物馆”。鲁迅、瞿秋白、茅盾等都曾居住于此。如今的山阴路依然维持着,这种安静的殷实与文化的体面。其实,它还是一条低调的老派美食街。两家“光头”、万寿斋、红玫瑰食品厂,依然能找寻到小辰光的味道。


杨浦百年工业之旅

黄浦码头旧址——瑞镕船厂(上海船厂,最多船坞修造厂)——英商怡和沙厂(上海最早外商纱厂)——-杨树浦水厂(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渔人码头(上海最大渔业加工交易场)——祥泰木行旧址(上海最早进口木材加工厂)——上海电站辅机厂(中国最大电站辅机专业厂)——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厂)——上海制皂厂(远东最大制皂厂)——上海煤气公司杨树浦工场(杨树浦煤气厂,远东最大煤气厂)——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杨树浦发电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国际时尚中心,外商中国最大棉纺织厂)——亚细亚火油公司仓库旧址

推荐打卡地

东方渔人码头(原上海鱼市场)

东方渔人码头位于黄浦江、杨树浦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沿江岸线长度约700米,其前身为1935年始建于复兴岛的昔日“中国第一海洋鱼货市场”——“上海鱼市场”。

杨树浦水厂

1883年5月竣工,是上海最早的水厂,也是中国第一家采用地表水源的自来水厂,有关中国最早地表水厂的档案就保存在这里。杨树浦水厂生产设施和办公辅助用房外形保持红、黑、白相间的,城堡式样的英国古典建筑艺术风格,是黄浦江“三沿十景”中“城堡滴翠”的所在地,2013年5月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杨树浦路830号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原为裕丰纺织株式会社,上海国棉十七厂所在地。一块块清水红砖堆砌而成的纺织车间,一级级台阶拼接而成的运输通道,既保留了上世纪20年代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年轮,又融入了当代时尚的审美元素。现在已成为上海文化创意的时尚地标。这里也坐拥360米黄浦江岸的无敌江景,还有来自奥地利的珍得巧克力剧院。
地址:杨浦区杨树浦路2866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