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隆中对在三国战略中到底有怎样的地位?

 数字人生6688 2019-10-06

趣历史杂谈今天09:05


隆中对对比疲曹策——疲曹策无异于作茧自缚

近讨公孙瓒,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未可动也。宜务农息民,先遣使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

——资治通鉴

沮授认为袁绍与公孙瓒连年征战,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也因此疲惫不堪,,此时如果再出兵进攻曹操,那就是穷兵黩武。应该先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同时派兵骚扰曹操,让曹操无法休养生息,最后以逸待劳击败曹操。然而笔者认为,沮授的策略有很大的问题,无异于作茧自缚。袁绍虽然占据了冀、青、幽、并北方四州,看似实力强大,然而除了进攻曹操,他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了。曹操虽然实力略弱于袁绍,但他也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刘备等人,占据了中原四州,地盘并不比袁绍小。

官渡之战前,宛城张绣又投降曹操。南阳郡划入曹操集团的版图,荆州门户洞开,曹操随时可以南下夺取荆州。也就是说曹操可以南下发展,而袁绍却无法跨过曹操进攻南方各州,沮授不让袁绍进攻曹操,难道不是作茧自缚么?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只会使曹操做大。而且曹操占据的中原地区,其实是比北方四州要更繁华的,只不过是经历了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的摧残。至于以逸待劳更是个伪命题,在袁绍休养生息的同时,曹操也可以休养生息。

隆中对对比踏上策——踏上策的实现程度不如隆中对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三国志

隆中对对比汉中策——汉中策只是隆中战略的一部分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合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蔻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括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三国志

汉中策其实只是隆中战略的一部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提到了要夺取益州。而汉中不也是益州的一部分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本身就包括汉中,怎么能说诸葛亮没提过汉中呢?汉中策中提到的“固守要害”,不就是隆中对中的“保其岩阻”么?汉中策提到的“观衅伺隙”,不就是隆中对中的“待天下有变”么?汉中策提到的“蚕食雍、凉”,不就是隆中对中的“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么?汉中策提到的,隆中对都有提到哦。

参考文献: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