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赈灾为什么一般都是熬粥而不是做干饭?看完心里有底了

 昵称413468 2019-10-06

中国历史上每当某个地区粮食欠收或者天灾人祸造成饥荒之后,当时的统治阶级基本上都会采取积极的赈灾措施,一方面责令户部赶紧调拨赈灾粮发往灾区,另外一方面责令当地地方官吏维持好当地灾民的情绪,最后还会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灾区亲自指导发放赈灾粮和解决灾区百姓温饱问题等工作。

古代帝王也想让赈灾之时,给灾民做干饭,让灾民吃饱喝足不再受饥饿之苦,粮食实在没有那么多,毕竟古人都是靠天吃饭,粮食产量勉强能维持生计,遇到大灾之年,颗粒无收,只能用粥来维持人基本的生存。

而官府赈灾所用的粮食,主要便来自于朝廷拨付和官绅捐赠,但如此环境之下也会有官员在中间进行克扣,更有甚者还有人本身不是灾民却冒充灾民去贪关系着灾民生命的粮食,赈灾粮食更会少得可怜。

施粥的量是有限的。灾民越来越多,而粥棚的量也就那么固定的一些。这也就意味着有很多灾民实际上是吃不到粥。最后很多灾民都死在粥棚里。这并不是夸张。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这种事。粥棚给了人希望。但需求希望的人多了,那希望就成了绝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